松鶴樓的松鼠鱖魚的揚名還得從乾隆皇帝大鬧松鶴樓說起。乾隆爺下江南時,有一日微服私訪來到姑蘇城。時值陽春三月桃紅柳綠,人們紛紛到郊外踏青。城里城外,游人如織乾隆隨民眾一道觀賞了幾處春景后,又累又餓大眼看見觀前街上的松鶴樓飯館的招牌很大,便踱進門去。恰好這天松鶴樓的老板給他母親做壽,里里外外正忙個不停。
乾隆坐下許久,都不見伙計來招呼,于是吆喝道,這時方見一個伙計快步走來。這位伙計見他身著布衣布鞋,鞋面上還沾了不少泥土,便以為是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便懶洋洋的問道:“客官,吃點什么?”乾隆大咧咧地吩咐:“只管揀那好吃的拿來?!?p> 伙計輕蔑的想救你那副打扮,還想吃好的,你給得起錢嗎?心里這樣想,手里便揀那最便宜的破萊送上去。乾隆爺一見歡菜清湯寡水,少鹽無味,便問:“貴店沒有再好一點的菜嗎?”伙計不耐煩了,說:“沒有。”
這時,乾隆忽見一個伙計手拿一大盤噴香鮮艷的松鼠鱖魚從廚房里出來。乾隆手指鱖魚,要那伙計端過來。那伙計傲慢地說:“松鼠鱖魚,你吃得起嗎?”乾隆聽后一時性起,隨手將那碗菜湯朝伙計臉上扔過去。
隨著“嘩啦”一聲響,門外又進來一位平常打扮的長者。他扶乾隆坐下,小聲嘀咕了幾句。響聲驚動了店主。他急急忙忙來到桌邊賠禮。這時那位長者從懷里掏出兩錠銀子,要店主迅速送好酒好菜來。店主看這兩人雖然衣著平常,但氣度不凡,出手也慷慨,料定小覷不得。于是,趕快將精心為他母親作壽烹制的松鼠鱖魚、鍋巴菜、巴肺湯等菜肴端來,擺了滿滿一桌,并不斷給乾隆陪不是。
乾隆見那松鼠鱖魚昂頭翅尾、色澤鮮紅光亮,入口鮮嫩酥香,并且微帶甜酸,覺得昔日皇宮里也沒這兒作得好吃,于是連聲夸好。正在這時,不知知府從那兒聽到消息,帶著一隊人馬屏聲靜氣地恭候在松鶴樓門口,準(zhǔn)備迎駕歸府。店里人這才知道是乾隆皇帝,真是又驚又怕。好在乾隆吃得很滿意,早息了剛才火氣,臨走時還向店主人打聽這松鼠鱖魚的做法,并賞了店主一些銀子。
宋志毅面對著松鼠鱖魚把這道菜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了,聽得如鴛和毅生是如癡如醉。蔣老太太雖看見如鴛有些不喜,但是礙著宋先生的面子也不好表露出來。
更加不喜的其實是閣樓上單獨吃飯的歌茹,她一個人冷冷清清坐著,只有一個丫鬟陪在上邊,樓下熱熱鬧鬧的她只能在上面旁觀著,然而和她一樣的女子如鴛卻能大大方方坐在樓下還能跟著留過洋的先生學(xué)習(xí),而自己只能在這一小方整天對著刺繡女工。
毅生在樓下吃的熱鬧自然不會想到樓上還有她的親妹妹在孤單的吃著飯菜,他的注意力都在宋先生的身上了,只有如鴛在吃飯的間隙抬起頭來,她知道有一雙眼睛在看著她們,那是艷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