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乾坤滄海錄

第三十一章 三皇之劫 是謂心劫

乾坤滄海錄 寂行泱 3303 2020-12-13 00:59:45

  龍凌風(fēng)運足心力,推算異空間的事情,結(jié)果推算到另一件大隱秘且悲哀的事情。

  三皇立世,為人族斬斷荊棘,砥礪而行,庇護人族,將黑暗時刻的人族帶向光明。也有圣賢之輩:有巢氏、燧人氏、弇茲氏人族三祖改變?nèi)俗澹屓俗迦找娣毖軓姶蟮?,以至今天?p>  諸多圣人借人族氣運和功德成圣,而三皇為人族立命,自然也成圣,不過是人道圣人,其他的圣人是天道圣人。

  那六位天道圣人的大道之基鴻蒙紫氣是鴻鈞所給,也都曾三次在紫霄宮內(nèi)聽道。所以都算是鴻鈞的徒弟,鴻鈞自認為他們在自己的掌控中。

  三皇中只有伏羲陪同自己的妹妹女媧去紫霄宮中聽過道,卑鄙的鴻鈞卻認為人道圣人實力強大又不受自己控制,對當(dāng)時還是天界的破壞大。

  人族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強大。鴻鈞瞞著天道對三皇的各自的一位女兒施加劫數(shù)以及道的詛咒。

  對三皇來說,一位女兒就夠要挾了,再說瞞著天道對大功德之輩的暗算有那么容易嗎?又者三皇比較疼愛女兒,兒子終究要獨擋一面的。

  天皇伏羲的女兒洛神,真名為風(fēng)宓妃,又稱為雒嬪、洛姬,掉到洛河中淹死,被父親天帝伏羲追封為洛神。

  洛神作為伏羲的女兒,難道一點修為都沒有嗎?

  是劫數(shù)讓雒嬪法力運轉(zhuǎn)不靈,又好巧不巧,洛河河伯見色起意,與挾持作為壓寨夫人,河伯堂堂神祗不認識天帝伏羲的女兒嗎?

  雒嬪死后被封為洛神,受洛河周邊百姓的香火復(fù)活。復(fù)活后的雒嬪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不能離開洛河,受到了鴻鈞的道之詛咒。

  堂堂的天皇、天帝伏羲竟不能將自己的女兒救出洛河,鴻鈞見天帝伏羲在任期間過長,威脅伏羲到火云洞閉關(guān),未領(lǐng)鴻鈞敕令,不得輕易出關(guān),否則女兒受道之詛咒,必死。

  地皇神農(nóng)的最小女兒的精衛(wèi),其真名為女娃。炎帝身為天帝經(jīng)常不在家,女娃便獨自一個人玩。

  一天,女娃見到龍王的兒子在村落上欺負凡人,并上去將龍王的兒子暴打了一頓,龍王的兒子落荒而逃。

  女娃的內(nèi)心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她時常夢見的東?!柹鸬牡胤饺タ纯慈粘?。可是父親總是忙于公事,不能帶她去看大海。

  終于有一天,女娃瞞著父親,獨自一人駕著一艘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女娃還沒有看到日出,龍王的兒子就發(fā)現(xiàn)了她。海上就突然刮起了狂風(fēng),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在海水里與龍王的兒子大戰(zhàn)。終因體力不支,被無情的大海吞沒,永遠回不來了。

  巧的是,龍王的兒子也不認識天帝神農(nóng)的女兒:女娃。

  炎帝得知女娃的死訊后悲痛萬分,但他用無上法力傳入女娃的尸體使她復(fù)活,直到使出了招魂之術(shù),才發(fā)現(xiàn)女娃死后的魂靈化成一只小鳥,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鳴叫,世人將這鳥稱為“精衛(wèi)”。

  一般生靈死后,其靈魂與生前是一樣的。雖然靈魂可以變成各種形狀,但只有靈魂自愿才行。女娃是被道之詛咒強行變成精衛(wèi),而且一般來說是生靈達到一定修為可以化形,但精衛(wèi)受到詛咒化形不了。

  精衛(wèi)永久地沒有靈智地在東海飛,銜著石頭,來回往復(fù)的填海,是靈性被封。

  地皇神農(nóng)也受鴻鈞的要挾,同天皇伏羲一樣,不閉關(guān)火云洞,精衛(wèi)就會魂飛魄散。

  人皇軒轅的女兒女妭,亦稱女魃、旱魃,本是著青衣的絕世神女,當(dāng)時是貌傾三界的帝女,被鴻鈞暗下詛咒、劫數(shù),使女妭控制不住自身修行的道火,差點走火入魔而死,是三皇中唯一被害女兒沒有死去又復(fù)活的,重生的畢竟不如本來的好。

  女妭因道火變得丑陋無比,禿了頭,所行之處赤焰千里,都成干旱之地,生靈們避之如瘟疫。

  曾經(jīng)的青衣女神?。?p>  女妭自覺沒面見父親及族人,遠遁于赤水之北,自稱女魃。

  涿鹿之戰(zhàn)時,蚩尤請來風(fēng)伯、雨師,奉為上賓。第二日,蚩尤命手下打開寨門,領(lǐng)一隊人馬,前往涿鹿城前叫陣。黃帝一見蚩尤士兵叫陣,即令力牧、常先、大鴻也帶領(lǐng)一支人馬出戰(zhàn)迎敵。

  兩軍就在涿鹿之野開戰(zhàn),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兩軍正在酣戰(zhàn),突然云端出現(xiàn)風(fēng)伯、雨師顯出本相一個是雀頭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搖來擺去,頓時狂風(fēng)大作,飛砂走石,樹倒屋塌;一個是蠶頭人身大蟲,躬著身腰,張著黑洞似的大嘴,對著黃帝軍隊吹氣,頓時,烏云翻滾,電閃雷鳴,大雨滂沱。

  那風(fēng)伯,名叫飛廉;雨師,名叫萍號,都有采天地之陰氣,經(jīng)千年練成的妖術(shù)。

  力牧、常先等正在與等蚩尤鏖戰(zhàn),突然被狂風(fēng)吹得東倒西歪,士兵有的被大風(fēng)卷走,有的被大雨消去了法力,有的被大水沖走。黃帝不得已撤兵,其軍隊撤到哪,那風(fēng)雨就追到哪,黃帝軍隊大敗而歸。

  黃帝被風(fēng)伯、雨師所敗,即命祝融請應(yīng)龍助戰(zhàn)。,應(yīng)龍得到黃帝傳令,立即奔赴涿鹿。

  三日之后,黃帝仍命力牧、常先、率軍隊迎戰(zhàn)。兩軍正在廝殺之時,風(fēng)伯、雨師又站立云端使用妖術(shù),刮起狂風(fēng),傾下暴雨。這時,應(yīng)龍化作本相一條展開雙翼的神龍,也使呼風(fēng)喚雨的神通,同時將雨師召來暴雨吸入口中。

  應(yīng)龍用以一己呼風(fēng)喚雨的神通對抗風(fēng)伯、雨師各自施展的呼風(fēng)神通、喚雨神通。應(yīng)龍與風(fēng)伯、雨師相持幾個時辰,漸漸支持不住,撤走了。

  應(yīng)龍以一敵二被還是敗了,黃帝在涿鹿城頭,命令風(fēng)后揮旗撤兵。正在這時,女魃到了,她花費了不少歲月才控制住道火,遠處傳來呼叫聲:“父親,且慢!”

  黃帝、風(fēng)后正要揮旗,抬頭尋聲望去,只見從西北天空飛來一位女子,身著青衣,相貌丑陋,倏然落在黃帝身邊說:“父親,勿怕,是我。”

  黃帝仔細辨認,老淚縱橫,簡直不敢相信,“孩子,這么長時間你去那了,怎么變成如此樣貌,這些年受苦了。”

  女魃說道:“孩兒只是一時走火入魔才成這樣,孩兒這些常到昆侖山,采集日、月之光,輔之以道火,練就驅(qū)雨趕風(fēng)之術(shù),以助父親成就大業(yè),且看我破他妖術(shù)。”

  說罷,她取出一根青色燃燒著的羽毛,放在手掌之上,用嘴一吹,變得巨大。

  女魃拿著青色羽毛向風(fēng)伯、雨師劈去。那風(fēng)伯、雨師正在得意作法,突然見一道青光劈來,抵擋不住,手抖嘴顫,扇落口閉,風(fēng)雨消逝,二神落荒而逃。

  黃帝士兵趁著蚩尤將士大敗之際,追殺上去。風(fēng)后在城頭之上,急揮軍旗,力牧、常先命令軍隊調(diào)頭向蚩尤軍殺去。蚩尤軍見黃帝軍殺來,大敗而去。

  力牧、常先凱旋入城,黃帝設(shè)宴慶賀,令樂師、舞師演奏《鼓曲》慶祝勝利。

  此戰(zhàn),一局定天下。

  整個涿鹿之戰(zhàn)中就屬應(yīng)龍和女魃立功最大,黃帝十分高興的毫不吝惜地夸耀自己的女兒,眾臣也紛紛應(yīng)喝。

  女魃早早退下,擔(dān)心自己的容貌給父親丟臉,默默地回到營帳,心情悲傷,道心波動,道火肆虐起來,燃燒了營帳,燒傷了守在帳門口的士兵。

  黃帝正高興時,突然有士兵來報告女魃的失控導(dǎo)致失火,眾臣皆驚,全都走出營門,抬眼望去,火勢已漫延十幾里。

  黃帝一邊指揮重設(shè)大營,作好防衛(wèi),以防蚩尤軍隊借此機會突襲;一邊來到女魃身邊,安慰道:“為父在這兒,莫怕。”

  黃帝寬厚的手掌放在女魃肩膀上,讓女魃靜下心來,通過手掌傳送法力意圖壓制道火,結(jié)果徒勞無功。

  黃帝無可奈何,又請了精通醫(yī)術(shù)的神靈、巫師全部無功而返。眾臣跪求黃帝顧全大局,將蚩尤徹底擊敗,黃帝含淚將女魃送走。

  天下一統(tǒng),黃帝將成為人皇。黃帝暗中前往火云洞,帶著女魃去請教地皇神農(nóng)。神農(nóng)看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對天皇伏羲點點頭,伏羲手持河圖,河圖發(fā)出灰蒙蒙的光遮掩了天機。

  神農(nóng)說了一通,黃帝面露慍色,眼有寒光,“混帳!”

  最后神農(nóng)給出了一個可能的方法,即黃帝成為人皇之時,借氣運至盛之機以祛除道之詛咒。

  黃帝聽聞之后決定就這么辦,人皇登基,成就人皇瞬間,馭龍飛升,黃帝將自身功德和人族氣運傳給女魃。

  一切很順利,突然不知從那兒打來一道暗勁,差點將功德打散和人族氣運打散。幸好一剎間,人族氣運就回到人族的氣運長河中,人皇功德也回歸黃帝本身。

  不過女魃身上的道之詛咒卻反噬變得更強,一剎那,變成赤焰千里。

  黃帝被天界強行接引,來不急出手壓制女魃身上的道火,甚至話都沒時間說,被迫飛升。

  黃帝軒轅氏就任天帝,號:軒轅天帝,女魃即為帝女。天帝卻多次收到人間的哭訴:那兒赤地千里,這兒干旱成災(zāi)...

  一位好的天帝要以他的子民為重,軒轅天帝猶豫不決之時,又有手下眾多神靈請求驅(qū)逐女魃。

  軒轅天帝只得將女魃強行接引到天界,在站滿天界文臣武將的凌霄寶殿上,父女二人眼神交匯,沉默無言。

  軒轅天帝,正一正神,“女魃,蓋因爾禍亂人間,皆非本心,其情可憫,其行不可赦,爾愿意發(fā)配至何處?”

  底下一神靈,“陛下”

  “嗯?”,軒轅天帝十分不悅。

  女魃看著高高在上地父親,輕盈盈一笑,“那就赤水之北吧!”

  這一笑!

  依稀間,仿佛還是那貌傾三界的帝女。

  赤水之北,是女魃第一次道火不受控制,遠遁之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