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霽月領著御天敵來在神宵宮內(nèi)庭,見東極青華帝君拿著玉如意,坐在云床上養(yǎng)神,御天敵忙跪倒施禮,道:“老師在上,弟子給老師磕頭了?!?。
帝君睜開二目微微一笑道:“玉清子,本座喚你前來,是有要事相告,你可知為師來歷?”,玉清子頓首拜道:“弟子只知,老師乃天界東極青華大帝,余者一概不知?!保劬粩[玉如意,笑道:“本座門下又稱吾為天尊,你可知為何?”,玉清子道:“老師還請明示?!?,東極青華帝君道:“徒兒,本座尊號全稱:青玄祖炁九陽太一天尊妙無上帝。本座上古時期,曾領袖諸天,后禪位,避居東極天妙巖宮,故稱:東極青華大帝。玄門教下弟子,一般稱本座為太一天尊?!薄?p> “昆侖山玉虛宮,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就是原始天尊,乃本座一奶同胞,原始天尊乃太初始氣所化,本座乃太一青華所化,吾二人皆是玄元始氣化生?!?,御天敵暗自咋舌,我拜的這個師傅,竟然是太一天尊,和原始天尊乃是哥倆。不知這通天教主和師傅是什么關系。
御天敵道:“老師,弟子還有一事不明,請教座下。不知截教通天教主和老師有什么關系?”,太一天尊道:“通天與本座無有瓜葛,其乃吾兄原始天尊師弟,為人素來驕橫,門下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煉得道而化形,教下弟子門人眾多,稱有萬仙。他們二人與太上老君,同拜古仙鴻鈞老祖為師?!?。
御天敵道:“不知,老師這一門傳承自哪個祖師門下?”,太一天尊道:“本座授業(yè)老恩師,乃是古仙渾元老祖,本門道法深奧,玉清子,你現(xiàn)為凡夫,本座在此之前從未收徒,不知從何講起,故而要將你薦往昆侖玉虛宮,你師伯門下,學習雷法,等你褪去凡胎,再回本門修習《渾天寶箓》,此經(jīng)太古神文書就,非達天仙境界,不能傳之?!?。
御天敵聞言問道:“老師,不知仙有幾種境界?”,太一天尊道:“按功行道果,天地間有五仙,天地人神鬼。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后一念清靜,出幽入冥,不生不滅,乃為鬼仙。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入輪回,又難返純陽。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就舍而已。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zhì)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人仙雖延年益壽,有神術護身,終究不脫凡胎,百多年,幾百年后,不免化為土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間者也。神仙者,地仙用功不已,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zhì)升仙,超凡入神,而得超脫,乃曰神仙。神仙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箓注籍以返天庭,是曰天仙?!?。
“天仙若在天庭注籍,未受職事,則不入真流,為散數(shù),天地間散仙者多有。天仙境界又有高低之分,真仙、金仙、覺仙。天仙明了真如根性,為真仙;真仙得混元道果為金仙;金仙得混元無極道果者為覺仙?!薄?p> 御天敵又問:“凡人如何修成天仙?”,太一天尊道:“凡人能夠依據(jù)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和適應四時的變遷,使生活符合養(yǎng)生之道,就能增益壽命,這就是賢人。能夠安處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環(huán)境之中,順從八風的活動規(guī)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會相應,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離開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彩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體過度勞累,在內(nèi),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安靜、愉快為目的,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易衰憊,精神不易耗散,壽命也可達到百歲左右,這就是圣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yǎng)生之道,和調(diào)于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干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使其遠馳于廣闊的天地自然之中,讓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壽數(shù)過百,這就是真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調(diào)節(jié)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于內(nèi),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xié)調(diào),所以他的壽命有幾百年,這種就是至人。真人和至人修習道法,習得護身異術,也就是人仙了?!?。
御天敵道:“老師,弟子去師伯那里,可有不便之處嗎?”,“哈哈,玉清子,祖師渾元老祖與鴻鈞老祖,俱是今始元靈弟子,是以本座門下也是玄門正宗,修持成就正果,俱為大羅,不像旁門為太乙仙。再說吾與原始天尊乃親兄弟,何來門戶之見哪?”,御天敵道:“弟子尚未聞道,如何去學法術呢?”,太一天尊一擺玉如意道:“玉清子,術之與道,相須而行。道非術無以自致,術非道無以延長,若得術而不得道,亦如欲適萬里而足不行也。有道必定有術,有術方能使道浸漸修成,雖未必能功德圓滿,也能護持己身,直詣大道?!?,御天敵扣頭道:“弟子受教,悉聽老師安排?!薄?p> “好,時辰也不早了,本座已修書一封,你將書信交與師伯。就由霽月送你去昆侖玉虛宮吧?!?,太一天尊道,“元圣兒一同前去,路上也有照應?!?,霽月應命,與御天敵退出寢殿去了。
二人到了殿外,霽月去牽九頭獅子,御天敵回祈年殿收拾行裝,把天狗盤瓠交獅奴照管,二人在神宵宮門外匯合。霽月仙童讓御天敵騎上九頭獅子,自己在前領路。霽月道:“小老爺,吾等這就起行?!?,說著拍拍九頭獅子,九靈元圣,將九顆大腦袋一甩,腳底起一團黑霧,托著一起飄上高空,向西行去。
御天敵坐在九頭獅子身上,不覺盞茶功夫,就見一座大山聳入云天,逶迤婉蜒,昂首翹尾,披著光彩奪目的鱗甲,真像一條明晃晃光閃閃的銀龍,要向蔚藍的萬里晴空飛騰而去。這就是昆侖山。
霽月仙童,領著九頭獅子入昆侖山上,在玉虛宮前降落,宮門前早有白鶴童子迎侯,口稱:“師叔,老爺有請?!保艘姸Y。
白鶴童子領著御天敵、霽月仙童一去見原始天尊。二人進寶殿,見元始天尊坐八寶云光座上,忙至寶殿座前跪下行禮道:“弟子等拜見天尊大老爺?!?,天尊道:“二位師侄免禮,不知太乙天尊差你等此來,是為何事?”,御天敵道:“弟子玉清子,再拜上師伯。稟師伯,這里有老師手札一封,請師伯過目。”。
天尊聞聽御天敵道號,點點頭,心下略有所得,白鶴童子將手札呈送天尊,天尊接過一看,面露微笑,道:“起來回話,你師傅之意,吾已盡知。你可在吾講道時,入殿聽講?!?,天尊又命白鶴童子,請諸弟子門人前來相見。
先是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身后原始首徒南極仙翁,接著是云中子,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申公豹,這些仙人除申公豹外俱是大羅金仙。
最后一人和御天敵一樣是個凡人,粗布道袍,四十歲上下,乃是姜子牙。
御天敵與這些高士一一見禮后,分賓主落座。原始天尊道:“玉清子,以后就交由南極仙翁代師教導修持。”,南極仙翁出班領命。
原始天尊讓白鶴童子點起檀香,開講《升玄護命妙經(jīng)》,其經(jīng)曰: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曰妙道。主要講的是明心見性的道理。這一番講,眾人都沉浸在無邊道境之中,不知日月斗轉。
天尊直講了四天,御天敵和姜子牙從慧定中醒來,均餓得前胸貼后背,軟倒地上,天尊命白鶴童子,扶二人下去歇息,天尊嘆氣道:“本座疏忽,竟然忘記玉清子和子牙尚不能辟谷。”。
這時霽月仙童走上前來道:“天尊大老爺,小童不和小老爺請辭,這就告辭了?!?,天尊點點頭道:“代問你家老爺安好。”,霽月躬身一禮,轉身退出寶殿,自去牽九頭獅子回大玄山,不提。
且說御天敵自那日聽道,歇息了三日才緩過勁來。閑居無事,想起來,要學雷法,便問白鶴童子,南極仙翁住處,由白鶴領著去找仙翁。
御天敵被領著來到南極仙翁洞府,真人領御天敵入內(nèi),便問:“玉清子師弟,身體可好些了?”,御天敵道:“勞大師兄掛心,師弟已經(jīng)將養(yǎng)無事,今日是來專程請教師兄雷法的。”,仙翁擯退童兒,道:“既如此,昔年吾曾于雷澤中得一部雷經(jīng)。全名曰:《都天玉樞雷霆寶經(jīng)》,就傳給你了?!?,御天敵忙道:“多謝大師兄傳經(jīng)?!?,說著下拜施禮。預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