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兵荒馬亂來種田

第128章 勤織

兵荒馬亂來種田 天工杳杳 2647 2020-05-20 23:51:26

  過完十三的社日,柳家人才準(zhǔn)備起自家的節(jié)日來——中秋節(jié)到了,他們一家團團圓圓,還是很該慶祝一下。

  做月餅需有爐具,暫時沒恁條件,不過她家今天收獲了用椿家給的瓜留種的薄皮小甜瓜。

  空間里種出的白皮甜瓜,比外面的長得快,個頭差不多,卻不再只是橢圓形,而有些變得更圓溜。

  她家這兩棵瓜藤上各結(jié)了五六個瓜,都在加倍的田地里養(yǎng)得黃熟,那清甜的瓜香味自然而然散發(fā)出來,聞上去更加濃郁芬芳。

  “今年雖還沒吃上西瓜,”柳奕對這聞著就香甜的小瓜表示滿意,“這美人背也不錯,咱家再多種上一些罷?”

  當(dāng)初椿家給的兩個小瓜,她家得了不少種籽,只在院子里試種著幾棵,后又往空間里移種得兩苗。

  倘這時節(jié)在空間內(nèi)下了種,說不好還能趕著時間與院子里的那幾棵一起成熟,在天氣徹底變冷進入寒冬前再收獲一批。

  今年想拿出去賣什么的就不趕趟了,天氣一涼,也沒多少人吃這生冷。

  她家自留著吃也不錯,要不曬干做些蜜餞亦挺好。

  空間內(nèi)三倍速土地上種得最早的棉花已結(jié)了不少的棉桃,很快便迅速膨大,藏在枝葉間,就像一個個碧綠的桃兒。

  這些“桃兒”,照此速度長下去,到外面坡地收菽豆的時候,空間里也能摘棉花了。

  八月十五這一日,柳奕終于吃上了紅燒肉。

  芳娘燒了個麻婆豆腐,又用煉油剩下的豬油渣炒了個手撕包菜,再烙了些胡蘿卜土豆絲卷餅……過節(jié)的食物已算十分豐盛。

  晚上,天未徹底黑透,一輪明月已高高升起,掛在半天里又大又亮。

  柳家就在院中整出一張空間里的折疊桌來,柳全把方桌抬到茅草屋門前,柳奕搬出椅子板凳,芳娘布置好了飯菜,又拿出釀成的桑椹酒,端上切塊的甜瓜。

  這個節(jié)日,不屬于大靖朝,不屬于白蕓里的鄉(xiāng)鄰里社,甚至不屬于這個時空——它僅僅只屬于他們,三個來自遠方的“魂靈”。

  從今往后的許多年,能夠與他們千里共嬋娟的,不再會有過去的任何親朋好友……他們,只有彼此而已。

  月是故鄉(xiāng)明。

  但柳奕從小到大,都沒見過如今夜一般清朗透徹的月華。

  不知這光華……又能否穿越時空,映照她的故土?

  柳奕只希望他們這小小一家人,能夠一直生活在一起,如在故鄉(xiāng)時一樣。

  平平安安,長長久久。

  月到中天時,桌上的菜已吃得差不多,一家子還沒想收拾。

  反正這么晚了,山上又沒旁人,他們?nèi)译y得這么清靜,放松一下又如何。

  “今晚,是正正當(dāng)當(dāng)?shù)闹偾锶铡!狈寄镆惨言S久沒有這樣坐下來陪柳全對飲。

  “按理說,姑娘滿私下里皆要拜月。”她家阿娘又道。

  “這處民間的說法:女孩兒都受月神庇佑,八月十五月圓時,得朝僻靜處設(shè)供案向月娘祈禱,一求貌美、二求手巧、三求嫁個好人家?!?p>  “恁地,咱家也擺一個供案就成……”紅光滿面的柳全笑言到。

  “沒你們男人甚事,”柳全話還沒說完,就被媳婦打斷,芳娘轉(zhuǎn)對女兒小聲道,“這原是姑娘家家的小秘密?!?p>  “你家阿娘旁的不求,只求你身體康健,平安快活。”柳氏看著又變成小人兒的自家閨女——瘦瘦黑黑,穿得也極素簡,身上沒有半點過往的影子——心中竟忽地生出幾分傷感來。

  她家阿娘……恐是有些醉了?

  “俺也旁的不求,只求咱們柳家早日發(fā)達,人丁興旺!”為免好好的節(jié)日又引出思鄉(xiāng)之情叫人難過,柳奕趕緊把話頭扯遠。

  仲秋一過,農(nóng)家就會漸漸忙碌起來,一年里最重要的一場收獲即將臨近,她家也要趕著織布。

  今天這一晚,就讓他們一家人啥也不做好了,不干活、也不種地,不績麻、也不養(yǎng)蠶。

  待到明日,新孵化的蠶種破殼,他們再做回這大靖朝的農(nóng)戶柳家,汲汲營營著眼前的茍且吧。

  今天夜里,他們要回想那遠在天邊的故鄉(xiāng),或在夢里,或在別的某處、她永遠抵達不了的地方……管它的,她只想一家人開開心心,自由自在。

  哪怕只“論論風(fēng)月”。

  第二天,已是大靖朝武帝泰錫四年的八月十六,柳家人開始準(zhǔn)備織布的麻線與織機。

  她家的麻線,有兩種粗細:一種,是柳奕最初學(xué)習(xí)績麻時績成。

  剛開始,柳奕對這工作也不熟悉,劈麻便劈得不甚細致。

  后慢慢熟練了,她就嘗試著將麻纖維劈得更細,那麻線便更加纖長柔軟了。

  纖維長韌耐織,也是本地麻料最顯著的特性。

  芳娘準(zhǔn)備先用較細的部分試織一匹。

  無論效果如何,這頭一匹布料織成之后,都要給柳奕裁衣裳。

  ——蠶養(yǎng)得再好,也是交稅納賦的,作為真正能穿在自家人身上的第一匹布,它的意義更特殊一點。

  “阿娘,”知道母親憐惜自己的心意,柳奕又笑了,“您還怕這麻線織成布料太粗太糙硌著我不成?”

  “我倒覺著就是粗點也挺好的,”腦筋一轉(zhuǎn),柳奕想到了說辭,“它厚呀!反正都是做冬天的袷衣,外頭的布料硬一點,它耐磨不是?粗的,不貼身穿也無所謂?。±镱^的內(nèi)襯,咱們還可以用點細布嘛?!?p>  話雖如此,對于女兒這等“歪理”,芳娘亦頗覺無語。

  “實在不行,我倒是還有個主意……”想了半天,柳奕有了點子,“您看,咱家這頭茬的麻漚下來,也收了幾十斤,現(xiàn)在您女兒俺績得都是細線了——”

  “咱家的新蠶又孵化,其實絲繭原也有多——”柳奕越想越覺著這法子還很可行,“不若,到時再把恁細麻線與絲線一齊織造,那不是就更柔軟順滑了嗎?”

  “您再把恁好料子給俺縫作里子,穿在里頭又輕軟又不招搖,豈不是更好?”柳奕眨眼看著阿娘,覺得自己簡直太聰明了。

  絲麻混紡?

  芳娘一聽便有些動心。

  不同材料混紡的織物,在本處雖沒聽說過,但在現(xiàn)代卻并不稀奇啊!

  而且在天然面料日益昂貴的年代里,絲、麻都是高檔織造材料,恁天然絲麻混紡的床上用品價格,通常能當(dāng)多少套什么“純棉”、“磨毛”了,一直當(dāng)著家的葛阿姨可是記憶猶新。

  且粗布做面料更符合如今農(nóng)家的消費現(xiàn)狀,就算他們一家子今年都添了新冬衣,恐也不至于過分引人注意了。

  柳氏略一想,女兒說的這法子,或許可行。

  她們何不試上一試!

  母女倆商議定了,便著手準(zhǔn)備繞線。

  柳全則趁這空檔,將積灰的老舊織機擦洗出來打理干凈。

  這一部織機的木料已呈深褐色,用現(xiàn)代時候的話說,那是有了“包漿”,一眼看去就知道,它比芳娘織絹的那一部機器更加“古老”,結(jié)構(gòu)也更簡單粗暴。

  由于操作時還要把麻緒的一頭掛在織造者的后腰間,這類機器通常被稱為腰機。

  這部老腰機織出的麻布,幅寬都達不到一丈。

  索性,今年的布料,他家純粹自用。

  想織多長,也全看芳娘母女準(zhǔn)備的經(jīng)線能有多長。

  布匹的細密程度自也不必如上稅般那多要求,織起來肯定能比紡織絲絹來得快些。

  依然無法親自操作織機的柳奕,抓緊時間用兩三天的功夫?qū)W會了繞經(jīng)線、穿筘等其他工序。

  那一絲一縷的手工勞動,在她眼里仍是一件辛苦的工作。

  一早一晚的天氣,漸漸透出涼意。

  她和阿娘要趕在月底收割菽豆前竭盡所能地多做一點。

  幫助芳娘將第一匹麻布的經(jīng)線備上機,柳奕又接著在養(yǎng)蠶與績麻間交錯起來。

  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兒,唯一的“儲備紡織娘”,“女紅”的技藝也只能由她來繼承。

  有時候,績麻繞線得久了,她的手指尖都變得麻木起來。

  可是……為了這個家,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柳奕暗自打氣,她要更加努力才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