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口無遮攔
“這位便是韻兒堂姐吧?!?p> 隨李氏一起朝著前院走的時候,迎面而來一妙齡少女,她面容端莊,可眉宇之間卻露出幾分爽利之色。
只見她梳著墮馬髻,頭頂斜插著海棠滴翠珠子碧玉簪,身著一襲蔥綠色的古煙紋碧霞夾襖,足上踩著雙色緞孔雀線珠芙蓉軟底鞋,通身的端莊富貴與李氏的素樸對比鮮明。
蕭韻認出,她身上穿的戴的,多數(shù)是前幾年蕭衍送來孝敬李氏之物,看來蕭衍曾與楊氏說的話不假,蕭子嫻在本家十分的受寵。
她滿面笑意的迎上前來拉起蕭韻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蕭韻一番。
為了來見宗伯,蕭韻特意穿了一身竹色繡牡丹紋樣的長襖,簡素端莊,即顯示出了對蕭叔安的看重,又不過于華麗。
“堂姐果真是京城女子,這通身的氣派不是我等鄉(xiāng)野女孩兒能比的。”
這話若是旁人說出來,難免帶上些許攻擊性,可蕭子嫻眉眼天真,看向蕭韻的眼神之中難掩喜愛,讓人瞧著心里歡喜,也不忍心猜忌她別有用心。
李氏被她給逗笑了,輕輕搖了搖頭,道:“那你可得多跟你堂姐學(xué)學(xué),沒得成日做假小子狀,你都及笄了,日后可怎么好?!?p> 雖然只是玩笑,可蕭韻能夠看出來,李氏當(dāng)真是因著蕭子嫻的頑皮而頭疼的緊。
她并不懼怕李氏,蕭子嫻皺了皺鼻子道:“父親祖父疼我,我才不要端著呢,多累?。 比嗔巳囝^皮,蕭子嫻有些不高興,若不是今日要見蕭韻的話,她也不必穿著一身拘束得很的衣裳了。
這母女倆的對話蕭韻聽著有些好笑,“堂妹颯爽英姿,乃是我等凡人所不及,這是堂嬸之福呢!”
好話誰不喜歡聽?李氏也不例外,聽見這話不禁有些好笑的輕輕搖頭道:“你爹是何等守禮之人?偏生生出了你這個潑猴兒!怕堂弟在家也多有頭疼了?!?p> 雖然嘴上是這樣說,可李氏卻沒有半點厭惡之色,原本在松陽這樣的小地方,女子過于端莊反而不好,李氏倒是更為欣賞那等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子。
特意讓蕭子嫻打扮成這樣,不過是瞧著蕭韻紫自小在京中長大,不想讓她看不起蕭子嫻這鄉(xiāng)下丫頭罷了。
而今看來,蕭韻并非只敬羅衣不敬人。
李氏看了一眼天色,對兩個小的道:“快走吧,沒得讓你堂伯久等了,一會兒趕不及午膳點兒可是要餓壞人了。”
蕭韻心里好笑,微笑頷首道:“都聽堂嬸的?!?p> 李氏帶著蕭韻與蕭子嫻到了前院,踏進院子的時候,蕭子嫻小聲道:“我還從來都沒有進過父親書房呢,而今算是沾了堂姐的光,多謝堂姐?!?p> 她笑的天真俏皮,讓蕭韻像是瞧見了什么可愛的小動物一般,“客氣客氣?!?p> 趁著李氏不注意,她眨巴著大眼睛,眼中露出幾許淘氣之色。
蕭子嫻驚訝的瞪大了眼睛,看向蕭韻的眼神之中滿是驚喜,張口想要說什么,卻見李氏已經(jīng)叩開了書房大門,頓時閉上嘴巴不敢言語。
這書房寬大,兩側(cè)擺著大大的書架,上頭的書籍滿滿當(dāng)當(dāng),看新舊程度便知,這些書籍應(yīng)當(dāng)是被主人常常翻閱,卻又極愛惜的。
進門蕭韻鼻尖便聞到了縷縷檀香,似乎是……紫檀的味道,唯有紫檀才有這般清雅悠長的香味。
如此看來,蕭分應(yīng)當(dāng)并非是傳聞所說的那般清減。
“見過堂伯?!?p> 坐在上首的蕭分身穿一襲墨綠上頭繡著云竹暗紋的圓領(lǐng)袍,頭戴深紫色木質(zhì)發(fā)冠,燈光有些暗,蕭韻看不出上頭的花色,不過應(yīng)當(dāng)不是尋常之物也就是了。
蕭分放下手中的書卷,見蕭韻這般懂禮,心里滿意的點頭,“起來吧,你一個女孩子家路遠迢迢而來,辛苦了?!?p> 自來時李氏跟蕭子嫻便說蕭分是極嚴(yán)肅之人,蕭韻都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而今見他這般和顏悅色,不禁心生奇怪,難不成是李氏跟蕭子嫻故意整她?
瞧著母女倆調(diào)皮模樣便知,未嘗沒有這等可能。
可然而事實上,蕭分對蕭韻的和顏悅色,也讓李氏與蕭子嫻驚愕的瞪大眼睛,她們還從來沒有見蕭分對誰這般溫和過。
“堂伯客氣了,父親朝中事務(wù)繁雜,今年未能親來心中很是慚愧,親筆修書一封以表歉意,此時由韻兒代為轉(zhuǎn)達?!?p> 蕭韻從袖中拿出一封保存整齊的書信雙手奉上。
“堂弟太客氣了些。”蕭分并未將此放在心上,“時辰不早,午膳可準(zhǔn)備好了?”他這問的是李氏。
見丈夫喚她,李氏匆忙回過神來,“已備好,只等老爺與韻兒前去用膳?!?p> 蕭分滿意的頷首,徑直越過三人一馬當(dāng)先往前去。
“走吧?!?p> 族人有事,今日蕭叔安不能回來,便由蕭分坐在上首招待。
見這桌上只做了李氏三口人,蕭韻不禁有些奇怪,“聽聞堂嬸家還有一位堂弟是極出息的,此時怎的未曾見到?”
原本蕭韻是內(nèi)閣女子,擅自出聲求見外男是十分失禮的事情,可又因是極近的本家,算作是一家子姐弟,不必太過忌諱,相反,這種情況不問才是失禮。
“那孽障雖他祖父去族中了,明日才歸,等你明日拜見你叔祖時自可見到?!?p> 李氏不曾見怪,笑著對蕭韻解釋道。
餐畢,蕭分自去前頭理事,蕭子嫻被李氏趕了回去,廳中只剩下李氏與蕭韻二人。
“堂嬸可是有話要同韻兒說?”
見她這般聰慧,李氏眼中帶著點點贊賞,“說來慚愧,我蕭家在這松陽,也算是有頭臉的人家了,可……誒,說句不好聽的,這松陽畢竟地界太小,不比京中有才之士遍地,我嬸嬸唯恐耽擱了你堂哥前程,所以想……”
話說到這個份上,蕭韻登時便明白了李氏的意思,眼珠一轉(zhuǎn)道:“韻兒回程之時依然開春,路上人多食雜,我一個小女子出門在外實在不便,若嬸嬸放心,便讓堂弟與我一起回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