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
近者權臣董賊,出自閣門,濫叨輔佐之階,實有欺罔之罪。連結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皆非朕意。
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
奮勇中郎將張氏抗卿乃國之棟梁,朕之愛卿。為官清廉,政績斐然,特加封為青州牧,以示皇恩。
念高皇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望卿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復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
愴惶破指,書詔付卿,再三慎之,勿令有負!
初平二年春三月詔。
孔融看得熱淚滿眶,竟朝洛陽方向一跪到底,“臣有罪??!臣罪該萬死?!?p> “孔太守?......”
荀攸一時詫異莫名,便想上前挽起。
孔融神情恍惚,隨手把衣帶詔遞給荀攸。
荀攸接過,一看之下不能自己,又把詔書傳與蔡邕等?!笆潜菹碌墓P跡?!?p> 三人看完,又不約而同朝洛陽方向拜跪。
帝之苦,他們身為臣子,還不能分擔一二,實在有愧。
張抗正待出言相勸,沒想親軍又領著一名女子進入。
“???父親大人?”
那名女子一進大廳,猛一瞅廳內環(huán)境,嚇得趕緊往旁邊躲去。
原來卻是蔡文姬進來了。
別人找張抗需要通報,但她嘛!幾百親衛(wèi)、個個心知肚明,那敢讓她等。
蔡文姬也不覺有異,卻沒想一進門,自己爹爹與荀攸等人正面朝大門跪著呢!
這一嚇可夠嗆!
她這一進入,豈不是正好受父親大人等跪拜。
天地間、那有父親跪子女的道理?
那會遭天打雷劈的......
“張一鳴,你怎么我爹爹了?父親大人快起來?!?p> 蔡文姬不由分說,就待去拉蔡邕。
她在家見父親與荀攸、陳琳鬼鬼祟祟、商量半天,竟氣勢洶洶結伴去找張抗。
想來想去,她還是不放心,干脆也過來瞧瞧。
雖然她相信張抗不會拿她父親怎么,但父親旁邊不是還有荀攸陳琳嘛,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又打起來?
“這完全不關我的事。文姬你來了......”
張抗迎上去,順便把那副衣帶詔收好。
“爹爹,你沒事吧?”
蔡文姬疑惑的瞅著張抗收起那片絲綢,有心想看吧,但這里人多她又不好意思問。
孔融順勢起身,朝張抗雙手一叩,說道:“張青州,下官失禮。張青州教訓得對,值此動蕩之際,下官當傾盡全力,以殄滅奸黨,復安社稷為志,以報帝恩。下官愿聽調張青州差遣,絕無推搪。”
“哈!孔太守乃國之棟梁。某得太守相助,如魚得水矣!眾卿請上坐。”
張抗輕拍雙掌,又復坐上首座。
嘟嘟:請注意。隱藏任務《成為一方霸主》圓滿完成。
嘟嘟:《社稷山河圖》動態(tài)模式啟動,請自行摸索。
嘟嘟:《大爭之世》進入爭霸天下階段,成王敗寇,請自行決定。
嘟嘟:《爭霸天下》階段無特別要求,失敗之日,系統(tǒng)將自行再覓明主。
嘟嘟:警告......《一方霸主》身份為最低要求,一旦下降,后果自負。
“哎呀?”張抗猛地給腦瓜子里響起的聲音嚇了一跳。
一方霸主、原來必須得到原勢力方認可?
總算不用擔心自爆了。
只是、張抗瞅著最后一條限制:果然陰險??!
從今以后,自己至死也得奔波在爭權奪勢的漩渦中。
至于《爭霸天下》,已經坐上賊船,失敗了誰還肯放過他呢?
“咔嚓”腦瓜子落地算輕......
“張青州?”孔融見張抗一驚一乍的,也不知他鬧那一出,心都給吊起來。
自己剛給帝國闖下大禍,眼下又遭張抗所威脅。
要殺要剮,給個話行不行?
“太守勿慌!”張抗復站起來徘徊幾步。
“你即刻回軍隊,宣布當前政令,安排將士解甲卸械,進城接受調遣?!?p> “朱靈,你帶四千將士,隨太守維持秩序,讓我青州子弟回家,舒舒服服吃個飯!”
張抗很快安排好接收北海軍的方式。
這批軍隊肯定要經過挑選、重新打亂各軍頭領導層,再做其他安排。
有孔融在,兵變不大可能。但他需要的是一支聽命于自己的隊伍,打散是最穩(wěn)妥的辦法。
“于禁,全城戒備?!?p> 等孔融出城,張抗悄然吩咐一句。
安全是第一要訣,任何時候都不能馬虎了。
“兩位侍郎,陳主薄,出來幫我如何?”
張抗目光掠過大廳上蔡邕等人。
瞧他們一臉茫然的樣子,大概還不能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吧!
三人面面相覷,先是陳琳上前一步,半跪行禮。
“張青州,某乃大將軍幕僚。大將軍不在,某已是白身......”
陳琳無奈,先解釋一番。
張抗已不是昔日將軍府上那無權無勢、買回來的校尉。
漢末時期,青州牧一職權力極大,如同封疆大吏,總領一州之軍政,而張抗又身復帝之所托,他那敢再輕視。
“陳主薄不用多禮。本牧府尚缺主薄,陳主薄可愿出任本牧府主薄?”
張抗裝得漫不經心模樣。
他也緊張??!
首次招攬世族門閥弟子,這一步很關鍵。
想想昔日勇冠天下的呂布呂奉先,打生打死半生,也就陳宮一人肯跟隨他而已!
這年頭,張抗其實很無奈。
想找個認識字的人都不容易,沒世家門閥支持,誰來打理打下的地盤?
“張青州,某愿出任。唯青州馬首是瞻?!?p> 陳琳毫不猶豫,上前拜謝!
張抗青州牧的身份,其實不是吸引他的條件。倒是張抗蒙帝所托,代表正統(tǒng)漢室,他加入絕無不妥。
“哈哈!某絕不負你就是?!?p> 連收獲日后的兩大建安七子,他能不高興嗎!
有這兩人為榜樣,張抗似乎看到、他終于有了與袁紹、曹操分庭抗禮的希望。
沒這些文人加入,再能打也斗不過那兩大梟雄。
想想就明白,打下一城,沒人管理遲早又是白瞎忙一場。
武將、先不說現在也沒幾個,就算有,識字、能處理政務的又有幾個呢?
曹操能掌握天下,那是因為跟隨他的文武百官太多......
“咳咳!張青州,此事不急于一時,某與荀侍郎回去吃個小飯再說?!?p> 蔡邕心里糾結?。?p> 有心想答應吧,忽然就在張抗手下辦事?
本來感覺是平起平坐的關系,一下子變了,他很不習慣。
“蔡大家盡可隨意,不如就在這里喝一杯如何?某有一點疑問,想請教諸位......”
張抗是真不急。
青州遠離帝都,他們的家屬又在這里,想走?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