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穿越裂境修真

第五十九章:狂暴意識

穿越裂境修真 星魔劍 3371 2020-02-01 12:36:22

    兇獸是擁有智慧的智能生物,但褪去意識智慧之后,剩下的就只是兇獸本能的狂暴兇殘本性。

  即便是對丁偉也有點影響但還不至于讓他失去理智,但如果換做其他低級修士可能就不這么輕松了,可能直接會失去理智當場暴走。

  丁偉發(fā)現(xiàn)周圍殘留著昆蟲的尸體,以及在地上蟲子頭拱地轉圈子的隨后一命嗚呼,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只見丁偉退后了幾步隨后盤坐在地,神識一點點探出,那狂暴的意志更明顯了,仿佛有一頭被鎖鏈困住的巨獸俯視著他,咆哮著想要將他撕成碎片,丁偉起身又退開了幾步,這時神識探出的更多也更清晰。

  神識是修士意念所化,隨著修為越深神識越強,包含的信息越多好在這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可能只是意識記憶信息,當有一天復刻本體所有記憶時,便可以練習傳說中的身外化身。

  此時丁偉只能以神識的視覺打量著這狂亂的意識,本質上來說兩者區(qū)別不大,只是一個是有序的一個是無序的。

  想要擊潰無序的意識也不是無法做到,就如同修剪枝丫一樣,丁偉需要一把刀,搜遍全身丁偉還真找到了這樣的刀,那就是丁偉陰域溫養(yǎng)七百年的劍氣。

  劍胎是意識的產物,虛無縹緲由念而生,長年累月的寄存念,便形成了意念體,只是這意念體有著其單一性,劍修便是寄存單一的劍氣意念,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劍胎,那是劍氣糾纏在一起的意念體,一把糾纏了無數(shù)劍氣的虛無空靈之體。直到這個時候劍胎還是無形的,等到修士用金屬將劍胎融合包裹成為有形之物,這時劍胎有形無根,當和修士血脈相連,氣息吻合能夠吞吐靈氣時,修士才得以隨意操控,成為劍修的劍道。相當于在造一個發(fā)動機,劍修以此發(fā)動機獲得提煉后的靈力,隨著發(fā)動機越強提煉的靈力越多,不斷的洗劍淬煉提升融合后飛劍,劍修越級挑戰(zhàn)是修士間最輕松的,因為只要發(fā)動機強自身修為自然也跟著隨漲船高且沒有境界束縛,因為一心只做一件事的劍修,早已心堅如鐵飛劍自然決絕犀利。

  不斷給“發(fā)動機”添磚加瓦便是增加功法品級,劍修的功法就是劍胎本身,劍修性格直爽,但也容易走極端不分對錯,只有拔劍勝利或者失敗,勝利的好處是巨大的,失敗的代價同樣巨大很多失敗的劍修會一蹶不振。

  丁偉劍胎并不如劍修那般極端,劍胎只是他吞吐金元力的一種手段,補全五靈吞天功的金元力獲取而已。其他四靈丁偉也借鑒了這種手段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

  言歸正傳,擁有劍氣的丁偉自然就有了制服狂暴意識的手段,凝結的劍氣相當于這種意識的的克星,雖不能做到一擊而破,卻能做到連綿不絕,一道道劍氣飛出便能擊散一塊意識碎片,猶如每天對著一塊玄鐵揮劍,初始的劍氣還沒那么犀利卻也至少能磕飛一點,哪怕是一點點劃痕也是不小的收獲,丁偉有的是時間。

  春去秋來,除了極少的活動丁偉就如同老僧入定一般,每天面對著兇獸的頭顱,從開始的七八丈遠,到如今的丈許,在看不見的空間中丁偉的劍越來越犀利越來越鋒利,爆發(fā)出無盡的勁氣。

  終于劍氣擊碎了兇獸最后的兇焰,丁偉一劍破開了兇獸的頭顱,這一年來丁偉也在兇獸的狂暴意識看到了兇獸從出生到成長的點點滴滴,沒有哪一個生靈是無緣無故誕生的,兇獸得天獨厚卻也不過是夾雜在混亂和秩序之間的可憐蟲,荒域變成靈域而誕生的矛盾體,當靈氣充滿大地千年萬年之后兇獸的后代也會在靈氣的改造下演化成靈獸或者凡獸也未可知。

  但此時兇獸的強大也是毋庸置疑的,斷肢重生再生意識也只是時間問題。這強大的血肉力量也是修士所不具備的,修士的強大就在于學習創(chuàng)造,在這個功法都可以自信創(chuàng)造的另類修真界,沒有什么是修士做不到的。

  強大的肉身也是我所需要的,丁偉喃喃的說道。

  修士之中亦有體修存在,體修屬于靈根資質差甚至凡人也可以修煉的法門,這些人不修道法但絕對要意志堅定,以靈獸血肉強壯筋骨,以靈獸血脈置換凡人血脈,以肉體為媒介吸納天地五行,肉身強則實力強雖然比起傳統(tǒng)修真有很多缺點但不失為一種凡人登天的路徑。

  傳統(tǒng)修士間也不乏有鍛煉肉身的存在,要么就是半途而廢要么就是補全五行的不足練習的。

  修真界有種說法只有五行齊全的修士才能成長為最強修士,所以一些特異靈根反而無人問津,比如奇特的雷靈根,風靈根,冰靈根這類,但也有傳承需要這類修士的門派大能,而且因為人數(shù)少競爭反而并不激烈,最差的反而是像丁偉這些兩靈根三靈根的,單靈根雖然尷尬但可以做到純化,比如金靈根可以做劍修,打破頭的搶著要。還比如單水靈根的純化后可以做到水生木(靈),加熱之后可以做到水生火,冰凍之后可以領悟水生土(金)雖然可能需要一些媒介支撐對于悟性也極為看重,其中還可以做成道兵,這里的道兵可不是丁偉他們以前那種的半吊子而是真正的道門兵器,非單靈根不能成。

  像丁偉這樣的雙靈根最為尷尬,還要補全其他三種靈根屬性的空缺,前期丁偉投巧的用靈蟾代替并磨滅了神識,加上異界巫妖的死亡一指讓他消除了靈魂殘留隱患,但借來的始終是借來的,實力越強時下層靈力,元力轉化會跟不上實力具體消耗,同級之中會出現(xiàn)修為無以為繼甚至倒退的情況,再加上其他兩個真靈根的碾壓最終會造成根基垮塌,當修為跟不上壽元消耗,除了兵解重生轉世投胎也別無它法。而此時靈魂陽神無法純陽即便投胎轉世能記住前世幾分也未可知,也不過是當另一個人看罷了。

  好在丁偉機緣深厚進入傳說中的一處陰隙裂境,得了一處道場還用七百年時間陰隙時間塑造了五行靈根,利用奇特的化身人模鬼樣的回到了修真界。再以虛丹喚做金丹騙過了峨眉眾修。

  不管怎么說如今丁偉到是不用擔心為五行平衡犯難,當虛丹根基補充回來他便是真的金丹修士了,這也是丁偉有意離開宗門的原因。

  但其他兩三靈根的修士則沒有丁偉這么幸運,不管是天地靈寶還是幻生精靈異獸血脈都是他們補靈根的方法,所要做的就是拼了命的去獲取這些修真資源。否則也只不過是修真界浩渺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丁偉羨慕兇獸的肉身力量,也打算創(chuàng)造一門體修法門,以修士來說隨著法力強大自然帶動肉身強大,這種被動的淬煉丁偉覺得有些太過緩慢,所以打算自己創(chuàng)造一套。

  筋骨皮血是體修的關鍵,呼吸吞吐是其中的訣竅,結合前世的經驗不斷挑戰(zhàn)體能極限便也是鍛煉肉體的手段,但丁偉也知道那樣的鍛煉太過損耗身體。

  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平衡進取之道體修法門,才是丁偉需要的,這一點對于如今經驗豐富的他來說也不是那么難。

  首先是呼吸不管是緩慢的還是激烈的都是迎合身體節(jié)奏而實施,其次就是讓身體存住靈氣這里不特指筋脈穴位,而是血肉肌肉,試探運行之后丁偉發(fā)現(xiàn)并不那么理想,強大的經脈系統(tǒng)在功法的帶動下已經形成完整的靈氣運轉系統(tǒng),想要在肌肉中完成存儲則需要消耗特別多的心念意識,而這又是不可能的。

  意念心識同樣是神識的組成部分,平白截斷一些有點損本逐末的意思,丁偉當然不同意了。

  但肉身強大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既然不能重塑系統(tǒng)那便依附功法系統(tǒng),輔助運轉直接運用功法中的靈氣,這里面雖然也消耗心念,但輔助的主體是呼吸只需要小小的意念關注便可以和經脈靈氣運轉并不沖突。

  用比較形象的比喻就是一個用吸管喝水,一個用水杯喝水,一個是細水長流一個是直接飲用,之前的功法靈氣運行有專門的目的性只針對經脈靈氣,改進后的功法是先將靈氣束縛到身邊,然后在結合呼吸之法全身都在吸納靈氣,做到微小的淬煉肉體功效。

  雖然看似緩慢但修士壽命悠長,以少見多倒是比被動煉體好多了,所要做的不過是改變吞吐靈氣的習慣而已,時間長了成為呼吸本能也并不是不可能。

  處理好體修法術之后丁偉并沒有停歇,利用多余的符紙給自己做了一套法衣。說實在的如今的丁偉全身家當除了新收集的靈材和幾件法器,并沒有拿的出手的裝備,作為最基礎法衣也不過是普通衣服幻化一番后的的作品,除了遮體之外并沒有拿的出手的法術效果。

  符紙法衣雖然是紙質的但架構出一套法陣還是可以的,想到這里丁偉便開始搭建法陣框架,從開始的聚靈陣開始,一點點的勾畫這其中是最消耗心力的,這也是丁偉初次嘗試靈氣“編輯”技能。

  從防御法術,攻擊法術的鑲入到一些輔助法術,丁偉越做越迷茫。

  是的,很迷茫,法陣的搭建很成功但是,實際效果很弱,有種投入一百塊只收獲一毛錢的感覺,符紙法衣大都會被一擊而破,即便是復雜的陣法結構也支撐不了幾次攻擊,隨后報廢這和丁偉期望的出入很大。

  最后丁偉得出結論,符紙法衣只是法衣,并不能做為防御的靈甲,想明白之后丁偉便在符紙法衣上勾畫出運轉法陣,這時的法陣并不能發(fā)動攻擊或者防御,只能做一個收集對比符文篩選,倒是有點像一個小型智能“電腦”,做一些符文處理工作,加上丁偉加入了演算法術這法衣更像是一個電腦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