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行

第六十四章 己巳之變 虛假的勝利

崇禎行 不加思 2745 2020-02-16 22:49:24

  明朝的武功,從明成祖朱棣去世的那一天開始就在不斷的下降。

  雖然有明憲宗的成化犁庭,雖然有正德皇帝的軍事重組,雖然有戚繼光的軍事改革。

  但是一切并沒有根本性的好起來,明軍已經(jīng)從野戰(zhàn)部隊,變成了治安部隊。

  柳保泰自從己巳年的臘月出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正好兩個多月了。

  這兩個月的時間內,他的斬首數(shù)目,已經(jīng)達到了令人驚訝的四百顆。

  這個數(shù)目,比起國初動輒幾千上萬的斬首來說,當然是不值一提,但是在崇禎年間。

  卻是一個令人不敢相信的數(shù)字,須知袁崇煥起家的寧遠之戰(zhàn),也不過是砍了二百七十顆首級。

  當然柳保泰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這些斬首雖然是實打實的戰(zhàn)績;但是里面實際上并沒有多少是后金軍事實力的核心:真滿洲八旗。

  女真人從崛起之初,就會最大程度的使用自己的人力。

  每回作戰(zhàn),總是核心武力在后;外圍武力在前。

  之前沒能擊敗林丹汗,征服科爾沁的時候,是建州出身的八旗兵在最后,海西的在最前面。

  征服了科爾沁,則是蒙古人在前,滿洲八旗在后。

  而今,后金軍事集團,不僅征服了蒙古更是征服了朝鮮和部分漢地。

  那么在最前面當炮灰的則毫不意外的就是漢軍和高麗軍。

  只有在非常少的情況下,真滿洲大兵才會打頭陣。

  柳保泰自己估計,他砍的這四百顆腦袋里面恐怕十之八九不是漢人就是高麗人。

  這自然是不能夠和袁崇煥相比的,袁崇煥砍的腦袋,十有八九是真滿洲大兵。

  當然,這并不重要,因為崇禎帝已經(jīng)欽定他為勇將了;雖然此時還沒有宣旨。

  “內閣轉上諭!”

  “臣等,恭請圣安!”

  宣旨的正是前些日子要砍柳保泰腦袋的孫全忠。

  此時他眼角處明顯有了兩道和年齡很不協(xié)調的魚尾紋。

  他頓了頓,才答道“圣躬安!”

  孫太監(jiān)是從內書房畢業(yè)的高級太監(jiān),很是有一些文化。

  和平常的太監(jiān)不同,他的聲音雖然陰柔,但是卻并不刺耳。

  抑揚頓挫,念了得有一刻鐘,才算是把圣旨念完。

  他,把圣旨放入了木盒,笑了笑道“具體的封賞,還得經(jīng)略大人發(fā)布?!?p>  王從義此時著大紅公服,出現(xiàn)在了帳中。

  身邊的親兵卻是捧著一摞文牘。

  王經(jīng)略的勤王軍西路軍,這一個半月以來實際上是遭遇了慘敗。

  先是丟了五千薊鎮(zhèn)的營兵,而后是范景文的八千河南兵損失了大半。

  前些日子,更是得了噩耗,殿后的一萬明軍全軍覆沒。

  雖然經(jīng)過收攏,但是出發(fā)前的六萬六千大軍,此時只是剩下非??蓱z的三萬余人。

  好在王經(jīng)略非常通曉糊弄上司的官場案牘學,愣是和孫太監(jiān),把慘敗粉飾成了一個有一個大捷。

  而眼下的瘟疫,更是被利用了上。

  殿后的一萬明軍,統(tǒng)統(tǒng)被粉飾成了死于瘟疫。

  反正太醫(yī)院有了命令,收集過來的死尸,都是一燒了之。

  本來就是死無對證,這會兒更是毀尸滅跡。

  把戰(zhàn)死,虛報成病故的行為實際上是非常缺德的。

  因為戰(zhàn)死的待遇和病死在軍營里面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明朝的規(guī)矩,戰(zhàn)死的不僅能夠有十兩銀子的撫恤,而且還能夠給子孫賺一個世襲的軍職,也就是謀一個飯碗。

  而得了瘟疫病死的,則只是有可憐的五兩銀子燒埋費。

  不過,這畢竟是苦大兵們的損失,王從義是不會考慮的。

  更何況,就算是按照戰(zhàn)死上報,那份撫恤,就真的可能如實下發(fā)么?

  誰也不敢說撫恤會按照規(guī)定下發(fā);但是誰都知道,如果按照真實情況上報,那么大帳里面的頭頭腦腦,有一個算一個,統(tǒng)統(tǒng)跑不掉。

  王從義本來是想把戰(zhàn)死的袁信并那一百個騎兵也一塊辦成死于瘟疫,畢竟袁信這個級別的將領戰(zhàn)死,實在是不怎么光彩。

  但是奈何不住劉之倫和柳保泰的一再堅持。

  劉之倫,本身就是四川人,和川軍的袁參將是大老鄉(xiāng)。

  更何況這一次,要不是他非要上折子說是沒有川兵,這仗沒法打,鬧著讓崇禎帝調兵。

  袁參將也不會離開京師這個安樂窩,也不會死的這么慘。

  于情于理,他都是不能不據(jù)理力爭的。

  至于柳保泰,則是讓王從義吃了一驚。

  “恩相明鑒!如果沒有袁大哥舍身誘敵,怎么有這一次大捷!”

  王從義雖然知道慈不掌兵的本質和內涵,但是畢竟還是要臉面的,讓柳保泰這么一說,是在也不好再堅持。

  當然,導致他轉變態(tài)度的因素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為了真實。

  如果真是把袁信等人也說成是死于瘟疫。

  這雖然保住了王從義的臉面,但是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四川來的勤王軍全體死于了瘟疫?

  這似乎也有些違背常識了。

  王從義最是明白,糊弄上司,千萬不能十成十的造假,只能是八分真二分假。

  既然吹噓斬首兩千級,既然吹噓和三萬精銳韃子打對攻。

  既然在奏本里面吧戰(zhàn)斗場面寫的激烈萬分。

  那么傷亡,必然也要合乎邏輯。

  王從義在給京師官僚們編的瞎話里面,承認自己有一萬五千戰(zhàn)死,八千傷重不治,一萬染瘟疫病死;又聽說薊鎮(zhèn)有三千兵投降了東虜,索性算作失蹤。

  至于戰(zhàn)績,則厚顏無恥的聲稱是打死韃子五千,傷愈萬;繳獲鎧甲、刀槍、騾馬、韃帽無算。

  韃帽,就是女真勇士戴在頭盔外面御寒的毛皮帽子,這玩意在過去根本就不好意思當戰(zhàn)果呈報。

  但是無奈明末韃子人頭實在是難搞,索性就當了韃子腦袋的替代品。

  戰(zhàn)死的名額,一方面意味著戰(zhàn)死者的撫恤,另一方面卻意味著指揮者的罪愆。

  王經(jīng)略本來以為這部分很難分割,但是不料。

  卻成了人人爭搶的東西。

  先是范景文要求把自己麾下戰(zhàn)死的五千全部如實上報;而后是劉之倫索要六千戰(zhàn)死名額;最有意思的是盧象升,不僅要求把戰(zhàn)死的一千八百人上報,還要求把病死的四百人也算作是戰(zhàn)死。

  于是順水推舟,高抬貴手,全部按照需求滿足。

  又在奏章里面把戰(zhàn)死的袁信等人大大地美化了一番。

  余下的名額,除了自留了四千,讓保定解經(jīng)傅和河道總督李若星分走了三千之外。

  剩下的則全數(shù)推給了幾乎是全軍覆沒的薊鎮(zhèn)兵,而且聲言薊鎮(zhèn)兵之所以會有全軍覆沒的下場,都是因為總兵張士顯輕信外夷,驕橫無能;總督劉策束手無策。

  反正張士顯的人頭早就沒了,而總督劉策,更是在前幾天被拿問進了京師大牢;這兩個活寶,不拿來背黑鍋真是暴殄天物。

  這一套瞎話,還真是蒙了內閣和皇帝,至于成果么,就是這一摞的告身。

  他在眾人前面站定了,得意念道:

  經(jīng)略,王從義,加太子太保宮銜,賞銀二百兩,蔭一子錦衣衛(wèi)副千戶;別的倒是好說,太子太保,倒是讓柳保泰想起來后來的一道名菜:宮保雞丁。

  協(xié)理戎政劉之倫,加兵部尚書,賞銀一百五十兩,蔭一子錦衣衛(wèi)百戶;升任京營戎政。

  河南巡撫范景文,加兵部侍郎銜,協(xié)理戎政,賞銀五十兩,協(xié)助劉之倫。

  保定巡撫解經(jīng)傅,賞銀一百兩,記功。

  河道總督李若星,賞銀一百兩,記功。

  直隸布政使盧象升,加都察院僉都御使銜,巡撫河南。

  一長串的任命聽下來,等到了柳保泰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將近一刻鐘。

  濟南營游擊柳保泰,賞銀五百兩,賞飛魚服。

  濟南營云中虎,升都指揮僉事。

  濟南營馮效國,升指揮使。

  濟南營薛思進,升指揮同知。

  柳保泰聽到這個通報,倒是不怎么意外。

  明朝的軍功,是越往上,越難升。

  當千百戶,甚至是指揮僉事的時候,的確能靠著幾十顆所謂韃子的首級,連升三級。

  但是等到了都指揮同知,卻不可能靠著百十顆首級升都指揮使了。

  看來皇上是把他的戰(zhàn)功全數(shù)換算成了銀子,一顆五十兩銀子。

  正在他出神的時候,卻聽見大營里面一片喜悅的喧嘩。

  “難道,我們真的勝利了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