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異星娛樂家

第四十章 制片

異星娛樂家 散淡如球 2603 2020-01-19 23:05:29

  對賭協(xié)議就像是一柄雙刃劍,如果成功了,它會在短時間內給沃利家族帶來大筆的收益,讓家族順利渡過眼前的難關。

  但如果失敗了……

  那大不了就像托馬斯.沃利他們先前做的那樣,大家伙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而已。

  但至少我們已經(jīng)拼搏過,嘗試過,沒有毫無抵抗的就這樣放棄!

  這就是陳路心里真實的想法。

  他也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一定能成的事,不管作任何決定,都有風險。

  就算你決定喝口水,也有可能被噎死,對吧?

  所以與其唯唯諾諾的不敢去爭取,不如放手一搏,堅定自己的信心,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確保事情成功的幾率。

  他對《爸爸去哪兒》到底是否能成功,其實也沒有完全的把握,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去做,而且大家都拿出不成功、則成仁的拼勁去拍攝這檔節(jié)目,那么不管成功與否,至少都不會讓自己后悔了,是吧?

  跟M-T1電視臺的合作就這樣確定了,直到走出電視臺大門口的時候,托馬斯.沃利都還是一副暈乎乎的樣子。

  當初在他們的設想中,M-T1只是排在三大電視臺的末尾,他們甚至寧愿回頭去接受FIX電視臺的侮辱,也沒想過一開始就來找M-T1合作。

  畢竟這家電視臺目前內亂不斷,處境是真的糟糕。

  可是陳路才跟著他進去轉了一圈,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把分成都給談好了。

  這小子真是大膽,難道他就不怕被M-T1的內亂給波及,導致家族最后的希望都毀于一旦?

  托馬斯.沃利好不容易回過神來,正準備跟陳路好好說道說道,讓他以后別再這樣擅作主張,畢竟自己才是沃利家族的族長,是擁有話語權的那個人。

  但陳路的目光在大馬路上轉了一圈,立刻又朝他提出一個問題:

  “伯父,現(xiàn)在合同已經(jīng)基本談下來了,我們是不是該給這個節(jié)目找個制片人了?”

  托馬斯.沃利心里一驚,思緒不由自主的開始飄散起來。

  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制片人這個角色,甚至以為他們在一個劇組中,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但這種想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那是因為在國內的影視圈中,大多時候都是采用的導演中心制,也就是以導演為整個劇組的中心,由他來選擇拍攝的內容,挑選演員,組建劇組,執(zhí)行拍攝,參與后期制作,甚至兼管發(fā)行和后期宣傳。

  所以很多人都會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在整個劇組和節(jié)目的拍攝過程中,導演最大,除了投資人,沒人能在權威上和導演媲美。

  但實際上,在國外很多地方的影視圈,并不是這樣的。

  國外很多影視制作都是采取的制片人中心制,比如好萊塢。

  讓我們先來看看好萊塢對于“制片人”這個角色的定義:

  制片人(Producer),全權負責劇本統(tǒng)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zhí)行拍攝生產、后期制作;協(xié)助投資方國內、國外發(fā)行和國內、國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從這些權力和職務我們就能看出,制片人在一檔影視節(jié)目的拍攝過程中,其重要性其實是遠遠大于導演的。

  他甚至參與到作品從前期的劇本統(tǒng)籌,一直到后期的發(fā)行拿獎的所有流程當中。

  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外的那些導演大多只負責拍攝的任務,他們就像演員和劇組里的那些攝制器材一樣,只是作品形成過程中的一個“工具”。

  而這,就是國外影視圈所推崇的“制片人中心制”。

  那么這兩種制度,相互間有什么差別呢?

  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以“導演中心制”為核心的劇組,所擁有的自由度更高,如果導演的發(fā)揮特別出色的話,那就很容易排出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

  就像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經(jīng)典影片,都出自獨立電影人之手。

  當然,這種以“導演中心制”為核心的劇組,相互之間的上下限差距也很大,如果拍的好,可能就是一部《霸王別姬》,但如果拍得不好,那可能就是一部《無極》。

  而以“制片人中心制”為核心的劇組呢?

  這種劇組通常自由度會比較低,就像一條流水線一樣作業(y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只是一顆螺絲釘,只要把他們擺在正確的位置,他們就會自動的發(fā)揮出該有的功能。

  所以這種拍攝模式,通常上下限之間也很接近,它很難拍出一部特別經(jīng)典的傳世之作,但基本上也不會拍出令人特別失望的作品。

  它的一切內核,都在市場所期待的范圍之內,你可以從中看到一切成功因素的堆疊,但也能從中看到一股濃厚的匠氣。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好萊塢的電影,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原因。

  而作為一名電影學院的老師,陳路當然是更喜歡以導演為中心的“導演核心制”。

  畢竟這種制度才能最大的發(fā)揮出導演的才能,讓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更高,也更容易拍出令人擊節(jié)稱贊的好作品。

  但如果站在一個投資者的角度而言的話,他卻會更加喜歡“制片人核心制”。

  因為這種制度更穩(wěn)定,受到導演個人發(fā)揮的影響更小,而且即使失敗,也不會出現(xiàn)口碑一糊到底的狀況。

  如果把這種考量又放到綜藝節(jié)目中來看的話,那陳路無疑就更會偏向“制片人中心制”了。

  因為綜藝節(jié)目大多沒有劇本,就算有,演員也不一定會按照設定好的來演,所以導演的發(fā)揮,其實對于節(jié)目的影響根本就沒那么大。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以制片人為核心,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規(guī)有矩,才能讓節(jié)目擁有更好的完成度。

  在這一點上,達沃德星球大多數(shù)國家的影視圈,想法都是跟陳路一致的。

  就像《沃利一家人》,別看大家都把它看作是老普雷斯利.沃利的代表作,但實際上,這檔節(jié)目在拍攝的過程中,采用的也是“制片人中心制”。

  老普雷斯利.沃利作為這檔節(jié)目的總導演和主要演員,他其實在這檔節(jié)目的拍攝過程中并不是劇組權力最大的那一個。

  在《沃利一家人》的拍攝過程中,作為制片人的老喬丹.杰弗里,其實才是這整個劇組的核心!

  《沃利一家人》之所以能紅火這么多年,除了老普雷斯利.沃利以外,喬丹.杰弗里可以稱得上是勞苦功高。

  正是因為有他的掌控,這檔節(jié)目才能一直順利的拍攝下去,并且在中期對節(jié)目主題進行了偷偷地更換,觀眾們也沒有產生任何抵觸,反而對這檔節(jié)目更加熱愛了。

  可以說,沒有喬丹.杰弗里,光靠普雷斯利.沃利一個人,也不可能把《沃利一家人》做到今時今日這樣的高度。

  但可惜的是,在拉普雷斯利.沃利去世之后,沃利家族的幾個不成器的二代子弟,卻沒能看到老喬丹對這檔節(jié)目的重要性,以一個十分荒謬的借口把他給趕走了。

  他們以為趕走了老喬丹,迎來更年輕、擁有更接近時代思維的新制片人,可以讓《沃利一家人》再次轉型成功,繼續(xù)紅火個二三十年。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新的制片人不僅沒能讓《沃利一家人》轉型成功,反而直接就把這檔國民綜藝給做死了!

  這結果就有點兒像是換了個新女友,本以為新女友更年輕、更漂亮,會讓自己的人生迎來更高的巔峰。

  但結果新女友揮霍無度,把僅剩的那點兒家產給揮霍完了,然后揮揮手就跟你說拜拜了。

  這時候,你肯定會想:我的前女友她怎么看這件事,她是不是正偷偷的躲在某個地方,暗自笑話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