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帶著城池闖三國

第53章 敵意

帶著城池闖三國 涅槃20 3125 2020-02-12 21:21:36

  塢堡,又稱塢壁,是一種民間防御建筑,大約形成于王莽年間,當時北方鬧饑荒,社會動蕩不安,富豪之家為求自保,紛紛構筑塢堡營壁自守。

  東漢建立后,由于塢堡駐有大批部曲和家兵,成為故吏和賓客避風港,地方勢力抱團抬頭之勢明顯,漸漸成為朝廷眼中隱患,光武帝劉秀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

  到了東漢末年,天下饑疲,叛亂不斷,北方少數(shù)民族不時南下劫掠,民間筑塢堡之風愈演愈烈,塢壁多為同族守望相助,亂世關門,太平年代再開門,以躲避兵荒,讓家族得以延續(xù)。五年前,黃巾亂起,至今都沒有徹底平息,民間筑就的塢堡越來越多,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

  李家塢,是李乾聚集族人、食客所建。

  李家人丁頗為興旺,僅族人就超過三千人,還有大量佃農、婢仆之屬,再加上數(shù)千食客,以及食客家屬,李家塢總人口近萬人。

  要讓近萬人定居下來,李家塢占地面積自然不少。

  李乾為確保族人安全,在塢堡建設上不惜血本。

  “我聽人說,李家塢外墻厚達四尺、高二丈七,角樓高度最低三丈五,如此堅固的塢堡,不止在我們乘氏,整個濟陰都是獨一份。”馭夫名叫樊盧,是個小伙,自來熟,話挺多,知道少爺和福伯常年住山上,對乘氏地方了解有限,于是熱心地當起了講解員。

  “四尺厚,高達二丈七,這得花多少錢!”福伯驚嘆道。

  三尺一米,也就是說李家塢堡墻的厚度竟有一米三,高度差不多九米,而分布在各處的角樓則高達十多米。單是城墻的高度,已經高于縣城標準,而李家塢面積遠不及縣城,人口密度大,自守起來相對容易,李家塢的防御力其實在乘氏縣城之上。劉樂從車窗里望過去,連片黑壓壓的高大城墻,象是無聲的巨獸一般守護著塢中百姓,也不禁生出嘆服之心。

  “可不是嘛!”樊盧笑道,“李家本是外來戶,到乘氏其實也就十多年,能被大家公認為乘氏最強豪族,沒有足夠的本事哪行?這李家塢就是氣派,本地那些豪族沒一個能比。李家筑這塢堡花了大代價,不過收益也很可觀,佃農們都愿意在更安全的地方生活,使得塢堡越來越繁榮……”

  劉樂打量著李家塢,頻頻點頭。

  李家塢顯然是高人設計,沒有象普通塢堡那樣圍一圈了事,外面大塢,里頭還有小塢,實際上是一個堡壘群。外面四個分堡,護衛(wèi)著主要由家主直系居住的主塢,相鄰塢堡各有路相通,便于戰(zhàn)時調派兵力馳援。而各塢之間的空白區(qū)域,分別被規(guī)劃為練兵場、各種作坊、集市之類。

  集市中不僅有本塢居民買賣貨物,也接受外來商販做生意,互通有無,只要繳納塢堡規(guī)定的稅錢既可。由于李家塢在乘氏頗為有名,規(guī)模又夠大,多有外來者到此取經、觀摩或者住段時間,李家塢也不會將客人拒之門外,反倒是陸續(xù)完善了諸如酒館、客棧等配置設施,以便更好地賺外來客的錢。

  塢壁之外,是大片農田。

  整個李家塢,儼然就是一個小型鄉(xiāng)鎮(zhèn),只是防御力勝過鄉(xiāng)鎮(zhèn)不知多少。

  近年中原多地賊寇橫行,好在乘氏地方治安仍然不錯,前番流寇事件,已經是乘氏近年來最驚悚的治安事件,總體而言地方上相當太平,因此塢堡平時并未對外關閉。劉樂乘坐的馬車過去,塢門外的十幾名鄉(xiāng)勇看了看,見不象是商販,便揮揮手放行,也不詢問劉樂等人的來歷和來意。

  “這么容易就進來了,守衛(wèi)真夠松的?!备2锌?。

  “不是松懈,是自信?!眲泛龅貜能噹麅茹@出來,在樊盧另一邊坐下,好奇地看著堡內來來往往的行人,說道:“剛才守門的那些鄉(xiāng)勇,個個彪悍,氣勢沉凝,比縣城守門的那些官兵強多了,象是不怕人鬧事。”

  “不愧是少爺,見識就是好!”

  樊盧從未遇見主人跟自己坐一起的狀況,心中一驚,趕忙送上記馬屁。話剛出口,樊盧又后悔不迭,拍少爺馬屁,卻不慎掃了福伯面子,如此嚴重的失誤居然在自己身上出現(xiàn),著實不應該。偷偷瞄了眼福伯臉色,見老人并無不滿,樊盧才稍稍放下心。

  “十多年前,李家塢剛建成那會,乘氏境內有幾家山賊勢力頗有實力,幾家山賊聯(lián)手,白天派人混進塢堡,準備晚上打開塢門做買賣。結果被李家識破,誑山賊進去,然后塢門一關,近千山賊被殺得干干凈凈,從此再無賊寇敢打李家塢主意,乘氏治安也是打那時候轉好……”

  “那時李家還沒這么強,真有人來鬧事,門一關,跑都跑不掉……”

  孝名昭彰的少爺坐在旁邊聽自己說話,樊盧那個激動,嘴皮越發(fā)利落,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給抖摟出來。劉樂淡淡地笑著,跟福伯和樊盧閑聊,比跟春云呆在車廂里自在得多,還有風景可看。

  “來人止步!”

  馬車將從外塢駛進主塢大門時,被塢內鄉(xiāng)勇攔下,詢問劉樂等人來歷。按照李家塢的布局,主塢及四大外堡住著塢民,外來客常去的集市、客棧、酒館等公眾場所,大多在塢堡之間,是以外來客進李家塢不難,想進主塢和四大外堡居民區(qū),卻是沒那么容易,主塢防范尤嚴。

  樊盧道:“乘氏劉仲明府上,我家少爺特來拜見塢主……”

  鄉(xiāng)勇得知是劉樂來見李乾,很多人面色頓時陰沉起來。

  劉李兩家婚約,李家塢盡人皆知。

  一邊是宗親出身的衣冠孝子,另一邊是家主李乾愛女,本是一樁良緣,卻因為劉樂被李乾族子重傷,親家?guī)缀踝兂闪顺鸺?,最近兩年已少有來往。李家尚武,傷人者又是自家少年才俊,認為此事純屬意外,不應過分呵責,況且家主親自跑去探望,表態(tài)李家無論如何都會履行婚約,各種方式補償,于情于理都交待得過去。偏生劉家心眼忒小,記恨在心,完全不肯給面子,李家多有人不忿家主一再忍讓,心中大多憋著一口氣。

  李家人并不知道不肯諒解的實為吳氏,便將帳記在劉樂身上。

  幾個月之前,劉樂仍頹廢著,李家人縱有怨氣,想到劉樂本是受害者,倒也不好意思對他太過刻薄。然而最近兩三個月,隨著劉樂改修智者之道,并出人意料地九日出神,被眾多士林中人公認為百余年來難得一見的天才,前途不可限量,李家人的態(tài)度迅速發(fā)生轉變。

  李家是豪強,豪強向來走武道,智者看不起武者,武者也看不起智者——其實心中是羨慕的,但總被智者鄙視,不以鄙視回敬,貌似說不過去。劉樂棄武從文,在很多李家族人看來,是不折不扣的棄明投暗,是對武道的莫大褻瀆,于是以前那些不好意思噴劉樂的,瞬間沒了心理負擔。

  更讓眾人不忿的是,劉樂改道居然改得那么成功,不噴他,說不過去!

  依禮,孝期結束后,劉樂應來拜見李乾。

  李家的年青一代,很多人便等著劉樂來李家塢。

  “原來是衣冠孝子大駕光臨,失敬失敬。”領頭的那名青年皮笑肉不笑,他沒想過劉樂會跟馭夫并排坐,只當劉樂在廂內,死死盯著緊閉的車廂門,冷冷說道:“貴客既來鄙塢,何故躲在車廂里不出來,讓我等無緣一睹風采?該不會是轉修神識之后自矜,忘了武者本分,不屑于見我們這些粗人了吧?”

  這番話夾槍帶棒,敵意滿滿,樊盧不禁一楞。福伯臉色也一下子變得難看起來,本欲發(fā)作,卻看到劉樂以目示意,不得不保持沉默。

  “你在說我嗎?”劉樂平靜道。

  那青年一楞,這時才注意到劉樂穿著不似下人,瞠目結舌道:“你是?”

  “劉樂,”劉樂似笑非笑地看著那青年,說道:“武者本分,未曾敢忘,只是沒想到閣下的待客之道,當真有些粗鄙。早知如此,我便不應該出來?!?p>  李家青年被噎得面紅耳赤。

  他先嘲諷劉樂躲在車內不肯見人,結果劉樂就在他眼前,與馭夫并坐,哪有自矜?哪有不敢見人?倒是他自己先出言不遜,有失待客之禮,被劉樂當面揶揄,他心中怒極,卻是完全沒辦法反駁。

  劉樂見他語塞,也不窮追猛打,問道:“敢問怎么稱呼?”

  “李游!”李家青年不肯弱了氣勢,緊跟著補了一句:“忝為塢中都伯?!?p>  劉樂訝然:“都伯?”

  李游腸子都悔青了,劉樂問怎么稱呼,報名字不就得了,報什么軍職?漫說這都伯只是塢內自封,并非官軍編制,即便官家承認,管50人的都伯,也好意思在面前這位少爺跟前顯擺?人家可是多個郡國都爭相拉攏的人物!但話已出口,李游只好硬著頭皮道:“塢內私兵比照我大漢軍制,雖為鄉(xiāng)勇,但我麾下五十兒郎皆壯勇之輩,絕不比官軍遜色?!?p>  李游狠狠地盯著劉樂,但凡對方稍有不屑的意思,他便可借題發(fā)揮……

  “了不起!”劉樂誠懇道。

  李游淚流滿面。

  有心給下馬威,然而劉樂滑不溜手,總不按牌理出牌,讓他倍感無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