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八年七月,直沽港。
藕白發(fā)帶混跡發(fā)絲隨海風飄動,一名熟婦只著板甲,兩條細腿踩著一雙白皮靴,比直立在一艘三千料的海船甲板上,美目流盼,眺望視野內那艘標為標靶的靶船,神情肅重。
“目標四百步外!瞄準敵船??!”
三角令旗砍下!
“發(fā)炮?。?!”
轟轟轟轟…………
橘紅色火焰破膛而出,不說四百步之外的靶船如何,甲板上周蕊徽品嘗到強爆了的后坐力,幸虧是習武之人,不然一場丟臉會在所難免。
崔靈蘭、沈蕓能在甲板上步履如飛的狠人,受此力量仿佛是有登徒子拿狗尾巴草撓腳心,內心難免疑竇。
“姐姐,真不會把船震塌么?”
兩女均悄悄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周蕊徽能怎么回答?苦笑還是苦笑。今年春夏之交,不甘心在小河溝里翻了船的沈彤重整旗鼓,率戰(zhàn)船三百二入長江,砲打江陰軍、建康、采石等沿江城池。呂文德引長江水軍迎戰(zhàn),呂文福、呂文信為左右翼,以小船列堂堂正正之陣迎戰(zhàn)。沈彤海戰(zhàn)不可謂不熟練,砲弩齊發(fā),水鬼出擊,大船撞小船,讓宋軍戰(zhàn)船下餃子似進水,呂文德節(jié)節(jié)敗退。沈彤追著呂文德打,重拳出擊呂文福、呂文信狼奔豕突。過蕪湖一口氣到丁家洲,丁家洲是座江中島,沈彤追擊至此,島上宋軍拋石機、鐵火炮、擲火機、三弓弩床齊發(fā),另一側銅陵也密集火力鋪天蓋地砸下來,結果自然慘不堪言,三百戰(zhàn)船十去七八,沈彤再敗。
宋軍大勝,大吹特吹下齊國滅亡指日可待,妖女周蕊徽擒斬臨安是板上釘釘——很快的事兒。
此戰(zhàn)給宋庭帶來士氣振奮同時,也讓周蕊徽不太抱水戰(zhàn)海戰(zhàn)擊破宋軍的信心。沈彤是水軍里最能打的統(tǒng)帥,沈彤兩敗,怎能有信心?難不成讓崔立可上?或者崔靈蘭?沈三娘?
常規(guī)操作打不過,作弊器提上日程。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終有一得。周蕊徽怎么會想到宋時期造船業(yè)能發(fā)展出遠洋海船,投石車也能搬上船的情況下,萬斤國崩炮的后坐力能讓海船有震開解體的風險。
明明其他師兄弟們點出大炮搬上船嘛事沒有,還常常借著炮艦凌辱那些小漁船,長江天險轉眼可過,南國大好河山分分鐘取了,歇養(yǎng)幾年開著炮艦進斡難河,進遼河,一仗干到天竺天方去,牛逼的不行。對比自己船要塌,掌權十幾年沒有〔統(tǒng)一天下〕,整個儒家、士林集團仇視……活的還不如條狗!
一炮下去船晃成這樣,成績沒臉看,炮艦洗江更不靠譜,匆匆靠岸下船,面色不自然返回宛平,又多出一項燒錢地方。
還不算完,回宛平中途繞遠,去西山——昌平地區(qū),這里離居庸關近,卻是兵工廠。昌平境內西山劃成禁區(qū),筑城留三大營兵卒防守;昌平縣更甚,不多的百姓遷走,只住匠人和守昌平的三大營士兵,城墻拿水泥糊過,雖有居庸關在前,無有辦法馬虎。
進到昌平境內,轉向上西山城,直奔火器局,魯班伯恭候已久,一到便將新式火器呈上來。
南方對宋的戰(zhàn)爭,暴露齊軍兵種里的弱點,其中之一就有神機營。神機營司操大小各炮,大如萬斤國崩炮、千斤破軍炮,小如百斤虎尊炮、碗口炮,都是神機營的裝備。紙面數(shù)據(jù)強大,然而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乏善可陳,對宋軍齊軍憑騎兵就把宋軍吊打欲仙欲死,火器營作用只在拆城墻上;部隊移動方面,國崩炮、破軍炮笨重,不靠騾馬根本拉不動,便捷的虎尊炮、碗口炮,輕歸輕,打的不如回回砲遠,且臨敵只有打一發(fā)的時間,一發(fā)開了就貼臉。
這種情況被將軍們不停反應,過激者直接聲稱神機營是浪費錢糧,除了拆家沒本事,遇敵放炮扭頭跑,不能近戰(zhàn)的垃圾!
神機營必然是有的,但這不是腦海里的神機營!這樣的尷尬令周蕊徽給文煥施加壓力,在研究了她也忘記有多久了,文煥可算是把〔一發(fā)擼十年〕的碗口炮更新了。
不過……路子給偏了。
把造型告訴大家大家就能明白為什么路子偏了,這款新式火器它有三個槍口,排列成三角形,形成棍狀,理論上一次引火能打三發(fā)彈丸,很符合輕騎兵裝備,還能當狼牙棒用,是款不錯的多功能連發(fā)槍。
懂了嗎?
周蕊徽自己也不知道是該夸還是該罵了,我要的是火繩槍,火繩槍??!別名鳥銃、鐵炮,有火繩槍往燧發(fā)槍上研究,幫后代人領進排隊槍斃的戰(zhàn)爭里,讓蒙古大漢們能歌善舞。
所以,我要三眼銃做甚?!
學大萌遼東軍槍管越加越粗真成狼牙棒?還是魯密銃那種的抬銃?扶桑又名大筒?
“孤有給汝留下這等圖例?要狼牙棒何用?”疑問句表達,結合淡淡質疑的口味,親近之人一聽就知要糟糕。
文煥低眉順眼表示:“臣下請了幾名神機營士卒來詢問意見,做了多種選擇,兵卒皆愛之,故違大王本意,做出此物。然臣未忘大王囑托,大王要求均以滿足,亦有實物,現(xiàn)存庫中?!?p> “取來!”
平淡的道了句,不見喜怒,等抬來箱子撥開稻草、油紙,火繩槍抓住玉手中,但因為之前的事情,周蕊徽沒有了喜悅。
淡然拿起,淡然放下,重新拿起三眼銃,掂量掂量不輕,橫揮能有破風聲,士兵喜歡三眼銃,粉黛微蹙。
士兵喜歡三眼銃就不水了,不知道的自己查明末軍事資料。三眼銃再好功能再多,終究是旁門左道,就實用性來看(記得)B站有大佬做過試驗,老沉的三眼銃,最初版本連發(fā)槍,第一發(fā)彈丸還能精準,第三發(fā)往天上打;《騎砍十六世紀mod》可以親手實驗,連發(fā)狀態(tài)下鼠標不停,除第一發(fā)外二發(fā)三發(fā)鬼知道打哪去了。
華而不實,射程又近,除了砸人,哪好?
萬歷年間某位趙發(fā)明家設計的火銃更別提了,印象萬分深刻,一整面的槍口,三眼銃的豪華版。
“以后神機營配合五軍營作戰(zhàn),這跟管子不許出現(xiàn)在軍中,碗口炮換作火繩槍,凡有意義剝軍籍,遷至倭州為屯所兵戶長。”
此風不能揚,封建主義鐵拳碾壓。
————————
狀態(tài)不在,水了一章,抱歉。
三眼銃的實際能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蘿卜青菜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