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忠戲志才,多智多謀,算盡天下之事,卻英年早逝,沒想到竟然是南華老仙的弟子。
看南華老仙模樣,對戲志才多有痛惜之意。南華老仙數(shù)千年的歲數(shù),修為已經(jīng)不可能只是上靈境了,極有可能是天靈境。而能讓一個天靈境強者都又痛惜又無奈的人,那絕對就是一個天妒之人!
天妒之人,機遙天榜能不能救,劉琰心里沒底,但戲忠,絕對值得他一試!
陳留城外。
南華老仙騎著白虎,滿面春光。
身后一只毛驢,驢上一名瘦弱青年,拿著酒葫蘆,對南華老仙態(tài)度很是隨意。
南華老仙對劉琰可謂是傲慢之極、毫不客氣,對劉琰麾下文武簡直是視若無睹,但對這酒鬼青年卻是溺愛之極。
“見過陳留王了?”酒鬼青年隨意說道,沒有一絲尊重。
“見過了!”南華老仙開心地說道,“還好不是天外奸細。不過,妖星降世對應的卻的確是他!還真別說,那小子還真妖孽,十歲孩童,竟然比很多老家伙還精明達練,我那么嚇唬他他都沒害怕,我都潛意識的把他當大人了,呵呵!”
“他到底是正還是反?”酒鬼青年又漫不經(jīng)心的問了一句。
“若是左慈、于吉看他,必是妖人無疑!可在老仙我眼里,呵呵,天機不可泄露??!”南華老仙得意的笑道。
青年輕輕一笑,也不說話。
“我把你師兄推薦給他了……如果他是正的,就幫他;如果他是反的,就當是看著他!”
“嗯!”
“你師兄的命運,或許有希望改一改……”
“嗯?”
“我也不是很清楚,卦象很模糊,試試看吧,有希望總是好的!”
“嗯!”
南華老仙欲言又止。
“放心,我去河北看看,過幾年再回來……不管師兄的命改沒改,我都會去找他的……”青年斜了老仙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嗯嗯!好!好!”南華老仙顯得很高興,他也很久沒這么高興過了。這十幾年統(tǒng)共收了三個弟子,每個都是要遭天妒的命,換成是誰都好不了。
這幾天,劉琰的心情卻是很是復雜,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還是第一次這么明顯的患得患失。
如果改命能成,這對于他來說將是一個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大到可以與天比一比;如果改不成,戲志才的五年壽命立刻玩兒完,劉琰對神書的迷信不再有——他劉琰不過就是個天道棋子,還救個狗屁的地球!
“主公,曹孟德在外求見!”菁英騎士稟道。
“有請!”
“王上,大喜!臣有事稟報!”曹操一臉的興奮,邊走邊叫道。
“什么事能讓孟德如此欣喜?”
“臣有良才舉薦!今日城中有一猛士,能百步穿楊,一對雙戟能與奉先爭鋒,哈哈,活脫脫又一個呂奉先??!”
劉琰精神一振,忙問道:“那人是誰?”
“此人名太史慈,字子義,是孔北海推薦到此!”
“人在哪里?我要親自去見!”劉琰大喜過望,又一員猛將來投,陳留王的招牌可真是涼的很!
“人我已經(jīng)帶來了,正在大門外!”
劉琰連忙抓住曹操的胳膊就往外走,果然見一人白衣白甲威風凜凜站在那里,氣質不輸于現(xiàn)在的呂布,比以前的呂布稍有不如。
“這位壯士就是有信有義、孝勇雙全的太史子義嗎?”
太史慈覺得很不可思議,傳說中大漢希望的陳留王竟竟然是個十幾歲的孩童?但他又嘲笑不起來,因為陳留王畢竟是大漢唯一的王,剛才陳留王可是給足了他太是此面子。
劉琰見一直打量了自己,又不說話,眼神中充滿了詫異,就已經(jīng)知道太史慈在想什么。
“子義難道不相信我是陳留王?我可是如假包換!當日在北邙山董卓也是想欺我年幼,可是現(xiàn)在,估計做著夢都在生我的氣呢!”
不要覺得我歲數(shù)小,可是我很厲害!
太史慈常年在外游歷,哪里會不明白劉琰話里的意思,俊臉一紅,急忙認錯:“某確實很驚異,慈一直以為陳留王是個弱冠青年,才能配得上傳說,沒想到竟然是天授之才,多有實力,萬望恕罪!”
“本王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子義不是第1個,也絕對不是最后一個,我若是計較,還不得天天在屋里生悶氣!哈哈……”
幾句話說的太史慈再也不敢小看陳留王,傳言陳留王是位神童,絕對不虛!
劉琰與太史慈交談了半日,大多是太史慈近些年來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未來大漢的野望,如果不是年齡差距太大,想必兩人定會一見如故。
劉琰暫時拜太史慈為校尉,與張遼一起在陳留練兵。
又過兩日,荀彧來見劉琰。這位王佐之才自從逃出洛陽,就來到了陳留郡,劉琰好像記得前世的歷史荀彧先是去了袁紹那里,而后才歸曹操,如今卻是直接來到了陳留。
荀彧親眼看到陳留王招賢納士,心里也是暗暗稱奇,聽說秦朝時候甘羅12歲拜相,自己還曾懷疑,12歲的年紀能有多大見識,又能讀通多少書,如今看到陳留王,才知道對于有些人來說,歲數(shù)大小與才能高低真的不成比例。
荀彧見過了禮,對劉琰說到:“陳留王招賢若渴,彧特來舉薦一人,此人乃我潁川郡同郡之人,有經(jīng)天緯地之智,姓戲名忠字志才……”
“此人如今在哪里?”劉琰不等荀彧說完,急忙問道。
“如今正在臣的住所中!”
在荀彧的住所中?為什么不同來?哦,是了,這是讓我去請呀!有有才有有才能的人心眼果然夠多,不像武將,想要投奔帶著人就來了。
“請先生帶路,小王親自與先生去請!”
于是兩人共乘一車,前去荀彧住所之中,一路之上兩人談天說地,說起來董卓,荀彧說到:“董卓殘暴不仁,得罪者甚多,他日恐不得好死。但現(xiàn)在與董卓相近的,無論是敵是友,恐怕都有禍患。董卓此人雖有李儒相助,為人有些許機敏,但并不尊重智謀,行事過于粗暴不顧后果,所以與董卓作對大抵是死路一條。但日后清算,與董卓為友者十有八九也會被一起清算。洛陽城文武百官但凡是明白人,都已經(jīng)辭官而去,遠離是非之地。所以目前天子身邊即便有忠臣,也不是賢臣,如果有什么謀劃,很難取得成功。除非是從董卓內(nèi)部進行瓦解,但這樣一來無論最后哪方得勝,仍然是西涼軍主持洛陽,最后不過是攆走一只虎引進一群狼而已。王上,拯救天子,最終還是要看我們??!”
一些話說的劉琰心里面砰砰直跳。不不愧是天下少有的智者大才,一眼看透了洛陽的局勢。為了形成董卓現(xiàn)在這樣的局勢,劉琰可是出了不少力,把呂布提前都拐走了。荀彧這一番話,目的恐怕是要催促自己趕緊起兵勤王。
“先生不必擔心,有李儒、賈詡在洛陽,董卓即便是再殘暴,也不敢傷害天子一根汗毛。為今之時,我等要做的是盡量多的聚攏武裝力量,日后在對董卓作戰(zhàn)時一擊而勝。否則一旦董卓德勝,恐怕天下還要再亂十年!”
荀彧很鄭重的打量著面前的少年王,他已經(jīng)他已經(jīng)盡可能的把往高明了去想,結果發(fā)現(xiàn)還是小看了他,沒想到陳留王見識甚至還要超過自己。
“王上認為需要聚攏多少兵力?”
“精兵十萬足矣。若要求數(shù)量,現(xiàn)在小王輕輕松松就能達成。但現(xiàn)在的情況,雖然各位將軍都才能不小,但在帶兵上卻各自為政,能聽號令但不能配合無間,如此一來在作戰(zhàn)時就有了很多變數(shù)。給我三年時間,把麾下各將打造成鐵板一塊,攻取洛陽易如反掌!”劉琰自信滿滿,荀彧暗暗點頭。
兩人一路說著話,很快來到荀彧住所。荀彧說到:“王上稍等,待我前去使志才出迎!”
劉琰制止道:“不必!小王親自與先生一起前去邀請!”
兩人一起進入室內(nèi),里面陳列比較簡單,沒有什么豪華艷麗的裝飾。轉過一道門,就見一個年輕的人影,站在墻壁前,一動不動的看著掛在墻上的地圖。
“小王劉協(xié),見過戲先生!”
“草民戲忠,見過陳留王殿下!”
兩人竟然同時見禮,兩句話同時從兩個人的嘴里說出來,雖有尷尬,但也頗有一番趣味,兩人不進相視大笑。
于是劉琰邀請荀彧與戲忠一同前往陳留王府,令人擺設宴席,為戲忠接風洗塵。席間,三人暢談天下大事,相互間敬佩非常。劉琰見戲忠言語之間多涉及常人未知之事,多言及常人未明之理,心知戲忠乃修行者無疑,只是不知是什么境界。
當日天色漸晚,荀彧告辭歸去,劉琰則獨留戲忠在王府,掌燈夜談。談及南華老仙,戲忠又是感激又是尊敬,說他們?nèi)粠熜值芡耍屓诉h離還來不及,只有南華老仙,不惜逆天也要救三人。劉琰問及戲忠兩位師弟,戲忠只是笑道“日后自會相見!”劉琰便不再問。
劉琰又嘆息道:“我有改命之法,成則長生,敗則立亡,實在是不知道該不該施為;本想等到五年后,可誰又知道五年內(nèi)會發(fā)生什么事,實在為難!”
戲忠撒然一笑,道:“成敗皆命也,王上何必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