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第39章 傳聞中的鬼山和鬼城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商專老七.QD 2239 2020-02-26 08:16:00

  遠行商隊走了,馬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新來的三十人,需要盡快的融合進來,少不得馬躍再表演幾次魔術(shù)……山洞里,在大祭司和神棍馬躍的主持下,新來的三十人,不管是不是被馬躍的神跡震懾住了。

  總之,這場新成員加盟儀式,還算是成功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信仰之力的出現(xiàn),這就可以了。新融合進一個部落,認同度也是需要時間的。

  至于融合了半年一年之后,還沒信仰之力的那七個人,已經(jīng)再冰雪大會上,被交換給‘牛皮’部落了,至于牛皮部落愛賣給誰就賣給誰,馬躍才不要這些不穩(wěn)定因素呢。

  “你們是哪里被賣來的?”這批的三十人,臉不大尖嘴猴腮了,更近似現(xiàn)代人了,看著稍微養(yǎng)眼不少,馬躍來興趣了。找了三個新加盟的,信仰之力稍微高一些的人問道。

  “我們是鬼山那邊的,我是‘皮蛇’部落的,他是‘綠羊’部落的,她是‘黑樹’部落的……”

  三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錯,人老精的大祭司居然能大致翻譯過來,原始人的語言,基本上都是象形表述,雷同的很多,大致就是那意思唄。

  “打仗了?才被賣的?”馬躍問道。

  “是,我們鬼山那邊總打仗,我已經(jīng)換了三次部落了,最后一次在‘皮蛇’部落的,還不到一年,‘皮蛇’部落又被打敗了,就被買到鬼城了?!?p>  “鬼城?很大嗎?”一個新的地名出現(xiàn)了,這世道的原始人不都信神,信鬼的也不少。

  “鬼城在鬼山的邊緣,很大,我們這樣的俘虜被賣的,在鬼城很多?!?p>  “鬼城很遠嗎?”

  “遠!從鬼城我們被賣出去,又被賣了兩次,走了四五十天,才到的‘牛皮’部落。”

  四五十天?貌似很遠,是走的,也不可能是直線距離。也就是說,理論上,鬼城的實際距離并不遠。

  至于說問鬼城有多少人口,還是那句話,這三個俘虜只能說很多,根本不懂用千、萬這樣單位來衡量。

  總之,在他們?nèi)齻€看來,人手超過一百人,在他們看來就是多,一旦幾百、上千那樣的數(shù)量是很多,以前的海部落不也那樣嗎。

  “鬼城,是啥建造的圍墻?”馬躍繼續(xù)問道。

  “木板、樹干……”比劃了半天,馬躍有些失望,盡管木板的分割很麻煩,那所謂的鬼城建造的圍墻也是木制的,就算比自家的樹材圍墻高大漂亮一些,也是木制的不是?

  “有金屬工具嗎?”

  這三個人都不明白金屬是啥,似乎也沒見過銅。當然,他們被抓去鬼城是為了賣人的,又沒在鬼城里干過啥工程的,了解的并不細致。

  沒有金屬,起碼是銅的話,哪里會有鋸?沒有鋸,咋鋸出相對規(guī)整的木板?問號很多,不是這三個人能解答的。

  理論上,四五十天的單程,似乎比牛皮部落去的地方又遠出不少,不知道這次二祭祀他們要探索的是不是鬼城。

  人被大祭司都帶出去了,問出有價值的信息不多,就連鬼城大致的方向都說不清楚。

  不著急,目前的海部落發(fā)展還可以,不急于擴張,一個部落的根基要穩(wěn),不能太膨脹了?,F(xiàn)在的海部落四百多人,壯丁一百七八十人了。人口的結(jié)構(gòu)還算是合理的,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壯丁的人數(shù)比例很重要。

  盡管是窩冬,不耽誤生孩子不是?沒辦法,白天再累,晚上的基本娛樂項目還是要有的。好在,海部落的空床鋪真的很多,一些新生兒和新買來的人不擔心沒地方住。

  新來的人,沒遭到虐待,又被神棍馬躍的大型‘魔術(shù)’震撼了一把,估計,都習慣了被俘做俘虜?shù)慕?jīng)歷,在海部落里的融合節(jié)奏還不錯的。

  如今的海部落已經(jīng)不是當初那個只有十來個壯丁的小部落了,先后買人,內(nèi)部組成成分有些大雜燴了。沒關(guān)系,只要有共同的語言,再加上神棍這基本核心,生活水平還不錯,向心力還是可以的。

  海部落的人等,等級的劃分越來越明顯了。作為神棍的馬躍無疑是老大,第一的位置,有一票否決權(quán);兩個祭祀、三個首領(lǐng)算是集體領(lǐng)導,大小分的不那么明確,這是第二等的;有本事參與狩獵隊的壯丁,必然是第三等的好漢。

  類似種菜的菜和鳥、制造工具的魯和班、煮鹽的波和浪、制陶的黃皮和黑皮這樣的超級技術(shù)人才被馬躍無形中提高了地位,成為第四等的;身體瘦弱的成年男女,沒本事參與狩獵隊圍獵的,是第五等人群;老弱婦孺的地位最差是必然的,是第六等人群。

  原始社會,從來就沒有平等的時候,吃飯分配食物,都先可著首領(lǐng)和壯丁先。只不過,海部落的等級劃分更多一些。

  這也是必然的,能力大小不同,出力不同,待遇,尤其是吃食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沒啥稀奇的。

  當然,這樣的等級劃分也可能是浮動的,瘦弱的成年男女,要是有不錯的飛石、飛槍技術(shù),也可能被狩獵隊接受,稱為第三等人;老弱要是種菜、制陶、打造工具的技術(shù)優(yōu)良,也會成為第四等的人。

  變相的算是一種鼓勵上勁積極性的機制吧。

  對是否是成年人的標準,原始人是看身高的,大致成年人的身高是一米五左右。至于年齡,很多的原始人都不記得自己的年紀。這里也沒有年的說法,類似馬躍這樣的,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十二歲還是十三歲。

  更加沒啥月的劃分,生日之類的更不可能。

  原始人生活條件的巨大限制,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資源的匱乏,壽命是很短的,你能活到三十歲,估計就算是老年了。類似大祭司這樣歲數(shù),估計也就三十多歲,看著都老的很了。吃不飽,又沒啥營養(yǎng),更沒啥醫(yī)療保健的。

  大祭司畢竟是文職人員,對歲月還是留下記憶了,倒是清楚的記得,記憶里,下雪、結(jié)冰輪回了三十次,也就是說,大祭司的年紀最小三十四五歲了。畢竟,剛生出來,那么小,沒啥記憶的嗎。四五歲開始,有清晰的記憶就不錯了。

  馬躍對他說,這就是年。年這個時間單位是很重要的,至于更細致的‘月’、‘日’的劃分,太麻煩了,馬躍也不能分的太清楚,可是,天氣變化很明顯的四季,春夏秋冬,大祭司很快就理解了。

  大祭司理解了,剩下了,就是大祭司盡量跟部落里相對聰明一些的人等灌輸唄,類似兩個祭祀、三個首領(lǐng)先理解了,然后是大部分的狩獵隊的壯丁,然后是第四等的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