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天后。
高遵裕率兵攻打靈州整整十八天而沒有攻下。內藏庫使、忠州刺史彭孫押率兵護送的糧草也被夏兵劫走。此時,天寒地凍,將士們缺衣少食,饑寒交迫,早已精疲力盡,攻城之力大幅下降,但仍在堅持著。
西夏將領們召開會議商議對策。
一人道:“靈州已被圍困十八日,如果靈州城破,我夏危矣,不如稟明太后再多調派精兵前來支援?!?p> 另一人道:“宋賊火力太猛,數月以來我軍傷亡慘重,就算再派精兵,也是杯水車薪,于事無補?!?p> 又一人道:“如今靈州城外宋軍多日沒有糧草供應,加上他們出征時衣衫較少,如今已值寒冬,沒有冬衣御寒,可謂人馬俱疲,饑寒交迫,我們只需再拖上幾日,他們定會退兵。”
“萬一他們不退兵呢,又或者宋軍來援怎么辦?我們人口稀少,持久戰(zhàn)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還是趁此機會,速戰(zhàn)速決,逼其退兵為妙?!?p> “是啊,再這樣耗下去,我們也受不了。馬上年底了,還得盡快了結此事,讓將士們過個好年?!?p>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仁多零丁終于開口道:“此地離黃河很近,不如掘開黃河七級大渠,水漫靈州,以退敵軍?!蔽飨脑邳S河邊修筑了一條七級大渠,旱時儲水,澇時防洪。
此言一出,眾人一片嘩然。
一人指責道:“荒唐!掘開大渠,河水成巨洪之勢,所到之處,村莊盡毀,州縣皆沒。宋軍是淹死了,咱們的百姓呢,要讓他們給宋軍陪葬嗎!”
仁多零丁道:“靈州城墻堅固不一定被淹?!?p> “萬一淹了呢?”
仁多零丁道:“那也沒辦法,欲成大事總要有所犧牲。舍數城可保一國,值得!”
“那也不是這么個犧牲法??!”
仁多零丁道:“數月以來,宋軍的戰(zhàn)斗力是有目共睹的。要不是斷其糧道,使其供給不足,五路大軍早晚踏破我夏國領土?,F在年末將至,宋軍戰(zhàn)斗力不足,正是我們反擊的大好時機。此次若能取勝,大宋受挫,短期內不會再來犯我領土,可保一方安寧。一旦對方補給重新跟上,后果不堪設想。當然,如果你們還有更好的方法逼退宋軍,就當我沒說?!?p> 眾人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仁多零丁見眾人沒有異議,調派民夫在堤壩上挖出了個口,在巨大的水壓沖擊之下,黃河大渠瞬間決堤,河水奔騰不息朝靈州城涌來。環(huán)慶路、涇原路的將士們正在攻城,洪水奔流而至,所有營帳瞬間淹沒在水中。
高遵裕急忙命全軍撤退。大家迅速往高地跑,然而洪水無情,數萬人被卷入水流之中,就此喪命。幸存的宋兵一路逃竄,夏兵見其從最初攻城的三十萬人經過凍死、餓死再到如今淹死,只剩一萬多人,急忙乘勝追擊。高遵裕命任成、俞平率兵抵抗,兩人均戰(zhàn)死。
劉昌祚忽然調轉馬頭,對眾人高呼道:“你們先走,我斷后!”然后拔出長劍,與眾人背道而馳。馬蹄濺起層層水花,飛奔而去。涇原路幸存的將士們見狀也紛紛返回,陪劉昌祚奮力廝殺,掩護高遵裕率領環(huán)慶路撤退。
劉昌祚率領涇原路與夏軍大戰(zhàn)數日,夏兵不敵而撤退。劉昌祚率兵返回韋州。
韋州城中,大宋一萬殘兵爭先恐后入城,又遭夏兵追擊,再度死傷慘重。
另外一邊,李憲率領的熙河路聽聞環(huán)慶、涇原敗狀,也率兵回朝。
宋神宗大怒,下詔:
岷州團練使高遵裕帥涇原、環(huán)慶之師攻取靈州無功,以及不能討殺外援賊黨并節(jié)制涇原,導致軍隊逃跑潰散,降為西上合門使,就差為坊州知州。西上合門使、果州團練使劉昌祚,東上合門使、英州刺史姚麟,戰(zhàn)兵、弓箭手逃跑潰散眾多,各降官三級,并就差為永興軍路鈐轄。內藏庫使、忠州刺史彭孫護送的糧草被夏賊抄劫,不能御敵,導致軍隊糧食缺乏,降為東頭供奉官、熙河路準備差使,尋添差金州監(jiān)當,令涇原路差人監(jiān)伴前去。
此時已元豐四年十二月,隨著這一年的結束,大宋五路伐夏之戰(zhàn)也迎來了他的終結,只不過是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