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蕭瑟,日頭簡短,距離給蘇雙和張世平寫信已過去五六日的時光,劉備家中的田地已經搶收完畢,看著糧倉糧食堆積,劉備有些吃驚。
要知道今年鄉(xiāng)里受到兵禍,田地無人侍弄,還能達到畝產三石,百畝良田這一季獲得三百石糧食,要知道正常一家三口,一年口糧的也就六十石。如若粥飯摻雜,一年三十石的糧就夠一家三口吃食。
這么多的糧食堆積在家中,劉備心中并無喜色。以前家中無田,并無知曉畝產能有多少。以前還倒是朝廷賦稅嚴重,才導致民不聊生。
現在看著家中糧倉,劉備發(fā)現以前還是想的太過簡單了。
要知道今年還是受到兵災,這才只有三百石糧,要是平年光靠家中的百畝良田,便能有將近一千石的糧食收成。這還是一年兩種,要知道在漢末可是有四種五貨的說法。
現在田賦是十五稅一,一千石糧需要繳納六十六石的賦稅。家中凈得九百四十百石。哪怕是加上算賦,光靠產糧,只要不荒廢田地,一年耕種下來,家中也會有余錢。
現在算賦孩童一歲—十四歲,年二十錢,十五歲—五十六歲,年一百二十錢。
現在年景還不算好,各地偶有旱災,但糧價也不過是百錢一石而已。哪怕貧民家有田地十畝,哪怕是下等田地,畝產也有將近二石。
一年耕種下來收貨四十石糧,拋去各種賦稅也有三十六七石左右的糧。也足夠一家老少一年吃食。
這般算下來,只要不是連續(xù)兩三年的全國大幅度遭遇災害,糧價浮動不會變化太大。再者說一遇災害,各地太守還會開倉方糧,并且還會提供來年耕種的種子,怎么還能置賣田地,淪為流民,變成佃戶呢?
朝廷也不會錢糧短缺。劉備越想,心中越是堵得慌。也越發(fā)覺得現在的世道變得十分荒謬,朝廷有錢糧,百姓家中亦有存糧,世道怎么會變成這樣?
雖說世家,豪強,家中田地皆因是賞賜,不用繳納賦稅,但祖上浴血打拼,蒙蔽子孫后代,這本就是應該之事。
可是諾達的一個國家,也不會缺少這世家的一點點賦稅,就變成這樣吧。
年僅七歲的劉備,還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雖說有莫名的記憶,讓其少年老成。可是很多東西,不曾親身見聞,是不會知道的。
劉備站在糧庫尋思了許久,面露沉重,隨后來到后院,看到母親說道:“阿母,想搭設粥鋪,接濟流民,不知可否?”
“我兒,為何有此想法?”母親聽完,面帶疑惑的道。
“家中糧食頗豐,自家豐衣足食,可今年世道破亂,一想到還有許多人會熬不過這個冬天,孩兒心中便堵得慌?!眲潇F眼朦朧的看著母親,聲音低沉的說道。
“善,如此便依你吧?!蹦赣H見狀,眉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道。
“謝謝母親支持,孩兒這便去辦!”劉備聽到母親同意,頗為高興的道。
離開后院,來到書房,查人去吧譚管家找來。
“譚老,我想搭設粥鋪,接濟流民。糧倉的存量,你留下家中口糧,和種子,用以來年春種,其余皆可用于接濟流民?!眲湟姷焦芗业絹恚Z氣十分嚴肅的道。
“家主仁德,此事老奴必回親自操辦,保證無一絲差錯!”譚管家聽完,嚴重含著淚水,跪身拜謝道。
譚管家年長,經歷之事諸多,加之今年有逃難至此,從未見過地主豪強,主動接濟流民,并且不收回報的。
因此譚管家,聽完劉備的話語,老淚縱橫。
“譚老,快快請起,此事交予你辦理,我十分放心的?!眲湟姶?,連忙扶起譚管家說道。
“家中,此事還請家主去村中借一些護衛(wèi)之人,好以維護施粥秩序!”譚管家擦了一下眼淚,尋思了一下道。
“譚老言之有理,我這邊去尋找三叔?!眲渎犕挈c了點頭道。隨后邊去尋找三叔。譚管家也開始找人于村外道路上搭建粥蓬。
劉備見到三叔劉子敬,把施粥一事說與他聽,三叔聽后當即答應道:“此事便交于我了,我會親自帶人過去!”
劉備大喜,拜謝道:“如此,多謝三叔!”
粥蓬很快的搭建完畢,三叔也帶著人巡查,因樓桑距離縣城很近,過往多有流民。見到有人施粥,眾人一哄而上,不過因有三叔維護,很快的就變得秩序井然。
偶有好信者,上前打聽,也知道這是樓桑一七歲家主劉備,因不忍流民饑寒交迫,雖不能搭建住所,是以只好施粥,眾人得知后,皆言其仁德。
也因此劉備仁德之名慢慢流傳。
涿郡太守聽聞此事,層言道:“身為一郡太守,吾不及也?!毖援吔M織郡中大戶,皆以開倉方糧,救濟難民。此乃后話。
劉備看著粥蓬搭好,秩序亦是十分有序,這才返回家中,查看床墊制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