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柳絲無力燕雙妃

第二十六章 沒后悔藥吃

柳絲無力燕雙妃 蔥油炒面 2019 2020-03-06 16:54:16

  燕王朱棣的三位小殿下就這么留在了京師徐府中,徐增壽不敢怠慢,妥善安排好三位小殿下的生活起居。

  只因馬皇后有命,柳絲絲也不得不細(xì)心照料三位小殿下。時間一久,柳絲絲與三位小殿下的關(guān)系越來越融洽。

  這一日,鄭和出門回來后,柳絲絲支開了所有人。

  鄭和密報柳絲絲道:“柳小姐,燕王的三位小殿下進(jìn)京,確實(shí)不是道衍法師的安排?!?p>  柳絲絲頗感意外,她沉吟了一下道:“燕王雄才大略,絕不是甘做一藩王之人。他莫不是也怕引起皇上的懷疑,這才把三位小殿下送來京師以作人質(zhì)?”

  鄭和低聲道:“柳小姐說得極是,道衍法師已經(jīng)差人秘密告知我了。燕王要送三位小殿下進(jìn)京,道衍法師曾竭力反對,可燕王心意已決,道衍法師也無可奈何?!?p>  柳絲絲驚訝地道:“燕王一貫倚重道衍法師,這次如何不聽道衍法師之嫌?莫非燕王果真沒有王者之心,只求安穩(wěn)做一個王爺?”

  鄭和猶豫了老大一會兒,在柳絲絲的追問下,鄭和才不得不說道:“柳小姐,據(jù)小的了解,燕王雖然對太祖皇帝立他為儲君大有意見,可燕王對大明忠心耿耿,只想做一藩王為大明守好邊疆。”

  柳絲絲哼了一聲道:“鄭和,你沒和我說實(shí)話!如果燕王真的沒有反意,那他如何敢專制沒奉詔偷偷前來京師?且又在回京路上又特意去了一趟中都鳳陽?”

  鄭和一時語塞,搖了搖頭道:“柳小姐,燕王可能是因?yàn)槟悴湃サ镍P陽吧!至于燕王為什么私來京師,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忠于燕王,不敢過問皇家之事?!?p>  柳絲絲沉吟道:“此事,必和那個老奸巨滑的道衍法師有關(guān)。你說,他一個和尚,卻這般工于心計(jì),介于世俗之事,到底又是為了什么?”

  鄭和表情即為尷尬,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柳絲絲想了一下道:“道衍是奉太祖皇帝詔命出任僧官的,可他俗心不死,又嫌僧官職位不高,更兼自認(rèn)諸葛孔明,胸中有雄兵百萬,卻無用無之地……”

  她突然問鄭和道:“鄭和,皇后娘娘帶三位小殿下來徐府,到底是誰的主意?方孝孺方大人從始至終沒有露面,是不是他在背后搗鬼?”

  鄭和“嗯”了一聲道:“小的開始也不清楚,只是今日道衍法師的密使見了在下后,在下在知道了原委?!?p>  他沉吟了一下道:“道衍法師開始也沒弄明白方孝孺方大人為什么要這么做!方大人本是奉勸皇太孫去海島上尋柳小姐的,卻為何忽然對柳小姐不聞不問,且又慫恿皇后娘娘帶小殿下來徐府。”

  柳絲絲打斷他話道:“鄭和,果然是方孝孺的主意,那我心中也已經(jīng)有數(shù)了?!?p>  鄭和驚訝地看著柳絲絲,柳絲絲想了好久才緩緩道:“方孝孺派人前去海島尋找我,那時皇上還沒即位,只是皇太孫。”

  “方孝孺是皇太孫的師傅,皇太孫一切由他拿主意,那方孝孺自然得竭力輔助皇太孫。方孝孺也深知太祖皇帝的兒子們都被封作了藩王,不僅有自己的領(lǐng)地,還手握重兵。方孝孺定是害怕太祖皇帝百年之后,在外的藩王們心中不服,覬覦京師的龍椅而起兵謀反?!?p>  鄭和聽得睜大了眼睛,柳絲絲心中未免有些得意。從鄭和的神色中,她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沒有錯,這些道理,定是鄭和也聽遠(yuǎn)在燕京的道衍法師說起過。

  她心中很清楚了,以前的方孝孺害怕藩王們造反,所以要利用開國第一功臣徐達(dá)的聲望來鎮(zhèn)住藩王們。

  她雖然并不是真的徐達(dá)的女兒,卻陰差陽錯被道衍法師利用。方孝孺雖然不知情,可也想利用柳絲絲,可惜,他的一切都慢了道衍法師半拍,遠(yuǎn)非道衍法師的對手。

  太祖皇帝駕崩,皇太孫朱允文順利繼位。天下一片太平,各路藩王也是冰不動水不響,方孝孺懸著的心才稍稍安定。

  柳絲絲在徐府這些日子,常和徐增壽閑聊朝野之事,已經(jīng)得知,諸跑藩王之中,只有鎮(zhèn)守燕京的燕王朱棣才是實(shí)力最強(qiáng)勁的,也是方孝孺最擔(dān)心的一位藩王。

  方孝孺看到諸路藩王雖然暫時沒什么動靜,可他害怕一于燕王挑起事,各路藩王響應(yīng),那建文帝可就遭遇大麻煩了。

  更讓他尷尬的是,當(dāng)初想利用的柳絲絲的身份現(xiàn)在成了燙手山芋。

  據(jù)鄭和說,被道衍法師在朝廷和后宮買通的人秘密匯報,新繼位的建文帝朱允文,對柳絲絲仍是念念不忘,多次想要接進(jìn)宮中,全都被方孝孺苦苦勸阻。

  方孝孺害怕什么?那自然是柳絲絲特殊的身份。

  柳絲絲為徐達(dá)之女,皇帝當(dāng)然可以不管那么多迎進(jìn)宮納為妃??墒?,徐達(dá)另外三個女兒已經(jīng)都是王妃了,何況大女兒更是燕王朱棣的妃子。

  皇帝雖然是九五至尊,可大明以儒法治天下,圣人的言行可不能違得太出格。

  要是皇帝納柳絲絲為妃,朱棣等藩王必然興風(fēng)作浪?;实劭墒沁@些藩王的侄兒,藩王們又先納徐達(dá)之女為妃,要是建文帝再納柳絲絲為妃,那豈不是亂了人倫綱常嗎?

  就算藩王們不吭聲,此事就足夠讓天下文人士子們詬病的,在鄉(xiāng)野村夫手里,那更是貽笑大方的大糗事。

  天下臣民如有非議,此刻眾藩王豎起反旗,斥責(zé)建文帝為昏君,那形勢可對建文帝大為不利了。

  更何況,建文帝朱允文一貫以仁孝標(biāo)謗自己,而他的師傅方孝孺更是天下儒學(xué)之首,豈能做出這等齷齪之事?

  柳絲絲心中雪亮,方孝孺對于當(dāng)初去海島迎接柳絲絲之事,定是悔青了腸子。

  方孝孺又不敢對柳絲絲怎么樣,畢竟柳絲絲此刻住在了徐府,他方孝孺那是絕對沒膽子敢動的。

  柳絲絲如出什么意外,藩王們必大作文章。功臣之女被害,要是追查源頭查到了方孝孺頭上,建文帝也保不了方孝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