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大隋的萬界遠征

第20章 日新月異(一)

大隋的萬界遠征 溫茶米酒 2053 2020-03-05 19:47:23

  車簾一直掀著,隨著車駕的前進,楊廣跟那些跪著的商人的距離拉近又拉遠,隊伍進城之后,入眼的又是一片跪著的人。

  因為楊廣早有交代,不要在這里停留多浪費時間,所以這里的官員沒有擺出太多繁雜的迎接陣仗,只是把城中的百姓們都召集起來,跪伏在主干道兩邊,成千上萬的人學著幾個官吏的呼喊聲,山呼叩拜。

  一眼望去,除了正在前進的隊伍之外,看不到一個站著的。

  皇帝的儀仗,行走的速度當然不會是策馬狂奔那樣,向前走了有一刻鐘之后才走到這座城市主干道的一半,整個過程中,后方已經(jīng)被路過的那些人沒有一個站起來,前方跪了不知道多久的人,在看見皇帝儀仗靠近的時候就更加瑟縮的低下頭,并攏雙手雙腿,收膝收腹。

  這里的人大多數(shù)應該是把家里最整潔的衣裳翻出來穿了,雖然大多漿洗的有些發(fā)白,但好歹在明面上看不到太多補丁,真有那種家里一件沒補丁衣服都找不出來的,就會跪在稍微后面一點的地方,借助前面人的身體遮掩自己。

  這些競相團縮的人們,看在楊廣的眼里,忽然覺得,不太像人。

  他神情變得有些低沉,掀起的車簾被兩根手指夾著,繃緊。

  楊廣自從穿越以來,最多的時間待在洛陽紫微城,如果去西苑也是大張旗鼓穩(wěn)坐車上,洛陽多是達官顯貴,道旁百姓見了車駕行禮也有些從容,本次出行多走水路,或者因為想著佛門和宋閥的事情,要刻意控制速度在最后一日提早到達,所以多在山野間穿行,且沒有分心關注多少路邊的景象。

  他忽略了原本暴君楊廣記憶中跟朝政無關的東西,所見到的人又大多身份不凡,連宮里的太監(jiān)宮女行禮都自有規(guī)度,不會動不動就下跪,以至于他忘了,這個時代雖然不是某個連大臣都要自稱奴才的時代,但面對上位者能有自尊的也多半是出身自門閥世家,最少也是鄉(xiāng)紳,真正占了世間多數(shù)的百姓,終究會在接觸富貴者時自認卑賤,自己先把尊嚴踩到污泥里面,生怕被看見。

  怕被別人看見,自己也看不見。

  韋公公見楊廣一直掀著車簾,面上仿佛有些不愉,便說道:“陛下,是這些百姓衣衫不潔,太過礙眼嗎,是否要派人驅(qū)散?”

  “不必了……”

  楊廣眉目舒展開來,雖然不再笑,但也并不陰沉憂愁。

  好好看過了這些場景,他才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的某些東西讓他有多不習慣。

  畢竟,他從小生活的那個環(huán)境跟這個地方的差別太大了。就算階級隨世而存,不可能完全消失,但他真正出生成長的地方,在二十一世紀的那個國家,至少是人人都知道了“平等”這兩個字,人人都明白了互相尊重是公德。

  至少,那個地方的人在敬畏之前,會先了解對方為何值得敬畏。而不是這樣連相貌、名字、身份都完全不清楚,只因看見就跪伏。

  不習慣就不舒服,覺得不舒服的就要改變,這是最簡單的思維,憂愁無用,低沉無用。

  楊廣放下了車簾,不再去看,在車內(nèi)坐姿平穩(wěn),緩聲道:“之后的行程改成來時的路線吧?!?p>  車外有人應聲。

  這樣的大環(huán)境,皇帝如果特地下令,讓人不必跪著,未必是件好事,暫且避開就是了。

  不過,要改變,不是只改變自己看到的,而是要改變整個大隋,這需要找到問題癥結(jié),應以新的策略。

  楊廣陷入沉思之中。

  如此嚴重的階級劃分,最大的原因是百姓本身能力的差距,更大的原因是各階層的固化。

  就是說這些種田的人只想著種田,不知道去學習新的知識,絕大多數(shù)的人沒有開拓進取的動力,因為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就算是讀書識字,最多也只是做一些小買賣或者為商人服務,混到最好也就是成為大戶人家的幕僚,而且因為學的東西多,知道的東西多,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惹禍上身,所能夠得到的跟投入的根本不成正比。

  當然也會有一些出類拔萃的人,在這樣的社會擺脫原本的出身向上爬,但是很困難,數(shù)量也很少。

  楊廣要改變讓他看的不順眼的這些事情,首先就要給那些百姓一個動力。他思考過后,想到的首要之事,是改變現(xiàn)有的科舉制度。

  如今大隋雖然已經(jīng)應用了科舉制度,但是每州貢士等,仍然是需要由官員舉薦,雖然不必一定是出自于士族世家,卻也遠遠不是尋常人可以獲取的機會。如果改成懷碟自投即可參與,就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機會。

  而且當今天下,武風盛行,相比于文史知識,鄉(xiāng)野百姓其實更容易學得一些拳腳武功,科舉之中應該也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楊廣思索著這些東西,又想到如今朝中的大臣都出自于高門,他想推行改革之后的科舉制度,完全可以強硬推行,但是推行之后,為了防止搗亂,也得要有人手可用于去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

  ‘唔。我所能夠調(diào)動的,跟士族高門聯(lián)系最少的就是魔門了?!瘲顝V想著。

  魔門因為受到主流打壓,暗中流傳,只得將更多的勢力投于民間,而且因為兩派六道的各自勢力劃分,基本都是民間百業(yè),比如男性女性的服務業(yè)、絲綢商人、藥商等,雖說不能直接成為考官之流,但從其中選取一些精英作為監(jiān)督者的話,應該是可以的。

  楊廣做事毫不拖泥帶水,他既然想要做這些事情,還沒有回到洛陽,就已經(jīng)從車船之上把一些命令發(fā)了回去,盡快地昭告天下。

  而在同時,石之軒也被派離開,去往揚州跟宇文化及合力,加速謀劃魔門的統(tǒng)一和整頓。

  當皇帝再次回到洛陽的時候,關于科舉的改制已經(jīng)有消息流出,當日就有十幾名官員聯(lián)合上諫,阻止此事,當日即遭罷官入獄。

  數(shù)日之間連續(xù)有三批官員因為此事被打下牢獄并判處極刑之后,百官噤聲。

  即日,科舉改制,詔告世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