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口渴的時候我最喜歡喝的就是茶,比如---菊花茶,碧螺春,普洱茶,龍井茶……
而老人們就不同了,他們喜歡喝雞蛋醪糟紅糖茶。
聽起來哈喇子忍不住流淌三千尺了。
(一)特別的茶
雞蛋紅糖醪糟做法簡單,忌諱的就是準確把握火候,偶爾我也會自己動手做。
不知道你們地方的習俗是不是下面相同的做法。
食材:一鍋清水,雞蛋,醪糟,糍粑,紅糖,干凈的碗。
首先洗凈鐵鍋,按人喜好適量燒一鍋開水,按人比例打幾個荷包蛋在開水里煮一陣,差不多把糍粑用刀切成相同大小形狀的條塊,然后把所有條塊放在鍋里煮,做好這些馬上把紅糖放在砧板上切片(紅糖切片易于融化,糍粑不能煮太久,煮久了糍粑就散了變成一鍋粥,紅糖可多可少按喜好而定;可以用白糖,但沒有紅糖有味道,建議還是紅糖好。),用鍋鏟在鍋里輕輕鏟幾下(防止落底的糍粑沾熱就黏鍋),等糍粑從鍋底漂浮到水面,快速的全盛在碗里(糍粑不能繼續(xù)加溫了),最后大功造成---一碗可口誘人又甜又香的雞蛋醪糟出鍋了。
哎!你別提,我為什么要寫這么多,只因有個緣故---我家的大胃王愛吃。
一次,我忘記把廚房的門關好就去急匆匆上樓去晾衣服,等差不多回到廚房準備吃雞蛋醪糟茶時,眼前的一幕可以夸張地說,觸目驚心。
灶臺上什么都沒有,一片狼藉。
湯汁撒滿一灶臺一地上,半邊還有個裝雞蛋醪糟茶的細碗斜斜的倚在墻邊,估計是滾落過去的。
而罪魁禍首呢,起初正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趴在門邊吐氣,估計是偷吃雞蛋醪糟茶被燙著吃熱了。
看到我發(fā)怒,有一股山雨欲來的陣勢,還沒等我揪住團子,團子機靈的站起來一抖身,一溜煙朝著屋外逃了,很快就沒影兒了。
真對家里的吃貨沒轍了。
最后只得蹲下腳默默的收拾屋子。
(二)碧螺春,綠鄉(xiāng)村
我不夸自己的家鄉(xiāng)多美,但我肯定的告訴你,我的故鄉(xiāng)是個純凈的天然氧吧,沒有紙醉金迷,沒有郊區(qū)喧鬧,寧靜,自然。
我不記得自己從哪個時候開始喜歡喝碧螺春,應該有好幾年了。
小時候家人對茉莉花,毛尖茶愛不釋手,理直氣壯的說是去火的。
可我一點都不喜歡。很苦很苦。
我喜歡碧螺春無外呼兩種:一是淡淡的苦,有味。另一個是喜歡碧螺春茶葉在開水的沖泡下起起浮浮如人生,淡綠的茶水是我向往的天然色彩。
我有很多次泡茶總會忘記好好放著,我最愛把茶杯放在茶幾上去干別的,以至于最后每次氣的發(fā)狂,無可奈何。
有次,在外干農活的外婆叫我?guī)兔c種子,就是外婆用鋤頭挖小窩土,我把種子按數(shù)量扔在小窩里,最后外婆用鋤頭勾一點小窩旁邊的浮土蓋在種子小窩上。
就幾個時間哪,等我回去想起泡的茶差不多可以喝的時候,我在茶幾邊看到的茶杯另一面氣憤填膺。
茶杯里的茶不見了,茶杯底只有片片發(fā)脹的深褐色茶葉。
我不知道是哪個家伙干的,只得忍氣吞聲重新泡茶。
有了一次前車之鑒,第二次想喝我的茶可沒那么容易了,重新泡茶我一邊得意的響,事實證明,結果,我又失撤了。
我守在茶幾不遠處的沙發(fā)上看電子書,一邊觀察茶杯的動靜。
不一會兒,一個大大的黃色的影子輕腳輕手在我的視線里出現(xiàn)。
沒錯,是團子,我假裝看書,團子以為我沒看見就舉起兩只爪子趴在茶幾茶杯旁,腦袋湊近茶杯就開始喝起茶來。
以為我沒發(fā)現(xiàn),舌頭舔茶水“咕嚕咕嚕”的聲音早就出賣它了。
就在我準備看團子接下來還要做什么的興趣,是討好我還是假裝什么都不知道的猜測時,令我啞然的是,團子喝完茶居然搖著尾巴出門了。
這真的是前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令人震驚的消息呀---我家團子愛喝茶。
----------
有木有感覺團子胃口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