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常年在鹿鳴山上打獵的獵戶,他們對自然比這些臨時流竄的賊寇要熟悉這些山路,很快便帶領(lǐng)著曹操一行人馬沿著一條隱蔽的山道上到了一個可以直視賊寇營柵的位置。
在得到了作為謝禮的三十枚銅錢后,二人先行離開,剩下的,就看曹操的了。
眼下正值初夏,正是樹木蔥蘢的時候,樹木投下的陰影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庇護,賊寇的瞭望手到現(xiàn)在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
時間過得很快,但曹操仍然沒有發(fā)動進攻的意思,他在閉目凝思。緊皺的眉頭告訴這些士兵他沒有睡著。
太陽升上了一天中最高的地方,炙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士兵們由于身在陰涼處,倒是沒感覺多熱,但空曠地的賊寇們可是忍不住了,他們紛紛走進營房,打算吃飯了。
曹操睜開了雙眼,看著賊寇毫無防備的大門,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憋了半天的士兵們得到了號令之后,如撲食猛虎一般沖向了對面的營柵,流寇們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甚至他們筷子都還沒有拿起來,明晃晃的鋼刀就架在了脖子上。整場戰(zhàn)斗就這樣干凈利落的結(jié)束了,用時不到一柱香,整座營柵兩百五十四名賊寇就被控制住了。
不巧的是,出現(xiàn)了一次流血沖突,原因是這幫賊寇的副首領(lǐng)不肯乖乖束手就擒,于是一名士兵給了他一個終身難忘的紀念——一只耳朵被割了下來。
疼得直吸冷氣的彭建被押進了大廳,正把玩著一把刀的曹操看了他一眼,“姓甚名誰,為何落草為寇,可曾殺過良善百姓,如果殺過,就不用回答了?!?p> 彭建跪倒在地,嘴角哆嗦著,“卑下彭建,只因家中過活不下去,故來此為寇,倒是未殺過一名百姓,卑下所殺,都是官吏,魚肉百姓之輩?!辈懿賹⒌斗帕讼聛?,“如此,倒是不好殺得,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等帶你見過城主,屆時再做處理?!薄岸嘀x將軍不殺之恩!”
正在曹操等待士兵搬運營柵里的物資的時候,忽然一名士兵將一名青年男子帶了上來。
見了曹操,青年男子便將左手向胸前一橫,曹操一驚,這是大漢軍中軍禮,通常只有百夫長有資格行此禮,若是士兵,則只是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青年男子昂首道:“某家皇普嵩,昔日大漢龍驍軍中偏校,敢問閣下,乃是何人?”
曹操答道:“大漢龍騎軍鐵甲騎三等校尉!”聞言,皇普嵩不屑道“三等校尉,可敢與某家比試一番?”“正有此意!”
皇普嵩手持鋼鞭,曹操手拿七星刀,兩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如何不爆發(fā)出一場龍爭虎斗。
這一番廝殺,直殺到日頭偏西之際,兩人方才罷手。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曹操咧嘴笑道“龍驍軍偏校,不過如此嘛?!被势蔗砸膊换卦?,徑直提了鋼鞭就要下山,“你去哪?”曹操凜然一驚,“某家自然是去拜見你家主公,還能去哪兒?!闭f罷,大笑下山。
曹操一行,帶著戰(zhàn)利品,總算是在月上中天之際回到了城池。
一回到城池,他們便受了百姓熱烈的歡迎。等百姓一一散去后,劉昭看著皇普嵩,有些不解,皇普嵩也不忸怩,直接單膝跪下,“末將皇普嵩,叩見主公!”
“將軍請起!”劉昭自然是大喜,他正愁手下沒有足夠的人手,老天就給他送來一個,如何不喜。
接下來自然是一夜促膝長談,皇普嵩徹底被劉昭折服了。尤其是劉昭對于天下大勢的見解,讓皇普嵩頓覺撥云霧而見青天。
一夜長談,常年習(xí)武的皇普嵩自然是不覺得如何勞累,但劉昭顯然是遭不住了,腦殼往后一仰就睡了過去。
輕手輕腳退出劉昭房間后,皇普嵩看著一直等在外面的曹操,有些疑惑。曹操笑道“走吧,去吃飯,吃了飯,帶你去征兵?!?p> 一路無話。
等曹操豎起了招兵旗,并且拿出了劉昭親自蓋章的征兵告示后,就有青年慢慢靠近了。他們不識字,只能聽一位塾師講解著上面的內(nèi)容,無非是當(dāng)兵有什么好處,每個月可以領(lǐng)多少軍餉的事。
這些曹操看來雞毛蒜皮的事,在他們看來卻是天一般大的事,畢竟,當(dāng)兵就要流血,甚至可能掉腦袋,如果沒有足夠的保險,誰愿意當(dāng)兵啊。
抱著這樣的想法,過了半天,也就才十幾個人站在了那桿招兵旗的下面,這讓皇普嵩的臉色很不好看,于是他只得加大了嗓門,但就是這般,攏共也就才招了三十個人。
但征兵本來就是個極考驗人的不要命決心的事情,所以,過了半個月,皇普嵩才招募到了和曹操一樣多的士兵。
但這群嘻嘻哈哈的青年人并不能稱為士兵,在曹操看來,從他的部隊中隨便挑出一名士兵,不拿武器,都能夠戰(zhàn)勝十倍以上的新兵。
這就是大漢龍騎軍的底氣,雖然他們現(xiàn)在是步兵,但一身馬攻步戰(zhàn)的本事卻是非一般人能及。
至于那個彭建,劉昭發(fā)現(xiàn)此人是個修造兵器的人才,會造刀劍,,甚至簡陋一些的攻城器械都會造,先前那把簡陋的攻城錘就是他的作品。
亂世之中,任何有用的人都要充分的加以利用,不能浪費。
于是,劉昭很大方的給了彭建一個軍械匠的職務(wù),負責(zé)修造兵器,他日還有可能再行升賞。僅此一項,便讓彭建感激涕零。
亂世啊,自己能夠掌握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哇。
這是劉昭內(nèi)心最深切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