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想修行?當學霸!
在看到這篇功法之后,修行室內(nèi)傳來此起彼伏的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很顯然大家對于彼此修行路上即將遇到的一個障礙有點信心不足,要是連教材都看不懂,還何論乎修行呢?
孫守青倒是對于此時學生們的反應見怪不怪,除非已經(jīng)有人提前教授,否則在接觸修行之前,大家都以為修行只是單純地練氣打坐,積累靈能然后突破進入高能級。
在靈能沉寂的年代里,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才能修行,導致很多修行的法門都是經(jīng)驗主義的不準確的摸索。
但是等到靈能徹底,修行并不再太過艱難,引入了科學的研究方法之后,修行開始更加專業(yè)化,而為了精確付出的代價,那就是需要更多的前置知識了。
“修行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這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責任。”孫守青抬高了音量,再次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但是今天作為開學第一課,我們先學習最簡單但也是最基礎的內(nèi)容——周天。
所謂周天,那是從古代文化中汲取到的一個詞匯,用更加現(xiàn)代一點的術(shù)語,那就是靈能的體內(nèi)循環(huán)?!?p> 雖然之前拉七雜八地講了很多,但是現(xiàn)在孫守青講得才是真正的重點,安云君不由得開始認真聽講起來。
“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靈能在我們體內(nèi)的載體是什么?修行者吸收天地間的靈能,但是這些靈能被吸收到身體之后,究竟藏到了什么地方呢?
古代人用一些玄而又玄的概念來描述,比如丹田、紫府、泥丸、神臺……但是我們的身體內(nèi)部并沒有因為修行而多出來一部分空間來儲存靈能,不然修行者豈不是各個都會大著肚子,然后比較誰的肚子大,誰的境界就越高?”
臺下有人發(fā)出輕笑,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元嬰就真的很形象了。
“現(xiàn)代生物科學告訴我們,靈能在人體內(nèi)部的存儲單元,是細胞內(nèi)部的一個叫做晶核體的細胞器。靈能通過呼吸系統(tǒng)和表皮實現(xiàn)從外界到體內(nèi)的富集,而這些靈能最終就會存儲在人體的一個個小小細胞中。
富集靈能的細胞越多,單個細胞中晶核體占比越大,一個靈能者的能級也便越高。
而當單個細胞中晶核體的占比超過一定比重(大概在10%-20%之間),就會發(fā)生一種生物學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細胞靈能化,也就是晶核體會逐漸取代細胞中其他細胞器的功能,例如線粒體、高爾基體、中心體等等,一直到最重要的細胞核都被晶核體取代。
如果多個靈能化細胞聚集在同一個部位,直到肉眼可見,那么我們就把這個位置的靈能細胞群稱為靈晶,而這正是修行者進入第七能級的標志之一。
當然對于其中的內(nèi)在生物學機理我們尚未搞清楚,甚至可以說,在涉及到靈能的所有學科,我們?nèi)匀辉诨诮?jīng)驗主義的摸索階段。
而這樣的科學研究,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靈能者的加入?!?p> 安云君注意到,當孫守青提及科研的時候,特別看向了六班所在的比較靠后的位置。其實搞搞科研也不失為是一個很好的出路,特別是對于那些終生都無望突破到高能級的修行者們而言。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安云君在想這些的時候自動把自己剔除了出去,一點都沒有身為低天賦者的自覺。
“所以,現(xiàn)在我們應該知道,修行,就是把靈能存儲到細胞中的過程。但是由此就產(chǎn)生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靈能是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個細胞中,使得身體各個器官同步發(fā)展呢;還是先側(cè)重于某個系統(tǒng)或者器官,使得一部分細胞先行靈能化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功法就應運而生了。
大家拿到的這篇青云筑基篇,它的解題思路是在修行的前期,先平均地使得每一個細胞都存儲靈能。到了中后期之后,再去換別的功法,著重修煉某個或某幾個人體系統(tǒng)。
簡單的來講,青云筑基篇就是一個打底子的功法。
不管之后是繼續(xù)修煉注重運動系統(tǒng)的煉體功法,還是注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玄修功法,青云筑基篇都可以比較好的銜接上去。”
孫守青一邊說著,一邊將青云筑基篇的文檔翻到了第66頁,所有人全視系統(tǒng)的視界中都出現(xiàn)了一副彩色的三維人體圖,其中著重標出了血液循環(huán)體統(tǒng)。
“青云筑基篇中所謂的周天,就是指靈能跟著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身體各處循環(huán)一圈的過程。
對于正常人而言,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大概在20秒到1分鐘之間,這個速度同時會隨著不同時間不同血液量而發(fā)生改變。
進入我們身體的靈能也將跟著血細胞以相似的速度進行全身循環(huán),而在這個過程中,修行者就必須控制著靈能完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到細胞之間的流動。
如果不加以控制,靈能完成這個從血液到細胞的流通過程,效率是非常低的,平均而言,每一次循環(huán)靈能的吸收效率大概在0.5%到2%之間。
而按照青云筑基篇完成周天循環(huán),靈能的吸收效率大概可以提升到20%以上。
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率,就必須全身心地引導靈能。
第一步,降低靈能的循環(huán)速度,這個速度視每個人的情況而定,大體的建議是,能夠跟得上靈能在主動脈和次級動脈分支中流動速度,然后在減速一半,這樣的速度作為靈能循環(huán)速度。
在青云筑基篇的第四章第一節(jié),已經(jīng)用三維透視圖標出了靈能循環(huán)中涉及到動脈和靜脈的主要分支,對于你們而言,只要熟悉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左右髂總動脈那一級就可以了,接下來的各個分支和屬支我們會在之后的修行課上慢慢熟悉的。
好了,我相信大家對于修行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來試試看!”
當時安云君唯一的想法是神tm試試看。
感覺好像是老師剛剛教會你1+1=2,1+2=3,就讓你解一個微分方程,還加了一句充滿鼓勵的話語:試試看!
光是看著那副身體動脈靜脈分支概括圖,上面那么多不會讀的字就已經(jīng)夠絕望了好吧!
我學渣,不修了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