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熱血少年
終于干掉了,張云凡松了口氣,把兄妹倆的繩子解了,二人感激萬分,跪倒在地:“多謝壯士相救!”
張云凡哈哈大笑,學(xué)電視劇的樣,把二人扶起,字正腔圓回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我江湖人士份內(nèi)之事,兩位不必言謝!”
“大俠尊姓大名?”少年急忙叫住他。
一句“大俠”叫得張云凡心花怒放,“某張云凡也!你們叫什么?”
小女孩道:“大俠好厲害,我叫朱云召,皇父賜我昭仁……”
“阿妹,你怎么又犯糊涂了,上次玩的皮影戲怎么當(dāng)真了?”少年出聲制止。
小女孩道:“阿哥,張大俠不是壞人……”
少年急了,怒斥道:“我叫你別當(dāng)真,怎么還當(dāng)真?你叫朱云妹,我們是附近獵戶子女,出山迷了路才遭強人所劫!”
看著張云凡一臉疑惑,少年故作沉穩(wěn)道:“張大俠見笑了,我阿妹入戲太深,一時間難于自我,救命之恩慈烺銘感五內(nèi),今日還要事,我們暫且別過!”
張云凡一怔:“姓朱名慈烺?當(dāng)今太子?你也是入戲太深?”
少年這才意識到自己口誤,不再否認(rèn),負(fù)手而立:“不錯,我們就是當(dāng)今太子和公主,在某些人眼里奇貨可居,也可以是一頓上好的美食,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吧!”
這三日中,張云凡搞清楚了時間,現(xiàn)在是1645年二月下旬,崇禎已經(jīng)歪脖子樹上吊死,京師被大順軍攻破,準(zhǔn)確地說,大順軍也已敗退湖北,建奴入關(guān),以席卷之勢南下。崇禎的族兄朱由崧于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
按照歷史進程,距離小朝廷覆滅還有兩月,崇禎長子朱慈烺從闖王軍中逃出來,避入南京城。宗族等級關(guān)系,朱由崧本該退位讓賢,但朱慈烺被其以冒名頂替的罪名拿下入獄,這是歷史上著名的太子案。
張云凡對這位太子殿下心生同情,無奈人家拒千里之外,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
“二位,我對人肉不感興趣,快要開晚飯了,我就不留你們了!”說著張云凡取出先前剝好皮的野兔,這里有現(xiàn)成的火鍋,拿起那把柴刀,一塊塊剁碎,放到鍋里涮起來。
很快一股濃郁的帶著蔥花味的肉香充斥整個小廟。
這可是純真的野味,而不是暴民們那些令人作嘔的肉食,看得二位皇家子弟饑腸轆轆,腹鳴如潮。
朱云召已經(jīng)挪不開步了,拉著朱慈烺的手小聲道:“皇兄,就算他是壞人,他有食物不可能吃我們,不如我們向他買一點吧?”
朱慈烺艱難地挪動嘴:“為兄沒有銀子!”
“我們能不能向他賒一點,有錢了再還他不就行了?”
“這個能行嗎?”朱慈烺大為尷尬,但面對妹妹可憐的眼睛,他只能厚著臉皮走過去,“張大俠,我們想,想……”
“行了,想吃就坐下來吧!”
朱云召快活不已,拍著小手道:“我就知道他不是壞人,皇兄還不相信?”
朱慈烺一臉發(fā)窘,甚至有點不敢相信:“我們真的可以吃你的東西?其實我不怎么餓,你能讓我皇妹吃一條腿就可以了!”
說是不餓,肚子又打起了響雷。
朱云召道:“皇兄,我們都跑了三天都沒吃到像樣的東西了,哪會不餓?張大哥是好人,你就搬個凳子過來吃吧!”
張云凡無語,這個小公主倒是個自然熟,剛剛是張大俠,現(xiàn)在張大哥,顯得親切。
一只并不肥美的野兔三人輕松消滅,臨末這鍋充滿腥味的淡水湯被兩兄妹喝了個精光。
吃完這頓飯,二人對張云凡徹底沒了戒心,同時對張云凡有所渴望。
因為他有火銃,在亂世沒有什么比強有力的武器更加有安全感了。
朱慈烺扭捏道:“張大哥,本王有個不情之請,如有冒犯之處望請見諒!”
“你是要我陪你去南京吧?”張云凡抹了把嘴,淡然道。
朱慈烺吃了一驚:“你怎么知道?”
我剛看過《大明晚歌》你說能不知道?張云凡心中腹議,嘴上卻道:“這有何難猜,你是太子,不去現(xiàn)成的皇城去哪里?我在這里奉勸你一句,南京不要去了,找個荒山野林帶著你妹妹過日子去吧!”
“你這是何意?”
“兩個問題,第一,現(xiàn)在南京是朱由崧當(dāng)政,你去了他那兒,他怎么安排你?”
朱慈烺想了想道:“我是當(dāng)朝太子,由崧是我伯父,系于旁支,他自然會禪讓于我!”
張云凡笑了:“你了解你這位伯父嗎,他會甘心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帝位還給你?”
朱慈烺不悅:“我皇家人親情濃血,由崧伯父不可能與我相爭!”
張云凡搖搖頭:“這且不說,第二個問題,建奴即將南下,大軍壓境,南京朝廷派系林立,內(nèi)爭不斷,軍卒怠惰,戰(zhàn)力低下,你認(rèn)為能支持多久?”
朱慈烺聳然一驚,旋即嘴角苦澀:“你說的確是實情,我大明朝的敗退其非建奴,也非闖賊,而是被自家打敗的,天災(zāi)人禍,黨爭不斷,這才是致命之因。今日之勢稱之為強弩之末也不為過!”
張云凡松了口氣:“你能看清楚時勢就好!”
“但是,不管如何,我朱慈烺只要有一口氣在,必然要與建奴死戰(zhàn)到底,生于帝王家不行帝王事,我有何顏面對得起天下黎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父皇,列祖列宗?”
朱慈烺這番話鏗鏘有力,熱血澎湃,連張云凡都感動上了。
大明朝雖然不是最強大,但絕對是最有骨氣的朝代,對境外蠻夷一直是實力壓制,除了打還是打,從開國到亡國從沒有發(fā)生過割地賠款,嫁女求和這種狗屁倒灶的事。
明亡之后無華夏,滿清入關(guān),雖有一時鼎盛,但也令華夏文明出現(xiàn)斷層,“剃發(fā)易服”“文字獄”“奴化制度”等惡行,“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可謂世紀(jì)慘案,在清末更是官場腐敗,鴉片泛濫,喪權(quán)辱國的騷操作舉不勝舉,淪為西方列強的游獵場。
“張大哥,你不愿意護我我也不勉強,畢竟這是一個死劫,我給不了你榮華富貴,救命之恩無以回報,我兄妹結(jié)草為環(huán),來世再報吧!”說著朱慈烺拉起妹妹,毅然灑淚而走。
“站住!”張云凡一聲厲喝。
“張大哥,你這是?”朱慈烺訝然。
“來世太久,我等不及!”張云凡緊握火銃,緩緩站了起來。
秋風(fēng)月冷
在有必要說明一下,建奴即是建州女真部,入侵華夏一族,稱為建奴是中原人對其蔑稱,本書后面大多以此稱謂。 但是作者使用這個稱謂并不是有什么不良的個人情緒在里面,只是為了防止被和諧,請大家平常心對待這個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