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吾之所愿(新書求收藏)
時間如白駒過隙。
一眨眼,天色已經(jīng)徹底黑了下來。
又是兩個時辰過去。
這兩個時辰,劉丕一邊口述,緹縈跟王春一邊書寫,終于是成功將《傷寒論》全部書寫了出來。
一疊厚厚的竹紙堆積在一旁,緹縈的臉上沒有絲毫疲倦,只有一股濃濃的激動與興奮。
相比起來,劉丕跟王春兩人則是累得要死。
王春沒有修習武藝,身體素質比不上劉丕跟緹縈兩人,連續(xù)兩個時辰的書寫,他感覺自己的手腕都要斷了。
劉丕則是喉嚨有些沙啞,但整體精神倒還算可以。
“先生,這醫(yī)書名為《傷寒論》,這便交給你了,你可以將其傳授他人,讓更多的醫(yī)師學會這其中的治療方法。”劉丕朝著緹縈一拱手,笑著說道。
緹縈連忙站起來,朝著劉丕回了一禮。
她滿臉敬佩地看著劉丕,沉聲道:“殿下此舉,乃萬民之福,緹縈現(xiàn)在這里替他們謝過殿下了?!?p> 此時已經(jīng)徹底將傷寒論寫了出來,雖然還沒有細細研習,但緹縈在書寫的過程中,對于這部醫(yī)術中記載的良方,卻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她深深知道這本傷寒論,確實是治療傷寒的良方,有了此書,將會拯救無數(shù)因傷寒而死的百姓。
“謝就不必了,這天下百姓,都與我等一體同胞,與我等親人無異,能讓他們免受病疾之苦,也是吾之所愿也?!眲⒇χf道。
這話說得有點裝逼,不過那又如何?
毫不客氣地說,劉丕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圣人。
這話落下,王春一臉不敢置信地看著劉丕,緹縈看著劉丕的目光,同樣也發(fā)生了變化。
天下百姓,都與我等一體同胞?
與親人無異?
這樣的一番話,竟然從世子殿下的口中說出來,太過震驚,不可思議。
恍惚間,他們眼前的這一道消瘦身影,仿佛變得更加偉大了起來。
……
緹縈這邊已經(jīng)沒有了飯食,但她依然還是挽留劉丕跟王春留下來吃飯,她去重新準備晚膳。
不過劉丕拒絕了。
既然已經(jīng)將《傷寒論》寫了出來,這本書,相信已經(jīng)足夠讓淳于緹縈琢磨很久了。
而后面的《湯頭歌》、《金匱要略》,在后面幾日再書寫出來也不急。
雖然他也有些想跟這樣的一位美女醫(yī)師一同用膳,不過細想一番還是作罷,他今日打擾了對方一整天,再留下來吃飯,劉丕不想給對方一個垂涎她美色的印象。
雖然他也的確是挺垂涎的。
很快,劉丕離開,跟王春他們一同回宮去了。
等劉丕走后,緹縈默默關上門,獨自做了一點東西吃后,便在堂中就著油燈將傷寒論細細研讀了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等月亮已經(jīng)高掛天穹時,她才將手中的竹紙放下,揉了揉眼睛,抬頭看向天上的明月。
緹縈的眼神非常明亮,這傷寒論,讓她幾乎入迷,竟是看得忘卻了時間。
以往她研讀醫(yī)術的時候,都不曾有過這般的專注。
“呼……”
一口氣吐出了坐了一天胸中的濁氣,她的目光,再次看向案桌上面的那一疊竹紙。
“這些東西,便是天下百姓的救命之物啊。”
“殿下他,竟就這么交給了自己,他,果真如此的偉大……”
緹縈出神地想著,腦海中,竟是不由得浮現(xiàn)出了世子殿下那張俊朗,還帶著一絲稚嫩的面孔來。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她忽然嘴角一翹,輕輕笑了起來。
以往自己都對殿下有所偏見,今日一見,對方不但有大才,而且是一個很特別的人,這著實有趣。
不過緹縈也明白,想要將這傷寒論良方吃透,并且拯救天下百姓,這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以她自己的能力,是萬萬做不到的。
她站了起來,走進了一個房間,在房間床底下取出了一個箱子。
箱子擦拭得一塵不染,顯然是時常被打開的,緹縈將箱子抱起來走到堂中案桌上,將箱子放下,打開。
里面竟是裝著滿滿的竹簡書籍。
這些,都是醫(yī)書,是世世代代耕耘傳承下來的,也是父親交給她的東西,同樣也是這些東西,早就了她現(xiàn)在的醫(yī)術。
但這些醫(yī)術,卻不曾傳給他人。
想到這里,緹縈不禁再次對世子殿下生起了一股敬意。
她將那一疊竹紙整理了起來,然后放入箱子里面,接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微笑著取出了一張新的竹紙與筆墨。
父親大人一生都在治病救人,同樣也演習了無數(shù)傷寒病癥,卻不曾有過多大的效果,若是讓他知曉,想來定會欣慰吧?
這么想著,她便開始在竹紙上面書寫了起來。
她在給她的父親淳于意寫信,她要將這件事告知他。
信中,很明確地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便是將她在梁國擔任太醫(yī)令,以及梁王對她的態(tài)度,以及她在梁國救治百姓,還有一些對于醫(yī)術上不明之處的詢問。
最后。
她斟酌了一下,準備賣個關子。
“父親,你如今可知曉如何治愈傷寒病癥了么?孩兒今日得到一部奇書,名為傷寒論……其中記載了關于如何治愈傷寒的良方,孩兒細細研讀,驚為天人,父親若有空閑,不若來梁國與孩兒一聚,相信您會很感興趣?!?p> 將信寫完之后,緹縈將其裝入一個信封里面,用火漆封好,又是忍不住一笑。
很久都不曾有過這般的好心情了。
感覺,真好!
……
接下來的幾日,劉丕白日去軍中參與訓練,練習武道,而晚上他回來之后,并沒有第一時間休息,而是沐浴過后,讓王春執(zhí)筆,他口述,將《湯頭歌》、《金匱要略》書寫出來。
對此王春并沒有怨言,因為他也已經(jīng)知道,殿下之所以將這些醫(yī)學良方寫出來,所為的,是天下百姓。
他能夠參與其中,反而感到很是榮幸。
幾天之后,這兩本醫(yī)書終于也是降臨到了這個世上,劉丕命人整理,并且裝訂成書,便派人送去給了淳于緹縈。
他并沒有親自去送,因為他這些天都在軍中訓練,也沒有那個時間。
這一日。
一大早,劉丕跟王春還有那幾個護衛(wèi)又來到了軍中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