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家鄉(xiāng)何處
中年人道:“這個人有來頭,得罪了不大好,一起出去?”
見蘇有譽仍然不說話,笑道:“公子看來大有來頭,不懼這清水城一霸?!?p> “睜大你們的狗眼,認清爺爺我,城中秀水酒樓是老子家的,城中的玉鋪金鋪,我馬家占了一半,老子親爹是叫馬原,城主是我爹拜把兄弟,我哥哥是朝月門的弟子?!?p> 中年人又笑道,“聽見沒有?公子還不走嗎?”
蘇有譽蹲在一塊石頭面前,呆呆看著,樣子好像老僧入定。
“看石,一要看顏色,第二要敲石聽聲,第三要嘗其味,公子這般看法到新鮮。”中年人道。
蘇有譽瞥他一眼,走到下一塊石頭面前。
中年人打量著蘇有譽,臉上的笑意愈發(fā)濃了,不說話跟在蘇有譽身后。
蘇有譽一身錦衣,是個富家公子,這樣人,中年人這一生見得多了,但蘇有譽身上卻有一股獨特的氣質(zhì)吸引他。
另外,蘇有譽鑒玉方式,別具一格,此前從未見過。
“里面還有人沒有,都給我滾出來,老子進去若是見到還有一個活人在里,就打成死的抬出來?!蓖饷娴鸟R公子又叫道。
中年人又道:“公子不走,我可要走了,不過走之前想要問公子一個問題,公子仙鄉(xiāng)何處,令尊又是誰?”
“曾是于城蘇家?!?p> 現(xiàn)下若說孤身一人,待會見到孫家眾人必然又要一番解釋。
“曾是?”中年人一笑,“不是某輕視公子,于城是縣,清水是州,此刻公子就是于城城主,也得罪不得這個紈绔公子了。哈哈,公子就陪某出去一趟,應付一下這個花花子弟,等下回來,某親為公子挑幾塊?!?p> 見蘇有譽不為所動,苦笑一聲只好自己出去。
這時突然有一個黑衣人闖進來,正是孫家人,跟蘇有譽道:“蘇公子快些出去,那個馬公子正派人搜了,咱們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還是先出去為妙?!?p> 孫家人心慌的緊,蘇有譽天不怕地不怕,要是事情鬧大,他腳底抹油不見了,那他們怎么辦,于城孫家又怎辦?
蘇有譽力敵于城三大勢力固然讓人吃驚敬佩,但這是州城,于城是縣城,州城的勢力哪里是縣級可以比的?
蘇有譽挑中了一塊,滿園大大小小石頭不少,但只有這一塊符合他的標準,且還十分不錯。
“走吧?!碧K有譽道。
“公子挑好了?”中年人問。
打量一眼蘇有譽手中石頭,完全不像是會出玉的。
心想蘇有譽看著不凡,不會這么沒眼力見,湊近看看石皮顏色,干枯發(fā)白,更加確定不會出玉。
正要說話,心中猛然想到,少年人年輕氣盛,這又是富家公子,怎愿意輕易向別人低頭,他這隨便撿起一塊石頭可不就是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嗎?
乍看是個不凡的公子哥兒,現(xiàn)下一看,與此前所見別無二樣,本想說一句違心的賀語也沒有說出口。
這時又過來一人,見十八區(qū)內(nèi)三人,嚷道:“這里有人,都過來?!?p> 中年人道:“有所耽擱,我這就出去。”
馬家下人道:“陳老夫子,我家公子今天可不高興,趕緊出去?!?p> 看蘇有譽二人,“哪來的土包子,連我家公子話也敢不聽?!?p> “來人啦,給拖出去。”
門口立時閃身進來兩人,孫家人立時上前賠禮道歉,又是一人塞了幾兩銀子,說盡好話,這才沒有為難。
兩人出去,正見馬公子一臉怒氣,訓話陳老夫子。
站旁聽一會,蘇有譽聽出來,原來陳老夫子是清水城的一個小有名氣的教書先生,這幾書生都是陳老夫子學生。
這時一想學生逃離學堂那就情有可原了。
先生來鑒玉,學生出來賣石頭,果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蘇有譽淡然一笑。
馬公子吐沫橫飛,火氣越來越大,把陳老夫子上到祖宗十八代,下到現(xiàn)今的學生,一個個都罵遍了,其間污言穢語,讓人一句不堪聽下。
但陳老夫子好似一塊會笑的石頭,只不停點頭微笑,不發(fā)一言。
他的那些學生個個義憤填膺,都要拼命,讓陳老夫子擺擺手攔下來。
在旁其他客人,都是搖搖頭不說話。
這時馬家下人有些看不下去了,畢竟陳老夫子是清水城有名先生,這樣當眾如此不堪地辱罵,豈不有損馬家形象,但眼見自家公子正在氣頭上,若不新找一個替罪羔羊,貿(mào)然勸阻,豈不是找死。
但見這些進莊園的客人,賣石頭的,這一班人哪里能夠泄自己公子火氣。
目光停留在蘇有譽臉上,一拍大腿,這人是再妙不過了,同是個富家公子,不過是個小富,欺負起來更有意思。
再有先前這些窮酸書生相邀他到那姑娘身前看石,但是這人拒絕了,這么一來就顯出自家公子的不堪,這是一宗罪;剛剛在莊園內(nèi)遲遲不出,這是第二宗罪。
笑嘻嘻來到自家公子身旁,正要說話,被馬公子推得摔一跤,又像搖尾巴的狗一樣湊上前,“公子,你看那人?!?p> 馬公子看過去,只見門檻上站著一個公子哥。
這人個子比他高好多,樣貌比他俊俏,一股清冷氣質(zhì),更將自己比將下去。
心中頓時冒出三分火氣。
“公子,這家伙剛剛一直在里面不出來,我拿了你的名頭也不行,他還出言恫嚇我了。”
“我家公子何時有過?”剛剛賄賂這幾人的孫家人道。
“我說有就有,怎么,難倒我說謊了。”
孫家這人要辯解,一想,又低頭忍氣吞聲,他在孫家多年哪能不明白這些道理。
這些豪門奴才,狗仗人勢,一般人如何能與他爭。
只有默默忍氣是上上之選。
想到蘇有譽,蘇公子年輕氣盛,只怕不懂這道理,忙地向他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