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跟著趙聞音直接去了康王府。古箏原來身邊侍候的人一個也沒有帶。原因是當(dāng)初趙聞歌的陪嫁貼心的那幾個已經(jīng)被古詹世打死的打死,發(fā)賣的發(fā)賣。剩下古箏身邊的丫鬟也都是臨時湊數(shù)的,古箏不喜歡她們,她們也不喜歡古箏。所以干脆就一個都不帶,萬一再帶回康王府一個奸細(xì)得不償失。
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面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康王府。門口兩個威武的大石獅子仿佛訴說著這座百年王府的孤獨(dú)與莊嚴(yán)。
這是古箏母親長大的地方,也將成為古箏長大的地方??低醺囊?guī)矩是極嚴(yán)格的,古箏從小在母親趙聞歌的教導(dǎo)下禮數(shù)也十分周全。從今天起,古箏的命運(yùn)就同這座威嚴(yán)的王府捆綁在一起。
古箏曾經(jīng)也來過康王府幾次,但是沒有一次給她的感覺和今天是一樣的。古箏跟著姨母趙聞音往康王府內(nèi)院走去………之前在靖國侯府清點(diǎn)趙聞歌的嫁妝折騰了一小天,現(xiàn)在康王府內(nèi)院已經(jīng)掌燈。古箏這才察覺自己竟一天未曾用膳。也也足可見趙聞歌的嫁妝是多么的豐厚,忙碌了一天才堪堪清點(diǎn)清楚。就連趙聞音也忙碌的忘記了時間………
康王府內(nèi)院長廊兩旁燈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堵筑在水上的白墻,約兩米高,上覆黑瓦,墻頭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狀,正中一個月洞紅漆大門虛掩著。門上黑色匾額上書-霞齡園三個燙金大字。這是女眷們住的園子………
古箏:“姨母………咱們不先去拜見外祖父和外祖母還有舅父么?”
趙聞音:“我早上出來的時候你外祖母吩咐我,如果是帶你回來了,不必去前院一一拜見大伙兒。今天大家都湊到這后院兒的會客廳里,康王府的下人已經(jīng)在那里備好晚宴,為你接風(fēng)洗塵。你母親新喪,咱們不好在前院大操大辦,只得在后院聯(lián)絡(luò)傷情………”
古箏:“我知道了姨母………”古箏心中明白康王府中長輩,這是憐惜古箏母親剛剛?cè)ナ?,年紀(jì)尚幼身子纖弱,所以干脆就湊到一塊堆兒,等古箏回來。免了古箏去每位長輩院中奔波………古箏知道大家這是心疼她………
來到一處建筑,趙聞音引著古箏往里走。左右兩邊有丫鬟為她們掀珠簾………
趙聞音:“箏兒………走跟姨母進(jìn)去………”
古箏走進(jìn)霞齡園內(nèi)待客的大殿,只見大殿四周裝飾著倒鈴般的花朵,花萼潔白,骨瓷樣泛出半透明的光澤,花瓣頂端是一圈深淺不一的淡黃色,似染似天成。古箏的母親新喪,康王府也沒有用顏色鮮艷的花朵。裝飾用的多是白色和黃色。素色光潔的大殿倒映著淚水般水晶簾落,簾幔垂曳。
雖然是冬天,康王府一樣用的是這鮮花。只不過是要多花些銀錢罷了,不過古箏的母親趙聞歌配得上!
掀開幔簾,滿滿一屋子的人………古箏見到母家的親人瞬間就鼻子一酸,紅了眼睛………
古箏看著那一雙雙關(guān)切的眼睛,心中頗受感動………
這才是她古箏的親人,在這里古箏才能感受到一些溫暖。
古箏還未來得及給各位長輩見禮,就被老康王妃蕭氏給拉了過去………
老康王是當(dāng)今圣上的的叔叔,與先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是當(dāng)年唯一活下來的皇子。所以趙聞歌是當(dāng)今圣上的堂妹,若果不是堂妹,趙聞歌當(dāng)年也許就進(jìn)宮了………所以現(xiàn)在趙家的子弟都算是皇族。
老康王妃蕭氏看著古箏的眼睛,那雙如同小鹿一般的眼睛!
老康王妃蕭氏:“我的乖茵茵………”老康王妃蕭氏看見古箏就一把將她抱在懷里,用手絹細(xì)細(xì)揩著眼角的淚………老康王妃蕭氏的眼睛早已經(jīng)哭的酸澀難忍………此刻透過眼仁看見面容憔悴的古箏………古箏長得很像死去的趙聞歌,至于古箏眉眼間那幾分像古詹世的地方,老康王妃蕭氏直接留給忽略了。
本來老康王妃蕭氏也是要去參加趙聞歌的葬禮的。但是被府中一眾人等攔下來了。
一來是怕老康王妃蕭氏年紀(jì)大了,見了趙聞歌的尸身受不了這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喪女之痛。
二來是趙聞歌臨死前幾日曾派人送來一封信,就放在一個帶鎖的盒子里。但是卻沒有鑰匙,在趙聞歌死了以后,才有人把鑰匙送到康王府………
信上說,趙聞歌死后,讓康王府的人,所有人除了趙聞音以外誰都不要去靖國侯府吊唁。讓老康王趙聞歌的父親去求圣上把古箏從靖國侯府帶出來,讓古箏與靖國侯府脫離了關(guān)系。還讓趙聞音把趙聞歌的嫁妝全都給要回來,盒子里面就是嫁妝單子和古詹世簽下的賬本。所以才有了趙聞音跟古詹世要賬的那一幕。
所以老康王妃蕭氏終究還是沒能見到女兒趙聞歌的最后一面。
老康王妃蕭氏之前就哭過好幾場了,如今見到古箏就又想起了趙聞歌。忍不住哭了起來………古箏雖然對靖國侯府古詹世說自己受了驚嚇失憶了,不知道喪母之痛。可如今見到至親之人,古箏如何又忍得住………古箏心想………也罷………就讓自己哭過這最后一回吧………過了今日,古箏發(fā)誓再不把自己的眼淚示人………
她不能哭,眼淚沒有用………
古箏知道,這里雖然是疼愛自己的外祖家,不用像在靖國侯府里那樣如履薄冰。但是她也要時時刻刻都小心。因為不是每個人都?xì)g迎她這個死了娘的孩子!
最重要的事,古箏來到康王府并不是為了長大成人然后嫁人。古箏是為了長大成人然后把古詹世挫骨揚(yáng)灰!
沒錯!就是挫骨揚(yáng)灰!古箏真的是恨極了古詹世!
不過對于古箏來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長大。一個長大的朝顏郡主比一個七歲的古箏有用的多!
古箏:“外祖母………”古箏軟軟的窩在老康王妃蕭氏的懷里。見老康王妃蕭氏哭得夠了,掙扎著爬起來給幾位舅舅舅媽和外祖父見禮………古箏教養(yǎng)告訴古箏無論什么時候都不可以失了禮儀………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古箏的情況雖然讓人可憐同情,但是古箏卻不能仗著別人的同情恃寵而驕………
該有的禮,絕對不能廢。況且這康王府里雖然有古箏的至親血親,比如外祖父外祖母和幾位舅舅姨母………卻也有不是古箏的至親血親………比如各位舅媽,比如各位表兄的妻子,古箏的表嫂………
古箏對著一眾人一一行禮………動作標(biāo)準(zhǔn),表情莊重。任誰都挑不出錯………古箏是沒了娘,但是古箏從來沒有丟了她娘交給她的教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