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氣死!本來也猜是雁棲湖那晚,居然讓最后幾個動作給動搖了,不是!嗡嗡嗡~我怎么就又不學無術、登徒子、輕浮上啦?人錢老師、趙老師他倆口子都說警幻仙姑兼釵黛之美,秉絕世姿容,這是在夸你呢!對了…”
與正解的失之交臂讓晏清很是懊惱,手上掰扯著那套點額撫臂的綽約舞姿,嘴里還忙不迭為被翁懷憬叫成登徒子而喊冤,可當照貓畫虎著跳到挺身屹立那段時突然一個大膽的猜想閃過腦海,驅使著他定睛看向已...
小拉法
《謝氏詩源·瑯嬛記》里有一個故事,說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文胄送姜氏一枚百煉水晶針作為信物,姜氏打開箱子,取出連理線,穿上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將這樣的結贈與對方,可以說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了,相對其他的信物,同心結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為它融入了戀人極盡繾綣溫柔之巧思。從古至今,同心結一直是國人表達情感的信物,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結愛》曾云:“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亦行結,結盡百年月?!泵鑼懙木褪且粋€女子為即將遠行的心上人編結同心結時纏綿悱惻的心理活動。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也詳述過牽巾的流程,首先是負責婚禮的禮官請出男女新人到堂中參拜,新郎披紅掛綠,手持槐樹木所制的木筒,牽著同心結倒著走,另一端新娘則面向男方盈盈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