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去七?”那刺客怎會被如此輕易的一道題難住,幾乎是脫口而出道:“余九百九十三。”
“君慧矣?!敝T葛亮笑了笑,看起來是在表揚他。不過心中卻排布著下一步,道:“君又可知,九百九十三去七,又是幾何?”
“九百八十六?!蹦谴炭蛶缀跏窍攵疾幌刖突卮鹆?,但心里依舊在盤算著諸葛亮的意圖,卻每每猜測不出。
“九百八十六去七?”
“九百七十九?!?p> “九百七十九去七?”
“九百七十二?!?p> “九百七十二去七?”
“九百六十五。”
“……”
“……”
諸葛亮也覺得差不多了,應(yīng)該已經(jīng)可以將那刺客引導(dǎo)地自主產(chǎn)生條件反射。
于是諸葛亮輕搖羽扇,問道:“君之幕后之人何人也?”
“江東富商,呂中?!蹦谴炭鸵粫r之間并沒有反應(yīng)過來,依舊沉溺在計數(shù)題的計算,幾乎是脫口說出了這個答案。
但很快,他就反應(yīng)了過來,自己雖然被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后生給耍了?而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居然貢出了雇主的名姓。
無疑,對于一個刺客而言,這可是一個大忌。自春秋戰(zhàn)國要離、荊軻等有名刺客至今也是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未聽說過有一名刺客將自己的雇主貢出來的。自己看來要在刺客界出名了,從今往后人們便會知道他是從古至今第一位將雇主之名姓貢出來的刺客。恐怕他在刺客界也不能夠長遠了,因為這件事將會成為他一輩子的污點。
諸葛亮可不知道這刺客如此復(fù)雜的心理,他只知道這刺客將幕后黑手招供出來了。
但這還不夠,呂中頂多只是一個交接者,絕對不是真正的黑手。真正的黑手另有其人,但一時之間諸葛亮也無法斷定是誰?曹操,亦或是孫權(quán)?
于是諸葛亮繼續(xù)說道:“為賊,君已大過矣。為官,君斑跡累累。試問,今日之后,君以何身份立足于世?民乎?賊乎?”
“以亮之愚見,此皆不可。若仁兄有大義之心,當助亮而助幕后之賊也?!?p> “劉皇叔何許人也?大忠大仁大義之人,天下何人可及?溯往今曹賊二十萬軍南下而攻新野,皇叔棄城而逃。民雖為拖累,然皇叔卻終不棄。”
“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刺客為今世之大義之人也,故不可為一賊而奔命。若如此,天下何以救之?大漢何以興之?”
不得不說,諸葛亮真不愧是當今第一善辯之人??峙陆袷廊魏我粋€人在口才上都不可能與他抗衡?哪怕是后期諸葛亮出祁山之時的最大對手司馬仲達,就這一方面也絕非諸葛亮的對手。周靈蕓甚至還能依此想像出昔日諸葛亮于江東舌戰(zhàn)江東群儒,將孫權(quán)底下諸臣皆駁得有口無言的情形,從這方面上看諸葛亮真不愧為當世之英雄。
至于那刺客,他的內(nèi)心似乎已因為諸葛亮那番話而有所松動,他似乎已經(jīng)明白了自己的道。
刺客是什么?天下大義之士也。當初荊軻明知秦王是“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返”的死士,然后他為何明知會死卻仍舊愿意去刺殺嬴政?不僅是為了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更是為了讓燕國子民不用像韓、趙兩國一樣,遭受生靈涂炭之苦。荊軻的心中,懷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整個燕國的黎民百姓?他不想讓他們遭受戰(zhàn)亂之苦。
而今大漢之天下又與舊時戰(zhàn)國有何異乎?從靈帝重用十常侍開始,這天下之亂局不早已注定了嗎?
先是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黃巾起義席卷一方,然后又是西涼董仲穎帶兵勤王,借而把持朝政。
好不容易董卓被司徒王允設(shè)連環(huán)計解決了,卻不曾想李傕、郭汜卻出兵攻上了長安,朝政又落入此二賊之手。
自此之后,天下便陷入大亂,河北袁紹、淮南袁術(shù)、兗州曹操、徐州呂布、涼州馬騰、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江東孫策等一系列諸侯通通割據(jù)一方。
曹操本來在這幾股之中只不過是中等般的存在,卻能連敗呂布、袁術(shù)、袁紹三方勢力,一統(tǒng)北境。
而本來勢頭正高的曹操本應(yīng)該是一統(tǒng)天下的最有力的一股力量,二十萬大軍南下打算并吞天下殘余勢力。但不曾想,卻被區(qū)區(qū)五萬人之軍所敗。
自此之后,天下的局勢一直是虛無縹緲,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可以一統(tǒng)天下。但是不管怎么說,曹操都是其中最強的一股勢力。
江東富商呂中,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與孫權(quán)有關(guān),實則不然。呂中與北方名士郭嘉郭奉孝之子郭奕走的很近,這一次委托自己的人呂中正是以郭奕的名義要辦事。
心中糾結(jié)了很久,還是感覺劉皇叔乃天下英杰也,還是打算幫幫他,于是那刺客吐出了實情:“郭奕?!?p> “郭奕何人也?”諸葛亮顯然是不認識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小人物,頓時心中充滿了無限疑惑。
“未知閣下識郭奉孝乎?”那刺客見諸葛亮不認識郭奕,只好變相地提醒他。
“識矣。”諸葛亮自然是認識前些年風(fēng)頭正盛的那位名士,可惜壽命極短,不然諸葛亮還想與他斗上一斗。
諸葛亮說道:“郭嘉,字奉孝。北方名士,乃曹操昔日帳下之謀士。當年曹操一舉而定袁熙、袁尚二人,正是此人之遺策。以至于曹操赤壁兵敗于周郎之際,亦嘆息曰:‘若奉孝在,孤何以至此’,足見此人于曹操心中之分量?!?p> “郭奕,正為奉孝之子?!蹦谴炭屯鲁隽藢嵡椋f道。
“奉孝之子?”聽到這,諸葛亮也差不多知道了這幕后之人是誰了?郭奕是郭嘉之子,而郭嘉曾又是曹操帳下的謀士。
如今幕后之人的身份昭然若揭,勢必為曹操無疑了??墒?,又有一個疑點,如果說曹操派人刺殺自己還算正常的話?他派人刺殺耒陽巨賈又是為了什么?完全沒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