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為筆而生大話生活

第五章 看病,一定要去大醫(yī)院

為筆而生大話生活 翻梵 894 2020-05-24 20:21:21

  這本是我練筆的,文字、語言,各方面都不成熟,請關注我第二本小說《戀愛腦的成長史之槐香如一》哦。甜虐的青春小說,每天更新,絕對不負期望。

  以后有時間,我會再把我的生活隨筆,整理下,分享給大家。

  2021年9月22日。

  今天我媽媽在市里大醫(yī)院的的檢查結果出來了,就是一般的咽炎。

  醫(yī)生就給她做了個喉鏡檢查,我媽一看檢查費用是114.8元,她說這項檢查比她之前看病的那家醫(yī)院還要便宜20塊錢。

  我媽這次是嗓子痛,總感覺有異物感。

  在之前那家醫(yī)院,已經(jīng)遵循醫(yī)囑,吃藥(中藥、西藥都有)、做小手術、打針、理療......

  堅持治療了一個月,一共去了4趟,前前后后花了3000多塊錢。

  可悲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是和就診前一樣,喉嚨痛、有異物感,甚至喉嚨還痛得更厲害了,火辣辣的。

  快到中午12點,我在擁擠的取藥處拿到藥,我媽接過我手里的一大包西藥,很安心的跟我說:“這些藥我在之前那個醫(yī)院都沒有看到過!”

  這下,她終于如釋重負,出醫(yī)院大門前,看著醫(yī)院大廳密密麻麻的人群,感嘆道:“看病還是要來大醫(yī)院啊,你看這些人,中午12點了都還在往大醫(yī)院跑?!?p>  我又想到了去年寒假我弟弟那次肺炎。

  那次他發(fā)燒,最開始也是去離家比較近的一個醫(yī)院治療,連續(xù)住院3天,左手打著留置針,掛了三天的吊瓶,然而,卻還是斷斷續(xù)續(xù)的低燒不退。

  到了第四天,我媽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看看,安排轉到市里最大的兒童醫(yī)院去,當時她在上班,請不了假,而我爸還固執(zhí)的不讓轉院。

  我過去當天,呼吸科主任正在給我弟弟調整治療方案,他跟我們說有60%的可能是川崎。

  治療方案就是輸入丙種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療。

  他給我們解釋了一下,說丙種球蛋白是從健康人的血漿,血清和胎盤血中分離提純的免疫球蛋白。

  原材料寶貴、制作成本又高,費用很貴,而且它的用量是按體重來的,我弟弟大概156斤,用一次費用需要3萬多。

  而且,阿司匹林的用量也很大,好像是說我弟弟,一次需要服用10顆還是20顆?時間久了,我忘記了,而且一天服用三次!

  總之,當時我就被阿司匹林這個藥的用量嚇了一跳!

  他還說一次治療還可能不行,有可能還要進行第二次。

  還有就是,他說目前沒有確診川崎,如果不是川崎,這個治療方案也可能無效。

  目前也只是60%的把握是川崎,一直發(fā)燒不退,也只有先用這個方案試試,至于用不用決定權在我們。

  我感覺很無語。

  當時就想我要轉院,我肯定要轉到市內最大的最專業(yè)的兒童醫(yī)院去!

  因為你又不能確診,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提供了這樣一個試一試的方案,這個試一試的方案一次費用就是3萬多,一次不行你還可能給我們試第二個3萬多!

  我馬上苦口婆心的勸我爸趕緊轉院。

  最終,說服了我爸,當天下午就領著我弟,去市里最大的兒童醫(yī)院辦理了住院。

  住院第二天,醫(yī)院就確診,我弟只是有點嚴重的肺炎。

  開藥輸水。

  第三天,燒就完全退下去了,而且沒有再發(fā)過燒。

  第四天,就康復出院了。

  我媽這次咽炎,最開始選擇去那個醫(yī)院,是聽她上班的同事說那個醫(yī)院還可以,還有,就是她潛意識覺得大醫(yī)院需要花很多錢,她就去了同事口中還可以的那個醫(yī)院。

  我弟弟那次肺炎,是我爸我媽覺得離家近,既然要住院,送飯菜什么的方便。

  還有我生我閨女那次,也是圖離家近,選擇在家附近的醫(yī)院生的。

  結果,我閨女宮內窘迫,難產(chǎn),生下來醫(yī)院說可能是氣胸,他們接不了,下了病危通知書,幫我們聯(lián)系了120,趕緊讓轉到市里最大的兒童醫(yī)院去。

  最后,兒童醫(yī)院診斷為新生兒肺炎,還說是比較常見的那種,住院10天康復出院。

  親愛的們啊,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訓。

  千萬不要因為什么離家近、小醫(yī)院便宜、別人口中的還可以,圖省事、省錢,就選擇去小醫(yī)院,卻往往是弄巧成拙。

  現(xiàn)在在每天更新小說《戀愛腦的成長史之槐香如一》。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多多支持。

  以后有時間,再整理隨筆,發(fā)出來分享哦,謝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