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函谷關
矮個壯漢很想用力刺進去,但發(fā)現(xiàn)身體向前一點點都做不到!
“哦!哦!”
左手捂住喉嚨,想阻止鮮血的飛濺,手指縫中冒出的鮮血卻更多,最后身形一歪,倒地而亡!
黑衣人手中一條黑棍棍尖上流下幾滴血液!
在兩個人身上搜索了一翻,棍棒一挑,尸身形成一道拋物線,落入熊熊燃燒的大宅之內(nèi),隨即身形閃動,幾個起落,跳上馬匹絕塵而去。
清晨,潺潺清水順沿山谷飛舞而瀉,置身于這茂郁的森林參天古樹之中令人心曠神怡。
大梁城外一個山谷河岸邊上,站著三個不速之客。
奔馳了大半夜的三人略有疲憊,可沒心情欣賞什么風景如畫。
小三兒在河邊洗了一下臉上的沙塵,一屁股坐在剛出嫩芽翠綠的小草上面,順勢仰天躺下:
“鄭姬小姐,你家的仇人是誰,為何要滅你滿門?”
“不知道……”
她屈膝坐下,把頭埋在雙膝之中,如果不是仇恨的意志在支撐著她,早就無法活下去!
現(xiàn)在的鄭姬腦海一片空白,有的只是一幕幕的慘叫聲、絕望聲、救命聲和哭泣聲……
“那最近你家有得罪過什么富貴人家或者是高門貴族?”
小三兒暗嘆一聲,好奇害死貓的天性讓他也卷入了這場仇殺。
他必須搞清楚對方是什么,他可不想什么也不知道,就讓人喀嚓一下拎著他的大好頭顱去領賞。
當面來刺殺還好,最怕的是下毒,令人防不勝防。
千萬不要小看了古人,富豪貴族們有大把的門客,手指微動都不知多少人屁顛屁顛去把事辦好了。
“高門貴族、高門貴族……”
鄭姬喃喃細語地重復著,猛然抬頭雙眼透射出仇恨的光芒:
“公子赫,是他,曾幾次拒絕他的邀請我去赴宴。”
“他是什么貴族?”
“魏王之子……”
“唉!國君之子,現(xiàn)在不用想先報仇了,想想怎么逃亡,以后再做打算!”小三兒拋給鄭姬一些干糧面餅。
“吃吧,吃完馬上離開魏境,留在魏國只有死路一條?!?p> “還有吃完去換了粗衣麻布,你這身衣服太顯眼了?!?p> “去那里?離開了魏國我還能報仇雪恨嗎?”
“你不走才沒機會呢,離開了至少還有希望,相信我?!?p> ******
天險函谷關,傳說中的“紫氣東來”典故之出處。
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山路崎嶇難行。狹窄的關道兩側(cè),絕壁陡起,峰巖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
關隘地處深險谷地,地勢險要,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
而且由于這段黃河流域山巒起伏,眾多大山阻斷。
函關谷底成為附近地方唯一出關并平坦的道路,成為七雄奪秦的軍事要塞。
出魏國入韓境整整二個多月,才風塵仆仆來到了秦國函谷關。
此時的小三兒搖身一變,一身士子的打扮,腰間斜挎著一把古劍。
那條木棍不知道是什么材質(zhì),比青銅劍還要硬,途經(jīng)韓國陽翟城的時候配了個劍鞘,再把護手裝上,看上去倒象一把劍。
鄭姬和魯佰則是一身粗衣麻布作奴仆打扮。
小三兒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函谷關,守城的士兵檢查了一下過關文書,詢問一番查看了符節(jié),就讓三人進了關。
在這個戰(zhàn)國七雄爭霸天下的年代,書生士子文人雅士是相當高貴的,就算是戰(zhàn)場上做了俘虜,那也是高人一等,不用砍了還能好好招待。
小三兒前世是個國外情報掮客,從國外訓練營出來之后一直從事這個刀頭舔血的工作,。
意外來到這個世界,就得先找個安全的地方呆著才行。
想來想去只有秦國前途光明,其它的都是混吃混喝等死。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人骨子里有一種拼勁、一種不服輸?shù)木?,這個也是華夏最傳統(tǒng)的傳承之一。
這里的平民百姓目前為止還是苦不堪言,能吃飽肚子的人不多,但這塊土地充滿著希望,人也充滿斗志。
他也想看看這個未來經(jīng)濟、文化、軍事、民生等等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國家是什么樣的。
至于其它的打算,得了解一下這個時期的整體狀況,再行謀劃,有時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