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空間

來城

第四章 留言

來城 崇耳 3010 2020-05-16 09:37:50

  “是嗎?他們都怎么說?我剛傳上去,就忙別的了。沒想到,這么快就有反應(yīng)了?!?p>  “是呀!當大家有新的作品或研究成果上傳到網(wǎng)絡(luò)上時,晶晶會第一時間通報的。感興趣的人就會看。這就好比外面世界的人看新聞一樣?!?p>  “這里的人平時不看新聞的嗎?”

  “你忘了?我曾經(jīng)給你說過,這里沒有記者,當然也沒有那些新聞。這里只有機器人每天收集到的新數(shù)據(jù),和大家研究或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成果?!?p>  王尋想了想,好像小美說得沒錯。自從他來到這里,就沒有看到過記者,甚至沒有看到過電視。

  自從住到新房子里,呂博士送給他一臺新的透視放大儀后,他就以微觀世界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幾幅新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細胞的微觀放大圖,與小美不同時態(tài)的美照合成的。其中每一個分裂的細胞中,都有一幅小美的照片。而這個工作還是晶晶幫他完成的,他只需要對晶晶做出語音指令即可。要知道,在來到這里之前,做這樣的工作,是需要他在電腦上用作圖軟件才能完成的?,F(xiàn)在有了晶晶的幫忙,真的是

  省去了他不少的麻煩事,包括時間、精力、查資料、基礎(chǔ)的技能……等等。他真正要做的,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的,只是構(gòu)思和創(chuàng)造他的作品而已。

  “小美,謝謝你告訴我。我現(xiàn)在去網(wǎng)上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評價我的作品的?!?p>  “好的,我稍后就去找你?!?p>  “好的,待會兒見?!?p>  王尋掛斷電話,又指令晶晶顯示他的作品評論。

  物理學家陳博士:一個細胞分裂出多個細胞,每個細胞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小美。這給了我靈感,讓我想到了是否存在多重宇宙,每個宇宙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晶晶,這位陳博士是上次幫我做人工彩虹的那位陳博士嗎?”

  “是的。這座島上只有一位物理學家陳博士?!?p>  “晶晶,這座島上有重名的人嗎?”

  “沒有。每個人的名字在系統(tǒng)里都有登記。如果有重復,系統(tǒng)會提示,后登記的人會取一個新名字,直到獨一無二為止?!?p>  “我的名字也在系統(tǒng)里登記了嗎?”

  “是的?!?p>  “可我沒有去登記呀?”

  “是甄小美幫你登記的?!?p>  “如果不登記呢?”

  “不登記的話,你的作品和成就不能被記錄和識別?!?p>  “小孩子的名字需要登記嗎?”

  “小孩子到六周歲時,會有一個自己取的名字,就開始登記了。”

  “對小孩子來說,登記有什么好處?”王尋真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啊。

  “小孩子到六周歲以后,就有了基本的認讀能力,慢慢地也會有一些作品和成果。例如畫畫、寫作,或奇思妙想等等,都會收錄到他們自己的名下?!?p>  “六周歲以前的孩子就不會有成就嗎?”

  “比較少,會登記在他們父母名下,例如物理學家陳博士的女兒這樣的署名。等他們六周歲有了自己的名字后,會轉(zhuǎn)錄到他們自己的名下?!?p>  “那這里應(yīng)該沒有知識產(chǎn)權(quán)糾分吧?”

  “是的,沒有?!?p>  上次物理學家陳博士幫王尋做了一個人造彩虹,這次王尋的新作品又給了物理學家陳博士探索多重宇宙的靈感,這也算是回報了陳博士吧。

  小美到了。

  “小美,上次你給我講,我還不明白,為什么島上的人會免費給我提供一套房屋,現(xiàn)在好像有點明白了。”

  “哦,是嗎?”

  “島上的人之所以免費為我提供住所,大概是認為我能夠為小島創(chuàng)造作值?!?p>  “你說的沒錯。這里的人有一個共識,每個人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也是與眾不同的,并且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會做出更多的作品來回饋小島,畢竟除了攝影,我還沒有其它的愛好?!?p>  “順其自然就好。你應(yīng)該看到你的作品評論了吧?”

  “是的。上次幫我做人造彩虹的陳博士說,我的作品讓他有了探索多重宇宙的靈感?!?p>  “我也看到了。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影響,也是你對小島的貢獻?!?p>  “聽你這么說,我很開心?!?p>  “你有沒有覺得,有時候,你像個小孩子一樣容易滿足?”

  “人不應(yīng)該滿足嗎?”

  “不。我的意思是:容易滿足的人很快樂?!?p>  “我小時候,幾乎一無所有,也要活著。現(xiàn)在擁有運么多,自然很滿足,也很快樂?!?p>  “而且,你的快樂也傳染給了我?!?p>  兩個人一起笑起來。

  第二幅作品是:上面一層是未融化的冰,下面一層是已經(jīng)融化成的水,兩者交接處的分子結(jié)構(gòu)攝影圖。

  為什么王尋會想到拍攝這樣一個作品呢?因為他在整理自己的作品時,看到以前拍過的一個舊作品產(chǎn)生的新靈感。

  以前王尋拍過的舊作品是這樣的:在一個透明的水杯里,下面是還未融化的冰,上面是已經(jīng)融化成的水。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同一種事物的兩種不同狀態(tài)。

  雖然是同一個題材,但上一次,王尋拍的是宏觀圖。而這一次,王尋拍的是分子結(jié)構(gòu)的微觀圖。同時,他又把圖顛倒過來,冰層就到上面來了。因為微觀圖里沒有水杯的存在,也就沒有了限制,把冰和水的上下位置顛倒一下,并不會引起人視覺上的不適。

  網(wǎng)絡(luò)上對這幅作品的評價也很多。其中一個化學家的評價最引人注目:平時見慣了冰和水的兩種狀態(tài),并不覺得稀奇。可當你的微觀分子對比圖,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面前時,還是讓我產(chǎn)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水能變成冰,冰又能變成水。歸根結(jié)底在于,它們的變化過程始終是物理的,不是化學的。那其他物質(zhì)是不是也能通過這種物理變化,轉(zhuǎn)換成其他形態(tài)?單一分子可以,那多種分子的組合可不可以?如果再仔細研究下轉(zhuǎn)變的過程,就能掌握這種技術(shù)。這種技術(shù)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是可逆的。如果掌握了這種技術(shù),那么任何物質(zhì)都可以隨時切換它們的生存狀態(tài)了。不過,要想完成這項研究,恐怕我得找個物理學家一起合作才行。總之,你的作品很贊,感謝你的作品!

  小美微笑地看著王尋,王尋卻有點不知所措。以前別人對他作品的評價,都是“拍得好”“想法不錯”等類似的話語。沒想到這里的人,對他作品的評價竟如此之高。更沒想到的是,他一個攝影師,對物理化學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卻也能為人類的物理學和化學做貢獻。

  第三幅作品是人腦微觀結(jié)構(gòu)圖。對這幅作品的評價也很多,但最讓王尋印象深刻的是下面這一條。物理學家愛德華:大腦的微觀結(jié)構(gòu)圖,讓我想到了多維空間的構(gòu)造。要知道,低維空間只能感受多維空間的存在,卻不能改變。但是高維空間卻可以輕易改變低維空間。人類的身體處在三維空間,大腦的信息處理方式卻高達十一維。如果人類想要完全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可能需要構(gòu)造出一種更高維空間。

  王尋完全是出于好奇才拍攝的這幅作品,能想到的也是:人腦如此復雜而精良,充滿了未知的神秘感。一幅好的攝影作品,是能夠引起人的聯(lián)想。面對第三幅作品,物理學家愛德華和王尋想的完全不一樣,但這正是攝影的魅力。

  看到物理學家愛德華的評論,王尋希望人類能夠造出更高維空間,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進入更高維空間里暢游一番。

  正在王尋暢想未來的時候,一位名叫何薇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家愛德華的評論下面留言:目前我能想到幾種,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的方法。第一種,人類能夠把自己所在的三維空間折疊成四維空間,從而進入四維空間。第二種,人類創(chuàng)造一個四維空間,然后進入四維空間。第三種,人類改變自己,不受時間的約束,就等于可以在時間軸上回到任意一個點,就等于可以從一個三維空間進入到另一個三維空間,就等于進入了四維空間。我們可以一起研究。

  王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新拍的三幅作品,能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這么多深刻的討論。

  王尋這幾天都在家研究新作品,現(xiàn)在想出去走走。正好小美在,他就問問小美:“小美,我現(xiàn)在暫時不工作了,想出去走走,你呢?”

  “我這幾天也在家寫作,想出來透透氣。你想去哪里?”

  “島上應(yīng)該會有很多動物吧?”

  “有。”

  “可我現(xiàn)在除了小鳥還沒見過其它動物呢!”

  這時候,“吱吱”的聲音傳來,王尋和小美扭頭去看,原來是一只小松鼠跑進來了。好像在向他們說:“是在說我嗎?”

  王尋本能的拿起攝像機,可是小松鼠卻一轉(zhuǎn)眼不見了。

  王尋很想拍一下可愛的小松鼠,就追了出去。小美也跟著跑出去追王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