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翻篇,總有會回到“原點”……
贈給卡莫西多的禮物,一份藏匿于愛情的糾結(jié)。
敲鐘的那個“丑八怪”最終還是失去所有,化為一座雕像供世人們欣賞著。
莎士比亞的話劇被追捧,燦爛的愛情故事還在繼續(xù),只是換了一個方式上演。
貝多芬的第九章成為傳世之作,在世界各個角落唱響。
梵高先生回到了未來,看到了自己的星空和自畫像掛在墻上為人們所瞻仰。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個愿望。
講訴著什么?
那是誰的故事?
我們沒能做到實現(xiàn)自己,我們沒能面對過去現(xiàn)在。
手中的筆桿記錄了幾個人的悲喜,桌面的紙張停放了多少勇敢?或是還沒能書寫在那上面?
我想……
一份可能是不確定性;
一份肯定是擁有可能;
未能完成的通通稱為失敗,不存在著什么快要完成卻未完成。
事物總是矛盾著的,快言快語只是存在于世界,并不能代表什么,自欺欺人的人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果說我最喜歡的西方人物是誰,他叫: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如果說我最喜歡的東方人物是誰,他叫:朱自清。
我不會比較,只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拜與喜歡,對于梵高,我了解過星空、和他的自畫像,除此之外就頂多百度了一下他的生平事跡。
當然,也從書本里面了解過他,和他的作品。
對于朱自清,我很小的時候就讀過他的散文,一篇不落。
小學時候的摘抄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他的散文。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匆匆、背影、荷塘月色、論雅俗共賞、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幾篇文章了。
買過這本散文,大概是初一上學期的時候從新華書店里面買的。
不過到現(xiàn)在為止,卻也忘的差不多了。也許是生活太浮躁了,習慣了吧!
有很多事情和人也都漸漸的從記憶中模糊不清了。
其實一千零一夜只是一個標題,沒有過多的意思何道理,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形容語句存在。
生活有多美?
不不不,只是我自以為,些許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