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大編劇的教師生涯

第九章:第一次認真的上課

大編劇的教師生涯 小波不停 2146 2020-05-01 17:00:26

  國慶過后的第一堂課,是楊小沫當老師以來最重視的一節(jié)課。他準備認真的面對這個職業(yè),以及這些學生,這節(jié)課他沒有再按課本上的程進行教學。而是選擇重新梳理學生們的語文邏輯,他想通過半年多的時間,讓這些學生們建立一個正確學習邏輯學習思維。

  以楊小沫自己學習經驗來看,很多孩子之所以學不進去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掌握學的科目所應該具備的學習邏輯和思維,這樣他們學習起來就很吃力,既沒辦法快速的記憶該有的知識點,也沒辦法靈活的應用這些知識點,要想建立學科邏輯和思維,首先得建立學習興趣。

  那么第一趟課就從建立學習興趣開始吧,只有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們的大腦才會被充分調動到學習中來,也才會對學習的這些內容信息敏感起來。調動興趣的第一步,就是讓人有參與感,這件事情楊小沫琢磨了半天,最后決定從學生們最感興趣的的流行音樂下手。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講課本里的課文了,老師今天給大家講一首歌的歌詞,講那首歌哪,這個得看你們,咱們先做個調查,看看大家最喜歡的歌是哪一首,有想推薦歌的請舉手”楊小沫講完這段話后,看著教師里的學生,發(fā)現(xiàn)氛圍果然比以前要好很多,這是個想要的結果。

  學生們踴躍的說出了自己喜歡的歌名,楊小沫選了一首被提名最多的歌。這首歌是一首偏古風的歌,這也符合這么年齡段孩子們故作高深的心理需求。從手機里搜出歌詞之后,認真的把歌詞謄在了黑板上。然后他決定讓所有的學生們先唱一遍,這是為了培養(yǎng)一種集體融入感,通過大家的合唱把整個課堂里的氣氛調和到一起。

  當學生們唱完之后,很明顯這些娃娃們的腦袋開始處于興奮狀態(tài),盡管唱的并不怎么整齊,但目的達到就行,他又不是音樂老師。

  趁熱打鐵,他開始帶著孩子們一起分析這首歌語言結構和押韻規(guī)律。其實楊小沫的專業(yè)能力還是挺可以的,畢竟是從國內最好的師范學校畢業(yè),所以面對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歌詞,他也很容易得找到歌詞的語言規(guī)律。講歌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歌這個媒介,讓學生們感受語言和文字的吸引力,并不自覺的把興趣轉移到學習語文上來。

  分析完歌詞的結構規(guī)律和押韻的韻腳后,他找到了這學期課本里和歌詞韻腳一樣的一首古詩,把這首古詩植入到了課堂。這是一種有意思的嘗試,他希望這樣的講課更能被孩子們的大腦所接受。

  課堂氛圍非常好,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孩子們還有點意猶未盡。最后楊小沫布置了課后作業(yè),一是把今天講的這首古詩背會,第二是找一首和今天講的這首歌韻腳相同的歌,第三是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產品的產品說明書。

  第三條課外作業(yè)與今天的講課內容無關,楊小沫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們的作文習慣。因為目前的高考作文是以材料理解為主的發(fā)散式作文為主,這導致了平常老師們的教學注重議論文而忽視了其它作文形式,而帶來的最大后果是學生們的寫作基本功并扎實掌握的寫作語言非常匱乏,作文經常是一個套路,而且很難提升寫作能力。這也是很多學生在高考中語文成績翻車的原因,平時能考100多分的語文,高考的時候突然翻車到八十分的現(xiàn)象經常發(fā)生。楊小沫覺得自己應該努力的改變一下。

  除了帶自己班里的學生以外,學校高二文科重點班的語文也是他帶的。在楊小沫看來自家學校的重點班和自己帶的普通班差別不大,無非就是考上專科的學生比例比較大一點而已。在給自己班里的學生講完課效果不錯以后,他把這套新嘗試的教學方式也帶到了重點班。

  相對來說重點班里的學生,基礎稍微好一點,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課堂上要機靈一點。但也就僅限于這一點了。在上大學的時候,楊小沫有機會到首都的重點中學實習,他是見識過那種真正由學神和學霸組成的班級是怎么一回事的,很明顯學生整體質量的差距在高中這個階段是相當有區(qū)分的。不同層級的重點高中,把優(yōu)秀的生源挑的一個不剩,留給這所鄉(xiāng)村高中的生源真的是很考驗老師。

  給兩個班的學生上完課后,楊小沫回到教室辦公室,準備第二天所要教書的教案。從今天起,他不想再靠抄網上的教案應付差事了。下一堂課他想給孩子們講一節(jié)課本里的古文,但不準備用常規(guī)的方式來講而是通過前一段時間大熱的一部古裝電視劇引入。這部電視劇和要講的課文唯一的關系就是作者正好是電視劇所演的那是時代的人。

  用影視圈的話來說,楊小沫現(xiàn)在干的事就是廣告植入,他通過用學生們熟悉的影視劇流行音樂,把自己的上課的內容植入,而目標就是讓這些孩子們覺得課本里的內容是有趣的,孩子們的大腦并不排斥這些課本內容的輸入。

  充分的動用了很多腦細胞之后,明天講課內容的教案才寫好,這比寫劇本的難度也低不了多少。寫的過程中,他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在編一個劇本,而那些學生就是演員,他既要顧及到劇本內容,也要充分考慮演員對于劇本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一個好的編劇不就是寫出,讓演員接受容易,表演舒服,劇情獲得觀眾認可的劇本嗎?

  寫完教案,楊小沫的教學工作并沒有結束,從今天開始他要和每個孩子談話和他們建立情感上的聯(lián)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老師和當企業(yè)老板是一樣的,而這些學生們就是企業(yè)的工。一個好的老板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就是,忽悠自己的員工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實現(xiàn)企業(yè)價值。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手段,就是給員工希望忽悠他們覺得老板特別看重他們,他們是具備接受更大考驗的能力的。楊小沫準備把從網上看到的老板忽悠員工的方式,用到自己學生的身上。怎么覺得有點陰險哪?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起碼出發(fā)點是好的,楊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們不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