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琉球中山國國王巴志派遣王舅模都古、長史鄭義才、使者實達魯等人隨柴山的船隊到達蘇州,十一月抵京,被安排在南湖酒樓。
目前中山國已經統(tǒng)一琉球,人口有三萬多戶,二十多萬人。
朱瞻基又打算祭出驅狼吞虎之計,就怕他不上鉤。
對于其他民族,他深知,就如“你可以消滅我,但是就是打不敗我”一樣,只有將其分解,再用其他種族代之才行。
中山國一行到來并沒有引起重視,只是四處吃喝玩樂,晚上到大劇院欣賞曲目,也過的挺樂不思蜀的。
這一天是大妞的五歲生日,朱瞻基提議去南湖酒樓用餐,順便去看看新戲《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從蘇州引進來的,從下午演到晚上。
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城,包括幾個已經顯懷的妃子們,到了酒樓,暗紅色地毯鋪路,進了大廳,暗褐色的地板光亮入鏡,大柱子也不是大圓木柱,而是鋼筋水泥柱,也貼了光滑的石板,天花板上有七彩的玻璃吊燈,很是敞亮。
這時琉球使者得到了消息,在大廳里跪迎,他們已經得到了消息,朝鮮的使者入宮向未來的長公主和太子進獻生日禮物。這時郭太妃帶著孩子們也來了。
大家進入二樓的餐廳,朱瞻基則在房間里面接見了琉球使者。
琉球使者獻上了國寶夜明珠和珍珠給皇帝長女和皇子祝壽,他很滿意,寬慰了一番,囑咐他們明日入朝覲見。
朱瞻基陪著大家吃了飯又去看戲,就連五歲的小孩子都被吸引住了,吃了晚飯,朱瞻基領著皇后和妃子們回宮了,其他人都要留下來繼續(xù)看戲。
第二日早朝,戶部右侍郎王佐咳嗽了一聲,這是先前奏事老規(guī)矩,現在倒是不用要求那么嚴格。
“皇上,臣有事請奏,自從大劇院開戲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多聽一場戲,現在就連臣的家里連鬧得不可開交,想買一張票都買不到。聽說昨天剛剛開的新戲,現在已經滿城都在議論,想去嘗個先。臣請照去年舊例,拍賣牌照,讓更多的人有地方可以看戲?!?p> “各位大臣有什么意見?”
“臣反對,自正月以來,京城無處不在施工,外來人口大量增加,而京城本來就缺少米糧,致使糧價波動頻繁。
如若繼續(xù)招富人前來拍賣牌照,外來的人員就會更多,錢財大量的涌入,那么米糧等等會越來越貴,錢越來越不值錢。”戶部左侍郎張本說道。
“京城作為南北交匯之處,本就該如此嘛,將來京城還會發(fā)展得更好的,讓風沙少來一點。
當然糧食價格也要保持住,今年就不打算拍賣了,小型劇院不需要拍賣牌照,可以直接申請,演出人員也可以找大劇院借用。
當然需要交納保證金,安全第一,工部需要把好關?!?p> 接著又討論了一下,便宣琉球使者覲見。
“外臣鄭義才等見過皇帝陛下!”
“爾等無需多禮,朕對待你們就像對待大臣們是一樣的,也希望你們把大明當著自己的家,遇到不合理的地方盡可以暢所欲言,朕對于心向我大明者,一向是優(yōu)待的?!?p> “臣等叩謝陛下厚待,竟無以為報,些許方物以表我王之心意?!?p> “不可妄自菲薄,只要心向我大明,謙虛學習我大明五千年之文明,就一定能夠造福百姓,連老天都會厚待的?!?p> 朱瞻基賜予寶劍寶刀各十把,書籍,彩幣,茶葉等若干,新幣一千貫。賜國王尚姓,金印一方,賜予大臣及將軍印一整套。
散會后,來到軍機處,召來張輔、薛祿等。
“派人通知瓦剌,可以在興和關卡外設榷場,可以提供糧食、鐵器、干草、茶葉、布匹、食糖等等。我們大量需要奴隸,馬牛羊,毛皮等等?!?p> “陛下打算對瓦剌動手了?”
“朕想來想去,覺得光是分化還是不夠,要持續(xù)打壓瓦剌部,不能讓他發(fā)展,目前階段,以防守為主,將他們大部人馬吸引過來,到時候給他來個恨的?!?p> “草原上的部落多如牛毛,殺之不盡,春風吹又生?!?p> “朕打算在草原上駐扎大軍,將來將草原劃分若干個大牧場,建造堅固的圈場,冬天畜牲就不怕凍傷。再準備干草,甚至小麥苗都可以,讓他們可以安全度過冬春季節(jié)。
朕聽說有些地方是可以種植枸杞的,葉子可以喂羊,果子可以當中藥材賣,可以喂雞。肅州往西一帶都適合種植。
另外草原也有很多硝和堿,以前打阿魯臺的時候,有個地方,好多士兵不是撿到了漂亮的寶石了嗎?
這就是朕所說的將戰(zhàn)場一步步往外推的策略,以后要將外族征兵的政策落實好,即要給士兵們榮譽也要給實惠。加大招募蒙古散族部落的力度,將他們往大寧這邊轉移。
千萬要落到實處,不要適得其反,總是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煩出來。”
“陛下要是以前,大家都以為你在說天書!”
“朕曾經說過,要想打敗韃靼,就要將自己變成韃靼。
不要成天老是盯著戶部,該支援的一定不會少,軍隊腐化的該處理就處理,士兵們的飲食要合理,訓練要到位,要有針對性。
決定了一件事就去做,而且要做好,不能惹出麻煩。”
“是?!?p> “你們全部都一樣啊,不要老是把自己當作一個文官了。
該爭的也要爭,要有使命感,不能允許失敗!”
“皇上,廣西山高林密,土族屢發(fā)叛亂,有時候情況比交趾還復雜。”
“要多了解多溝通,不能硬來,老是覺得自己拳頭硬,這個是不行的。
修路、通航等等都要溝通好,一次不行的話就兩次,總能夠打動的。
讓金純于兩廣巡撫,看來也只有他能夠處理好這些矛盾?!?p> “金尚書做事那是滴水不漏?。∮兴诳杀o虞?!?p> “皇上你這是軟的軟,硬的硬,照皇帝的態(tài)度看來,你也是不怎么待見倭國了?”
“還是隆平侯了解朕,我們要徹底將倭寇打痛打垮。不能老是畏畏縮縮的樣子,好像我們怕他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