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北戴河,盡管是六月末,氣溫也不高,經(jīng)常云團是遮住了太陽,這里被朱瞻基建了一個皇莊,主體已經(jīng)完工。有好多人就吐槽說明朝皇帝的皇莊太多了,其實皇莊一開始,就像這里的一樣,荒無人煙,這里可以種農作物,還放養(yǎng)了大量的牛羊,少量的馬匹。
早上起床的時候,就可以喝到新鮮的牛奶,松軟可口的面包,這里的草本的確是太豐富了,大自然便愛于此,讓中醫(yī)能夠救人疾苦。他們參觀了自然美景,用望遠鏡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鳥類以及各種他從未見過的動物。
登山望海,美不勝收,下來趕海,清晨觀日,朱祁鎮(zhèn)和朱祁鈺兄弟兩個,玩得開心極了,這一趟是沒有白來。好久沒有騎馬了,把朱祁鈺放在前面,朱祁鎮(zhèn)則跟成國公之子朱勇共乘一匹馬。
駿馬飛馳,不久以后,就來到了一片廣闊的海灘,坐在高大的御馬上面,就是平時內向的朱祁鈺也興奮地大喊大叫起來。
大家都脫掉鞋襪,沖到海里盡情玩耍,海水清澈見地,海浪沖擊著海灘,他感覺像是久別的母親,喜悅的重逢,安慰和撫摸。
海邊漂浮著一些海草,他讓大家都收集起來,曬干之后,加入一些白糖,水等翻抄,再用鐵板壓扁烘烤,海苔就做好了,用剪刀剪成方塊,便于取食。
這里的向日葵長得特別好,朱祁鎮(zhèn)看著向日葵總是對著太陽,感覺很新奇。
“為什么向日葵老是跟著跟著太陽走呢?”
“向日葵開花之前,就是長出花粉之前,它喜歡陽光的照射,這樣它就長得更快更壯,有了花粉之后,它就一直向著東方,避免陽光把花粉曬傷?!?p> “它為什么要長出花粉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有了花粉之后,蝴蝶蜜蜂就會過來吃,風也會把花粉吹的到處都是?;ㄓ泄ê湍富ǎú庞谢ǚ?,母花沒有,母花接受了花粉才能結出果實?!?p> “我要想看看什么是公花什么是母花。”
“這個太高了,不好看,想看的話,可以看看胡瓜開的花?!?p> “我要看胡瓜?!?p> “好,我?guī)闳タ??!?p> “父皇,你看蛇?!?p> “好大的一條青蛇,有四五尺,民間傳說,不能讓蛇立起來,如果立起來比人還高,那么這個人就會死?!?p> “你看它跑得好快呀。”朱祁鎮(zhèn)抓取土塊攻擊那條蛇。
朱瞻基帶著鐮刀在芝麻地里割草,然后提著草來喂馬。
“你看它吃得多開心。”
“大馬,這是我割的哦,快吃吧,可嫩了。”
喂了馬之后,洗洗手,進了屋,若微和穆爾登格兩個人在說笑著,這里挺好的,像個家的樣子。
“怎么又有那么多奏章?。俊?p> “這是幾天積累下來的。”劉實答到。
“有哪些緊急的事務?”
“主要是戶部登記量測田畝的問題,還有很多流民到京城里找活干?!?p> “為什么那么多流民呢?”他猜也是這些事情。
“可能是京城里錢比較好掙吧?!?p> 這一頓批改,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算弄完。
“皇上,這里真好啊,又清凈有涼快?!?p> “那我問你,就像這里一樣,我想避暑或者周游,你是愿意跟你兒子一塊,還是愿意跟著我呢?”
“當然是兒子了?!?p> “為什么呢?”
“放心不下呀!”
“也是。”
“蓬島清明,瓊液瑤池。波光粼粼,曉日初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星云斑斕,蛇馳螢明?!比粑⒁贿呅蕾p著他的字,一邊讀出來。
他站起身來,拍拍身上的衣服。
自古以來,能夠成就一番偉業(yè)的皇帝,無不年輕力壯的時候就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為什么偏偏?想起這一生也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一方面對于思想禁錮的一種失望,一方面又不甘心,祁鎮(zhèn)和祁鈺都是好孩子,應該是比他強呀!
“皇上是不是累了?”
“有點,我做不到皇爺爺那種通暢的感覺,事事都能迎難而解?!?p> “皇上,現(xiàn)在可不是當初我們無憂無慮的的時候了?!?p>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呀!”
“我相信你,除了黑點,一點也不顯老。哈哈?!?p> “嗯。”
“皇上,這么久了,也不幫我畫個像?”
“哦,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不如暫且停下,及時行樂吧!”
“你放得下嗎?”
“拿得起放得下?!?p> 當當農夫,鋤鋤草,撒下網(wǎng),趕趕海,也挺好的,生活就像羊吃草,需要變換不同的口味,在這里又磨蹭了一個月,終于登上前往海洲的大船。
“惟真吶,你比你父親活得長,朕希望你也能像你父親那樣?!?p> “臣必當為陛下效死,哪怕是刀山火海,萬死不辭!”朱瞻基看他滿臉絡腮的模樣,還以為是張飛再世呢。
“聽說你的愛子滿三周歲,這塊玉就送給你兒子吧。”
“皇上,你看這羊多喜氣呀,真是喜氣洋洋呀,謝皇上厚賞。”這塊羊脂玉,正反兩面都刻了一只羊。
待上岸后,曾敏學和王彥帶著一大幫子遼寧省的官員迎駕,王彥現(xiàn)在管著這邊的軍隊。他實在是搞不懂,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為什么要花那么多錢。明朝到清朝到底有哪些改變?思想變得更加封閉了,他覺得。
從海洲到沈陽,一路看來,土地廣闊,人煙稀少,華夏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幾千年來,人們過著朝而往暮而歸的生活,生產(chǎn)效率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提高,往往一遇上天災人禍,根本上就沒有什么抵抗能力。
大明自朱瞻基登基以來,光是商稅就足夠朝廷的開支,再加上縮減開支等,已經(jīng)足夠強大了,不過茶葉、絲綢、瓷器等貿易會產(chǎn)生大量的逆差,想要正常發(fā)展,還是需要擴大內需。
提高農業(yè)生產(chǎn)力和產(chǎn)量,解放勞動力,使用智慧產(chǎn)生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