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六十載烽煙燃遍

桓玄的野心

六十載烽煙燃遍 六朝風雨 2859 2020-05-18 21:06:01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當時占據(jù)長江中游的軍閥桓玄以清君側(誅殺奸臣司馬道子父子)為名,起兵叛亂,部隊順長江而下,欲圖直取建康。司馬道子聞訊,再次派出劉牢之進行鎮(zhèn)壓。

  但是這個時候,劉牢之自己卻動起了歪腦筋。

  要說劉牢之這個人統(tǒng)兵水平相當不錯,勇武更是天下無雙,但是政治智慧怕不是要成負數(shù)了。當初公元398年王恭起兵攻打司馬道子的時候,劉牢之就臨陣叛離王恭,投奔司馬道子,直接導致了王恭的被殺。

  這回,他又想叛主了,他想臨陣倒戈,投奔桓玄,賣了司馬道子。

  劉牢之的擔心聽起來也很有道理,他覺得,如果自己打不過桓玄,那不如投降;如果自己打得過桓玄,錘爆桓玄以后肯定功高蓋主,司馬道子父子肯定容不下自己,為了不當白起韓信,還是不如投降。

  簡而言之,不如投降。

  這個主意當然愚蠢透了,他已經(jīng)叛王恭而投司馬道子,這回再叛司馬道子而投桓玄?;感膊皇巧底樱瑒⒗沃绱朔磸蜔o常,這還能信任他簡直有鬼了,難道會不怕自己哪天又成了王恭、司馬道子?

  劉裕跟劉牢之的侄子何無忌兩個人苦口婆心地勸劉牢之,但是這位劉牢之此時打定心思,一定要臨陣倒戈,攔都攔不住。

  于是,劉牢之投降了桓玄,這么一來最先去見司馬炎的當然司馬道子父子,然后下一個……就是劉牢之了。

  桓玄也不想把這個反復橫跳的家伙接著留下去了,于是乎立馬奪了劉牢之兵權,讓他去當一個征東將軍、會稽太守,實際上把他剝離了北府軍的指揮權。

  劉牢之雖然政治智慧為負,但最起碼不是傻子?;蛘哒f,連傻子都看得出,桓玄這手調(diào)度絕對不安好心。

  這時,劉牢之又有了一個主意——再叛。結果他一個部下直接嗆回去說:“你先背叛了王恭,前幾天剛剛背叛了司馬道子,現(xiàn)在又要背叛桓玄,一個人三次背叛主人,您還想怎么混下去?”然后就直接不理劉牢之,跑路了。

  劉牢之這時才發(fā)現(xiàn)不妙,加上兒子劉敬宣去京口轉移家室,到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回來,劉牢之以為兒子被殺,于是選擇了上吊自殺,結束了自己不斷跳槽的一生。劉牢之死后,劉敬宣、高雅之、司馬休之等人跑到南燕,投奔了慕容德。

  在這種情況下,劉裕的處境顯得非常尷尬了。事實上,他如果不想去陪劉牢之的話,目前似乎只有兩條路好走——要么像那些北府軍老前輩那樣投靠慕容德,要么就暫時依附于桓玄。劉裕選擇了第二條路對何無忌等人表示:“如果桓玄能夠安安心心謹守臣節(jié),我們就侍奉桓玄。如果他想搞事情,我們就干掉他?!?p>  指望桓玄謹守臣節(jié)當然是不可能的,桓玄要是會謹守臣節(jié)他也不會帶兵打建康了。在攻克建康的同時,桓玄就矯詔自封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徐州刺史,總百揆,又加假黃鉞、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同年,“又加袞冕之服,綠綟綬,增班劍為六十人,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奏不名”(《晉書·桓玄》)。

  要知道桓玄他老爹桓溫一生南征北戰(zhàn),西滅成漢,三伐中原,光復故都,晚年擅權獨大,圖謀篡位,結果到死也沒能拿到這些地位。桓玄現(xiàn)在已經(jīng)半個屁股坐在了建康城的龍椅上,離登上帝位只有一步之遙。

  元興二年(403年),桓玄又加揚州牧,晉封楚王,加九錫,正式走完了篡位前所有的流程。同年十二月,桓玄迫使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于自己,把另外半個屁股也挪到了龍椅上,把國號建為“楚”,追謚其父桓溫為楚宣武帝。

  與此同時,劉裕在元興元年便奉桓玄之命東征盧循,次年正月,劉裕在東陽、永嘉接連大破盧循,加號彭城內(nèi)史,也得到了桓玄的器重。

  在桓玄篡位之前,桓玄的從兄桓謙找到了劉裕,問劉裕支不支持桓玄稱帝。

  你問持不支持,劉裕當然是不支持的。但問題是,就算劉裕說不支持,說得好像桓玄就不會稱帝了似的。

  搞不好,桓玄先把劉裕干掉,然后稱帝。劉裕當然猜到了這點,于是心里再怎么不同意,嘴上還是表示桓玄稱帝是眾望所歸云云,至于背地里,劉裕開始積極從事倒桓事業(yè),準備光復晉朝。

  桓玄篡位的時候,劉裕還沒有跟桓玄撕破臉,于是乎違心地也來到京師,朝賀桓玄?;感姷絼⒃?,也覺得他是一代人杰。要說桓玄的妻子劉氏也不是一般人,對桓玄說劉??隙ú粫槿酥拢t早要反。但是這點,桓玄也已經(jīng)看出來了,但是他還有更高的目標。

  他想北定中原,蕩平關隴,而他覺得這件事只有劉裕做得到,所以,他想等到中原平定以后再去找劉裕算賬。

  桓玄確實也有兩把刷子,這一點他沒有看錯劉裕,劉裕在未來也確實完成了北定中原的偉業(yè),只不過不是為桓玄做到的而已。

  劉裕當然不想為桓玄北定中原,然后變成韓信第二。他在元興三年二月乙卯(公元404年3月24日)召集何無忌、魏詠之、檀憑之、檀韶、檀道濟、孟昶、孟懷玉、向靖、臧熹等二十七人以及一百多個自愿跟隨的人在京口發(fā)動兵變,奪取京口,殺死桓修,率領征募的千余百姓向京師建康進軍。

  從此后作戰(zhàn)記錄來看,楚軍兵力至少在三萬人以上。

  一千打三萬,還是臨時征調(diào)的義軍打正規(guī)軍,怎么看都不像能贏的樣子。所以,桓楚眾臣聽到消息,內(nèi)心毫無波瀾,覺得干掉劉裕簡直是易如反掌,只有皇帝桓玄一個人慌得一批,他覺得這劉裕、劉毅、何無忌三個人都絕對不可小覷,于是拒絕了大軍進攻劉裕的提議,決定層層設防,采用被動防御的戰(zhàn)術?;感汕渤娒麑歉χ?、皇甫敷各率軍數(shù)千在江乘、羅落橋抵御劉裕。

  三月戊午朔(公元404年3月27日),劉裕與吳甫之在江乘相遇,劉??吹綌?shù)倍于己的敵軍,一點不慌,抄著一把長刀突了進去,竟然直接打崩了楚軍……

  劉裕一天之內(nèi),在江乘、羅落橋連續(xù)兩次大破楚軍,陣斬吳甫之、皇甫敷,率軍直撲建康。

  這回,桓楚上下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桓玄亮出了最后的底牌——他派遣心腹卞范之駐守戰(zhàn)略要地覆舟山,堂兄弟桓謙出鎮(zhèn)東陵口,兩軍合計二萬人,抵御劉裕。

  劉裕面對十幾倍于己的敵軍,集結兵力攻打覆舟山。他先命人虛張聲勢,作疑兵之計,打擊楚軍士氣。隨后,劉裕身先士卒,率軍突擊,并趁風放火,楚軍竟然直接土崩瓦解。桓玄面對敗局已定,決定放棄建康,抓著晉安帝,逃回長江中游的老巢。

  三月庚申(公元404年3月29日),劉裕攻入石頭城,重新建立東晉宗廟,這天距離劉裕在京口舉兵不過六天。

  六天,只有六天,劉裕只用了六天時間率領一千余人擊敗了三萬多楚軍,光復建康,重新設立東晉宗廟。

  但問題是,這個問題并非光復首都就能搞定的,建康雖然光復了,但是皇帝還在桓玄手里,而且各地到處都是桓楚余部,就像《宋書·向靖傳》中說:“京邑雖平,而群寇互起”,劉裕真正能夠實際控制的領土相當有限。

  于是,劉裕在光復建康后向西方和北方接連發(fā)起進攻。北部戰(zhàn)線上,諸葛長民擊潰了企圖進軍壽陽的桓歆,向靖、劉藩、孟龍符又在白茅擊敗了桓歆、桓石康、桓石綏的軍隊,一舉拿下了重鎮(zhèn)壽陽。

  西線,晉軍在劉毅、何無忌、劉道規(guī)的帶領下,節(jié)節(jié)得勝,在桑落洲擊敗楚軍名將郭銓,并在崢嶸洲追上了敗逃的桓玄,又一次對楚軍發(fā)起火攻,隨后率軍突擊,大破楚軍,桓玄也在敗逃途中死于被砍死在船上。隨后,桓謙、桓振率領桓氏余黨占據(jù)江陵,頑抗晉軍。晉軍與楚軍在夏口展開大戰(zhàn)。楚軍分守三處重地抵御晉軍。劉毅、何無忌、劉道規(guī)分兵進攻防守較為薄弱的兩處,一舉攻克兩處陣地,迫使孤立無援的楚軍名將馮該放棄夏口撤軍,隨后劉毅等人一鼓作氣,攻破江陵。

  此后,桓氏余部仍然在堅持反晉斗爭,其徹底覆滅要是好幾年后的事情了。不過,此時的桓氏政權已經(jīng)再也無力掀起波瀾,此處也就不再贅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