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盛唐開始于南海

第六章 老爹的錯誤(求推薦,求收藏)

盛唐開始于南海 天街小雪花 2438 2020-05-28 00:42:06

  兩句話:

  人力無窮時,天地有興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一個是努力了,一個是悟透了。

  沒有高低對錯之分,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

  人類的發(fā)展歷程就是一部與天地不停對抗的戰(zhàn)斗史,有的人在殘酷的斗爭中倒下,自然就有人存活了下來。

  活下來的不一定優(yōu)秀,倒下的不一定無能,只是看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優(yōu)勢在哪一邊罷了。

  云浩堅信自己就是那個可以存活下來,而且可以活的很好的家伙。

  不考慮那些世家代表的恐嚇表演,李氏的壽宴絕對是一次成功的宴會,是一次有深遠意義的宴會,是一次值得紀念的宴會。

  壽宴上李氏只是謝過大家的禮物和辛苦后,留下一句“今天起,云浩就是云家的當家人”便帶著全家?;貎?nèi)宅去了。

  云浩對王家的態(tài)度讓各個勢力都變得焦躁,美味的宴席變得索然無味,沒有人動筷,有的只是一個個小圈子的竊竊私語。

  私語的內(nèi)容都是關于云家崽的討論,也不知道這些人哪里來的本事,憑借手中端著的一杯酒,在主人家都提前離席的情況下硬生生地熬到了壽宴結束。

  云浩在老娘離開后象征性地給客人們敬了一杯酒就帶著小尾巴李承乾到了內(nèi)書房。

  說起來這個未來的太子殿下真是個好奇寶寶,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云家有可以載人飛天的東西,昨晚飯后就開始一直跟在云浩屁股后面,嚷著要云浩帶他到天上去。云浩不勝其煩,又不好拒絕這個單純的孩子,只得答應壽宴結束就帶他去看看熱氣球。

  這孩子倒是實在,見云浩這個主人離開,就以為壽宴結束了,屁顛屁顛地跟在了云浩身后進了后宅,后宅的護衛(wèi)也沒有阻止一個小屁孩的想法,云浩無奈,也不好讓一個小孩子在后宅亂竄,就帶著他來到了書房。

  將一個老爹做的魔方丟給李承乾,成功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后,云浩坐在椅子上開始思考明天的行程。

  來到大唐四個月了,他沒能出府一步,老娘的意思是外面太危險,小孩子還是在家待著好。

  全天下的母親大抵上都是如此,他也只能在府里上躥下跳。

  就是足不出戶,云浩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大鍋飯。

  這是個極富時代特色的名詞,在不知道老爹的底細之前,他就對府里下人的福利待遇感到好奇和不解。

  你能想象在這個還存在奴隸買賣的時代里,云家的下人竟然沒有一個是奴籍,就連平日里口稱奴婢的小影和灑掃的小丫鬟都是自由的良人身份,確切地說他們都是云家終身制的雇工。不光是身份的問題,家里下人的衣食住行,包括醫(yī)療,子女教育,婚喪嫁娶,更是云家一手包辦!

  云浩總是感覺這種模式很熟悉,但又很陌生。多番思索,把這種現(xiàn)象歸結為老爹老娘是在行善積德,要不然他們怎么會老來得子呢?

  在得知老爹是從1985年穿越過來時,云浩突然明悟——這他喵的就是集體企業(yè)在那個時代的運作方式,俗稱:大鍋飯。

  這種方式無所謂好壞,看的是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至少到目前為止,云家的這些下人都是在勤勤懇懇的工作,忠誠方面也沒問題。

  云浩之所以糾結大鍋飯的問題,是在期望云家的那些工坊可千萬別和府里一樣,來自2020的他可是知道這里面的問題的。

  之后兩天的視察證明云浩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出身鄉(xiāng)鎮(zhèn)集體企業(yè)的老爹把前世他所了解的那一套管理方法完全照搬到了此時的崖州,導致現(xiàn)在各個工坊的問題多多,生產(chǎn)效率低下,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雙降,人員嚴重超標,賬目混亂,計劃外支出巨増,甚至有的工坊已經(jīng)到了靠云府貼錢才能維持的地步。

  老爹犯了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在沒有論證可行性情況下企圖一步到位,想要讓生產(chǎn)力去適應生產(chǎn)關系,這就是本末倒置。

  剛開始,工坊的生產(chǎn)運作都很順利,效益很好,可隨著第二代工人的引入,人員超標,工人開始出現(xiàn)惰性,生產(chǎn)開始受到影響,但影響有限,云海當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原戰(zhàn)場上,也就沒有在意這些,到他去世后,失去主心骨的管理體系一下子就失去了方向,雖有老管家和各工坊的管事勉力維持,但這幾年的工坊用茍延殘喘來形容都不為過。

  現(xiàn)在云家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商隊,工業(yè)產(chǎn)品的收入只能堪堪維持工坊的生產(chǎn)。

  云浩打心里感謝高中的政治老師,當時被逼著背下來的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的內(nèi)容,不僅讓他混過了馬哲的考試,還讓他有了解決工坊問題的方法。

  刨除大鍋飯的問題不談,云浩真的很佩服老爹的能力和決心。

  憑借有限的技術,再加上幾本技術手冊,老爹先是建立了玻璃工坊,在找到耐火磚的原料后硬是弄出了小高爐,經(jīng)過七百多次實驗又弄出了可用的刀頭鋼,建立了一個擁有銑床,鏜床等重要機床的加工車間,還還原了軋鋼的部分技術,弄出了鋼管,腦洞大開的造出了壓力計,加上水力鍛錘出現(xiàn),配合幾條被當做救生圈的汽車內(nèi)胎,最終造出來了密室里的那臺蒸汽火車頭,還憑借倉庫里的幾臺212發(fā)動機完成了那個讓李承乾念念不忘的熱氣球。

  老爹在打工業(yè)基礎的同時,也沒忘了培養(yǎng)人才。

  除了登州那個已經(jīng)被儒生推到的學校不算,老爹單是在崖州就建立一百多所中小學和兩間技校,這還不包括工坊體系里的各種培訓班。

  老爹對教育的投入幾乎是不遺余力,小學階段還實行了四年的免費義務教育,所有滿七歲的孩子都必須入學,單是這一項就幾乎消耗了云家每年三分之一的收入。小學主要是教識字和基礎的數(shù)學,可以說崖州絕對是這個時代識字率最高地方。

  到中學時開始教授學生初中的數(shù)理化和歷史地理,中學不要求強制入學,奉行的是擇優(yōu)錄取,云家和學生各承擔一半學費,相對于這個世界落后數(shù)學水平,中學畢業(yè)的學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賬房先生。

  而兩間技校因為考慮技術保密的需要,里面的學生基本都是云府雇工的子女和被云家從小收養(yǎng)的孤兒,這里也是崖州最核心力量,是工業(yè)化的中堅力量,是云家真正的底牌!

  原本的崖州只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這里本就沒有多少人,在老爹到這里后,趁著中原地區(qū)的戰(zhàn)亂,偷偷的把大量的流民運到島上,甚至直接把原來登州近一半的人都運到了這里。

  遠離戰(zhàn)亂的崖州,經(jīng)過這些年的發(fā)展,云家的內(nèi)部檔案上記錄的人口就有接近七十萬,比現(xiàn)在長安的人口還多,在這個把人口數(shù)量當做考核官員標準的時代,崖州的地方官可能是晉升最快的官員了。

  人口的基數(shù)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比如,崖州的表現(xiàn)出的就是工商業(yè)發(fā)達,云家在工商業(yè)上的收入又推動著地方的發(fā)展。

  眾多的人口雖然帶來不小的壓力,但充沛人力濟源又可以篩選出更多的人才來推動地方的發(fā)展。

  視察結束時,云浩在心里給老爹點了一百二十個贊!

  拋卻少的可憐的化學上的成果,老爹簡直就是穿越者的標桿人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