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允蹭地站了起來,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擼袖子上手的意思,衛(wèi)臻不由得后退了一步。不是他慫,實在是漢朝的讀書人和后世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有些不一樣,講究一個出將入相,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賦詩。亭子里的三人,武力值最不行的大約就是蔡邕了。但就是這位常年在東觀校書,尤擅撫琴的蔡老頭,日常耍起劍來,也把衛(wèi)臻虐的不要不要的。更不要說身高八尺開外,能飲酒一石,帶兵平亂的盧植了。王允呢,那也是青年時期就早晚學(xué)習(xí)騎射的主兒,號稱文武雙全的王佐之才。武力值到底有多高衛(wèi)臻不知道,但王老頭前幾年面對黃巾軍,還能騎上馬親自帶頭沖鋒,萬軍之中全身而歸,衛(wèi)臻估計,揍自己這樣的,三兩個應(yīng)該問題不大。這還是建立在王老頭年過五十,年老體衰的基礎(chǔ)上。
衛(wèi)臻倒不是不想學(xué)武,但一來他身體大病一場,衛(wèi)茲對他習(xí)武持不贊成態(tài)度,二來,他確實有些受不了學(xué)武的苦頭。好容易穿越一回,難不成是過來吃苦的?這里可沒有什么靠著半吊子太極拳就能迅速成為高手的傳說,軍體拳可能實用點,可惜衛(wèi)臻不會。
“王公還想對晚輩動粗不成?”
看到盧植與蔡邕都起身相勸,自覺安全得到保障的衛(wèi)臻冷冷道。說實在的,對這位無論是在演義還是在現(xiàn)實中,都確實周旋與董胖子與呂三姓之間,最終差一點做成挽救大漢偉業(yè)的人物,衛(wèi)臻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的。
衛(wèi)臻看不上他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賊能惹禍,二是自負(fù)氣狹,三是傲慢無能。
說到捅馬蜂窩的本事,王老頭絕不讓曹老板獨美于前。
這位號稱“文武全才”的王老頭出身好,出名早,出仕理所當(dāng)然的比較早,十九歲就被舉為孝廉,開始了公務(wù)員生涯。
大約是和曹老板一樣的毛病,作為世家子弟,年輕時仗著家世,天不怕地不拍的,甚至因為王老頭是世家大族,比曹家那種豪門,士族眼中的寒門,閹豎遺丑更加牛叉。王老頭年輕時干得比曹老板還過分,捅馬蜂窩的能力還要勝出三分。
曹老板干個公安局長能把蹇碩的叔叔亂棒打死,怕也是有老王頭在前面做榜樣的因由。
王允第一個職位是郡吏,到底是什么職務(wù),多大的官,咱也不知道。反正十九歲的愣頭青,能在市區(qū)政府當(dāng)個小官,一般人肯定是做不到的,和王老頭一樣,是官七代官八代的另說。
王老頭新官上任,就遇上不長眼的讓他放火了。
這位不長眼的名叫趙津,在后世名不見經(jīng)傳,可能史書在提到王允軼事時,趙津會沾個光,出個場。在當(dāng)時,趙津可是老牛逼了,無他,和蹇圖能橫行霸道的原因一樣,人也有朝廷當(dāng)權(quán)宦官做后臺。
這位同樣有宦官后臺的下場比蹇圖還慘。人蹇圖怎么說也是被五色棒打死的,全尸還是有的。這位呢,遇到不鳥宦官的王老頭,一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此為非作歹,貪贓枉法,格殺勿論!’,就給逮捕了,然后押解東市斬首示眾了。腦袋沒保住不說,連審問的過程都沒有。
咱不知道趙津的后臺是哪位宦官,也不知道他是如何進的讒言,結(jié)果是漢桓帝大怒,把王老頭上司太守劉瓆給征到京師,關(guān)到監(jiān)獄里弄死了。
你說人家劉瓆沒招誰沒惹誰的,就因為征辟了王老頭做個屬吏,結(jié)果無緣無故做了替罪羊,冤不冤?跟他一起被抓的南陽太守成瑨,好歹是自己親自下令將依仗宦官作惡的張泛收捕后處死的,劉瓆呢,收拾趙津的時候王老頭全代勞了,頂包的時候輪到他了,你說倒不倒霉?
王老頭呢,將劉瓆送葬回到平原,為劉瓆守了三年的喪。得了好名聲后,屁事沒有的回家了,回頭又施施然出仕了。
初戰(zhàn)大勝的王老頭那叫一個春風(fēng)得意,自認(rèn)是為民做主的清官,自然看不慣貪腐之人,于是乎,再次出仕后,他的頂頭上司王球理所當(dāng)然的被他燒了第二把火。
劉備劉哥教育自家兒子說,漢室之衰,始于桓靈。作為東漢第十位皇帝,漢桓帝其實也是相當(dāng)能造的。買官鬻爵的事兒,他在位時已經(jīng)很普遍的,只不過他沒像漢靈帝那樣明碼標(biāo)價而已。
上行下效,老大有官爵賣,底下的郡守們賣不了官爵,吏額還是能賣的。王球呢,作為一郡太守,迎來送往,游樂宴客的,總有花錢的地方,手頭的錢總是不夠花的。于是乎,就賣了補吏職位給王老頭同鄉(xiāng)一個叫路佛的。
路佛這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既無學(xué)識,也無德行,唯一的優(yōu)點就是家里有錢。作為同鄉(xiāng),很是讓王老頭看不起。如今又進行這種骯臟的py交易,就更讓王老頭不爽了。當(dāng)下就當(dāng)眾揭露路佛的丑行,并面對面跟著王球干起來了,指責(zé)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一點都面子沒給上級留。
這讓王太守很受傷,直接把王老頭下了大獄,準(zhǔn)備砍頭。
眼見王老頭就要天道循環(huán),步了趙津的后塵,救星來了。王太守的頂頭上司,并州刺史鄧盛聽說了這件事兒,親自騎上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不但保住了王老頭的狗頭,還他媽給王老頭升官了,讓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從市級小官一躍成了省級二把手。雖說以漢朝的官制,王老頭這個刺史秘書長職位,算不得王球的上司,但以后想為難王球,那叫一個輕輕松松。這一通折騰下來,王太守不是很受傷,而是受傷的想吐血!
鄧盛為什么這么熱切的搭救王老頭呢?史書上說是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跡,欽佩他的才識和性格。鄧伯能作為一州刺史,年逾四旬的官場老油條,欽佩一個二十歲出頭,初入官場的愣頭青?你覺得可能不?很早聽說過王老頭的事跡?要知道王老頭被王球給抓起來要砍頭時,剛剛年過二十二,這個很早是多早?三五年還是十來年?那時候王老頭干嘛呢?撒尿和泥玩?
說來說去,還是王老頭那個世代擔(dān)任州郡的重要官職的太原王家起了大作用。說起來,人家王球王太守也是一時氣急,真冷靜下來,還能真砍了太原王家的嫡子?以后并州這個官場還混不混了?
不管怎樣,扛著比譙郡曹家好使太多的太原王家金字招牌,王老頭每次捅馬蜂窩都能有驚無險,并且靠著善于捅馬蜂窩而名聲大噪,很快被三公爭辟,召入中央了。
注意這個爭字,人三公都覺得這小年輕厲害,捅得一手好馬蜂窩。
王老頭呢,選來選去(官多代幸福的煩惱),應(yīng)了司徒府的征召,選了最能發(fā)揮他捅馬蜂窩技能特長的職位,侍御史。
這個在御史大夫之下。直接跟朝廷高級官員較勁的職位,實在是王老頭發(fā)揮特長的不二之選。可惜的是,黃巾起義突然爆發(fā),讓屁股還沒坐熱的王老頭在侍御史的職位上,沒能再創(chuàng)佳話,再捅一個馬蜂窩。不過沒關(guān)系,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沒了侍御史職位,人王老頭馬蜂窩照捅不誤。
王老頭很快又在豫州刺史的位置上捅了一個連太原王家招牌都罩不住他的超級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