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庶吉士

第八十章 紫禁城的黃昏

大明庶吉士 塵埃之悟 2213 2020-09-09 00:02:36

  毛澄還是老一套,堅持需先定興獻王的名號,才能定蔣氏的名號。

  張?zhí)笠宦牼椭罌]戲,于是也不再詢問毛澄的意見。直接朝著群臣問道:“你們也是這么個意思嗎?”

  這幫大臣初時還你看我、我看你,并不急著表態(tài)。而袁宗皋再次發(fā)揮起自己的帶頭作用。

  “臣,謹(jǐn)尊太后懿旨?!?p>  有了袁宗皋的表態(tài),這群大臣也不得不表態(tài),紛紛照著袁宗皋的話,復(fù)述了一遍。

  ……

  經(jīng)過太后、皇帝與群臣,用這種坐而論道式的協(xié)商,總算是商議出一個模棱兩可,大家都還能接受的結(jié)果出來。

  最后以太后下懿旨結(jié)束這場鬧劇。

  蔣氏以‘興獻后’的身份入京,至于朱厚熜老爹興獻王的名號,還是那句話,群臣再議。

  嘉靖也是個見好就收的人,給老娘整個‘興獻后’的名號也還滿意,畢竟王后與王妃所包含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自東漢以后,后字只有皇帝的妻子才可以使用,而諸侯王的妻子一律稱王妃。這也就是嘉靖與蔣氏最后都接受這個名號的原因。

  再說了,皇帝這個位置朱厚熜還是喜歡的……

  ——

  目送帶著太后懿旨出發(fā)的官員走遠(yuǎn)后,嘉靖才露出一絲笑容?;仡^看了一眼沈秋,笑道:“走吧,繼續(xù)咱們得事?!?p>  沈秋沒想到,經(jīng)過這么多事,嘉靖居然沒有忘記和自己的事。

  那么沈秋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位嘉靖皇帝這場要求回安陸的吵嚷,八成是一場戲,其實是演出來給人看的。

  要是真的有心回安陸,怎么還會記掛著將來發(fā)展的事情,早就當(dāng)成不相干的事,扔的老遠(yuǎn)。如今這種情況,只能說明,這都是一個局。

  所以沒有沈秋的提醒,嘉靖依然會把這個問題甩給張?zhí)?。只不過可能是由袁宗皋或是其他嘉靖的死黨提出來罷了。

  嘉靖的心機看來不淺啊。

  進入謹(jǐn)身殿,沈秋直接被嘉靖桌上的物件吸引住了。那正是由李家窯生產(chǎn),魔術(shù)館售出的那批特殊玻璃燈制品。

  嘉靖見沈秋盯著桌上的玻璃燈在看,打趣的說道:“這東西你應(yīng)該見過啊,聽袁先生說,如今這東西風(fēng)靡京城。大有當(dāng)年左思寫《三都賦》時,洛陽紙貴的勢頭啊?!?p>  沈秋覺得自己都被嘉靖說的不好意思了,這玩意雖說賣的還行,但是和洛陽紙貴那完全不是一個可以比較的東西。

  嘉靖坐下之后,就開始詢問沈秋關(guān)于商業(yè)的事情。沈秋也盡量把有些難懂的術(shù)語用簡單的話解釋給嘉靖聽。

  ……

  這一場會談一直到散班,期間嘉靖若是有必須要見的人,就讓沈秋暫時回避,等處理完之后在叫來沈秋。

  而門外的李芳則是一直笑個不停,當(dāng)了這么久御前太監(jiān),他可沒有見過幾個人能被嘉靖這么留著談話。

  李芳非常堅信,自己這次是押對寶了。

  說了一下午,嘉靖是興致盎然,但是沈秋卻是苦不堪言。自己完全就是一個資料機,嘉靖需要什么自己就解釋什么。

  好在李芳還算靠譜,讓人送來了解渴湯與糕點,這才讓沈秋能堅持噼噼啪啪說了一個下午。

  等到沈秋散班出來的時候,文樓與翰林院的人早就跑的沒影了。就還能看見幾位官員還在晃蕩。

  沈秋上了老羅的馬車,就是一躺。

  回到家時黃昏已盡。

  沈秋剛一跨進大門,就看到客廳里坐著一位老頭——張璁。

  沈秋馬上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和張璁說的事,看來張璁是寫好了。

  果然一進客廳,張璁就和沈秋提起了奏折的事情。并且從袖口里掏出一份寫好的奏本遞給沈秋。

  “文豐,你先過目看看怎么樣?”

  沈秋非常欣喜的接過奏本看了起來,歷史上張璁這封奏疏完完整整的記錄在,明史張璁列傳里。

  不過當(dāng)時沈秋只是粗略看過,知道個大概意思。如今拿著奏疏細(xì)看,才發(fā)現(xiàn)這張璁寫的還真的在理,難怪嘉靖皇帝一看到這封奏疏就高興的說出:“此本一出,我父子得全”這句話來。

  “好,好,好?!?p>  沈秋看罷,心情激動無比。當(dāng)然他高興是因為,他確定這就是收錄在明史里那篇張使璁崛起的奏本。

  聽到沈秋的肯定,張璁也是高興無比。心想自己這幾天絞盡腦汁的苦思冥想,總算是出成績了。

  于是張璁笑道:“好,那就勞煩文豐找個機會把這奏疏遞上去吧?!?p>  “遞,自然是要遞。不過需要等到合適的時機,否則達不到想要的效果?!?p>  張璁見沈秋這么一說,原本激昂無比的情緒,不免低落了幾分。不過還是一笑道:“好吧,畢竟這事也確實沒有那么容易,文豐你看著辦吧。我信你?!?p>  對此,沈秋趕忙向張璁保證說,這個自己一定會遞上去。不過讓張璁要有心理準(zhǔn)備,他的這封奏疏一旦遞了上去,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

  黃昏的紫禁城,別是一番美。

  夕陽沉山,華燈未上,紅霞漫布西天。

  掌燈的太監(jiān)宮女,排成幾隊,自紫禁城的四個方向出發(fā),朝著中間匯聚。所過之處,皆是明燈亮堂。

  三大殿中的謹(jǐn)身殿,依舊燭光高燃、燈火通明。

  嘉靖帝正在和袁宗皋商議著什么。

  許久之后,袁宗皋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出了謹(jǐn)身殿。站在殿門口,看了一眼四周,又是一聲嘆息。

  隨后便跟在提著燈籠,奉命送他出宮的小太監(jiān)身后朝宮外走去。

  嘉靖仍舊一臉的愁容,因通過今天的事,他再次意識到毛澄是他目前最大的阻力。

  雖然袁宗皋一再告訴他,毛澄只是個出頭鳥,背后還有其他支持者。但是嘉靖并不為所動,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黃錦?!?p>  隨著嘉靖的一聲呼喚,門口值班的黃錦趕忙跑了進來。

  黃錦的級別,本是不用值班站崗。不過皇帝和袁宗皋商議事情,不希望有其他人知道,就將門口的值班太監(jiān)全部趕走,所以才由他充當(dāng)守門太監(jiān)。

  “皇上,可是要擺駕回宮?”

  “回什么宮,有要事叫你去辦?!奔尉笡]好氣的訓(xùn)斥到。

  原來今天這事一鬧騰之后,下午內(nèi)閣學(xué)士梁儲和毛澄就上表請求辭官,好歸鄉(xiāng)養(yǎng)老。

  嘉靖當(dāng)時就想準(zhǔn)了這兩人的請求,結(jié)果愣是被袁宗皋,給苦口婆心攔住。說是這兩人在朝廷威望都極高,若是任由二人辭官,會讓皇上失去人望。

  以致二人差點為了這事吵了起來,這也就是為什么袁宗皋離開時,會有那一聲嘆息的原因。

  皇帝長大了,有獨立的思想了,他的話已經(jīng)左右不了這位少年天子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