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總很直白:“其實我跟你說的那些套路都是違規(guī)SP干的事,我們要長久發(fā)展還是得按正規(guī)套路出牌是不?最多帶點灰色,我今天找你們,就是想在你們的手機里植入SP軟件。”
原來經政府一查,我們在山寨機業(yè)界出了名,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銷量很大,于是有商業(yè)嗅覺的SP就找上門來了,想在我們的手機里植入SP應用,這樣手機用戶可能不知不覺點擊進入軟件后,也許就會付費享受SP的服務,這樣一來,只要用戶基數夠大,SP就有利可圖。
我一聽這個模式,有些排斥,這不是誘導用戶付費嗎?我們剛剛才被政府教育過,不能再犯錯了,要是再被抓到把柄,只怕一世都翻不了身了。
我清楚的記得出來的時候政府領導對我語重心長的交代過:“念在你們是初犯,又是手機行業(yè)的中堅力量,這次就從輕發(fā)落,希望你們吸取教訓,正規(guī)經營,實業(yè)報國!”
但是做SP的都有傳銷氣質,龍總給我洗腦:“吉總,我知道你有顧慮,但是你想啊,這個扣費的事是運營商干的,跟你半毛錢關系都沒有,而且是用戶同意才會扣費,不算是惡意營銷,同時還豐富了手機的功能,你還有錢分,何樂而不為呢?”
龍總給出的條件很誘人,他提供兩種模式給我選擇,要么是按應用軟件的扣費來提成,要么是一次性付款,每安裝一臺手機繳費多少,我自己衡量。
我就在腦子里盤算開了,兩種模式都不錯啊,提成的話一個用戶怎么也得消費10塊錢吧,這還只是一個應用,多裝幾個就是幾十;一次性收費也不錯啊,安一個我收1塊,安10個我收10塊,一七得七啊二七一十四啊不管三七二十一啊……
No!不能貪圖小利,這事有風險,合作須謹慎,我也是被洗過腦的人,不能輕易上當,于是我就跟龍總打太極:“龍總啊,這個事我大概了解了,你容我們內部討論一下,過幾天我們給你回復。你也知道,我們才出的事,萬事都得小心!”
送走龍總,馬濤奮跟我聊天:“這事風險大不大?”
我思索了半天,搖搖頭:“不好說,以前李博世跟我說精仿機風險不大,結果栽那么大個跟頭。不過照龍總說來,似乎又有些道理,他是正規(guī)公司,跟運營商的關系肯定很好,用戶即使是通過我們的手機付費了,應該也會怪運營商吧?!?p> 馬濤奮比我還謹慎:“但運營商是壟斷性質的,你會輕易換個手機號嗎?但是如果用戶是用我們的手機被扣了費,很可能直接換掉我們的手機哦?!?p> 我認為他說的對又不對:“我們是做山寨機的,用戶基本沒有品牌忠誠度,換掉就換掉唄,反正是一錘子買賣,你還指望大家就跟著我們的手機走了?不過如果我們打算創(chuàng)品牌,新的品牌肯定是不能裝這些軟件的,砸牌子,但是利潤真的很可觀啊……”
因為山寨機到了后期,競爭趨于白熱化,所以其實賣一臺山寨機出去掙不了幾個錢,全靠走量,而若是SP出錢給我們安裝軟件,那可是實打實的利潤,確實有些誘人。
我們這邊廂在討論SP,李博世推門進來了:“正好你們都在,關于我們新品牌手機的定位,我有幾個方案,大家一起集思廣益,盡早的定下來?!?p> 李博世給出的幾個建議是,要么做音樂手機,要么做電視手機,要么做照相手機。
他跟我們一一分析:“手機除了通訊功能,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娛樂功能了,而人的五官能夠通過手機實現的娛樂,無非就是看和聽了,看和聽衍生出來的功能就是我說的這三種了?!?p> 此時還沒有各種社交軟件,移動互聯網也沒有起來,蘋果還是個不那么好用的智能機,安卓也沒出世,更沒有海量app,所以李博世的分析是對的,全部集合不太現實,只能是專長一項。
李博世數著手指:“音樂手機呢,sony有在做,把walkman集合到手機中,還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太貴;電視手機呢,現在基本都沒有無線電視了,要實現收到清晰的電視臺有點難度,不過也不是不能實現,深圳很多地方不是都可以收看香港臺嗎?能收電視臺就能收電臺,這個賣點很牛;拍照手機呢,很多大牌都在做,諾基亞不是還引進了著名鏡頭廠商做手機鏡頭嗎,成像效果快趕上卡片機了,我們要是能做出一款和它抗衡的,價格降下來,估計也會很受歡迎哦?!?p> 我首先把電視機那個方案否決了:“要說娛樂功能,手機能收到電視臺肯定是轟動,但是那么多手機都沒有去整合這個功能,我相信很難,以前我在大公司的時候做過一款電視手機,不過是CMMB制式的,其實相當于網絡電視,還得收費還得是移動客戶,很不方便,這條路要么很難要么成本太高,我不建議嘗試?!?p> 李博世點頭同意:“這也是我考慮的問題,也許能實現,但是賣價太高消費者也不會接受。”
馬濤奮對拍照很感興趣:“手機可以做照相機,這個不錯啊,照你們說的,很多大牌都往這個方向靠攏,說明它是有市場前景的啊,要么我們就跟隨市場的腳步,做一款物美價廉的拍照手機?”
說完他拿出自己的手機,上下翻看:“我這個手機有是有個攝像頭,但我從來沒用它照過相,我以為手機的照相功能都是擺設呢,現在都可以取代卡片機啦?”
李博世也拿出自己的手機,指著背面的攝像頭說:“照相功能要想實現和卡片機一樣的效果,涉及到很多因素,簡單來說可以歸納為硬件與軟件,也就是說,不是鏡頭好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數碼相機還得優(yōu)化處理速度、算法等等,還有在手機上看要效果好,屏幕分辨率和色彩還原度都要很高的水平,所以為什么國產手機在照相這一塊止步不前,一是硬件成本高,二是軟件開發(fā)水平跟不上,我們要想跟上國外巨頭的腳步,意味著巨大的投入?!?p> 我現在一聽大投入,就有些害怕,再也不是那個只管往前沖的懵懂少年了,在手機行業(yè)沉浮這么久,我開始有了憂患意識:“音樂功能的實現投入不大嗎?”
李博世給我解釋:“其實現在每個手機都能夠聽音樂,沒有什么出奇的,關鍵是音質的把握怎么樣?以前的山寨機哪有音質可言,只要聲音夠大就行,無非是加幾個喇叭。MP3發(fā)展了這么多年,技術提升音質的方案基本上都很成熟了,有現成的可以借鑒,相對來說投入不大?!?p> 馬濤奮還是關注市場:“光是提升音質,就能好賣嗎?一般的消費者哪里能夠區(qū)分音質好和音質差呢,像我這樣一個對音樂不感冒的人,從來就沒拿手機聽過音樂,也不關心手機能不能聽歌,做一款音樂手機去打開局面,是不是有些冒險?”
我不認同他的觀點,因為我就是一個音樂發(fā)燒友:“沒有哪一個手機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我們只要滿足一部分特定群體,就是很大的成功,我認為音樂手機有的搞。蘋果永遠走在IT行業(yè)的前端,它現在有iphone,但是它還有音樂播放器ipod,為什么不整合到一起呢?無商不奸,現在它可以賣兩種商品,要是整合到一起,ipod就賣不動了,這是個機會。趁所有巨頭在音樂手機這個概念上還在觀望的時候,我們強勢插入,肯定會有收獲,畢竟,MP3這個產業(yè)現在還很火爆啊,說明人們對音樂播放器的需求還在,當我們把手機的音質做到了專業(yè)MP3的級別時,我們就能打垮MP3整個行業(yè),而我們就樹立了音樂手機的行業(yè)地位!
我發(fā)現我也有做傳銷的潛質了,這番話說的我自己都很感動,李博世也用贊許的目光看著我:我同意吉總的觀點,從成本控制、流行元素還有市場前景等各方面來分析,我們創(chuàng)造音樂手機這個概念,應該是可以迅速打開局面的。”
馬濤奮撇撇嘴:“看你們群情激昂的樣子,我竟然也信了,就這樣干吧,go go go!”
于是,我們公司第一款翻身之作,就決定了進軍音樂手機。
別看幾年后音樂手機到處都是,當年我們可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人。Sony的walkman手機,算是比較早的音樂手機,而其他巨頭為了賣它們的MP3,還不肯把高端播放技術整合到手機中,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李博世念念不忘質量取勝:“研發(fā)的質量我會把關,但是生產質量你還是得下功夫,現在起我們就把自己做大公司搞了,質量成本不能省,該買的儀器還是要買?!?p> 這我能忘嗎?測試設備都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李博世要起身離開,我突然記起還有個事:“剛才SP來找過我們,正想聽聽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