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落腳第一步
六月十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朱大茂趕著騾車,將朱秀一家送至竹山縣城。
板車上載滿鋪蓋鍋灶,大包小包,都是些生活必備品,為了省錢,方翠蘭全都打包帶上。
王竹坐在車沿,背靠幾條脹鼓鼓的大口袋,小臉郁郁,心里惦掛著王戮五,情緒不是太高。
王昂大步跟在騾車旁,見小妹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有心勸慰幾句,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只得悶著頭趕路。
朱家的田地已經(jīng)交給村里的本家村民耕種,對外則宣稱王戮五回原籍老家祭祖去了。
將來鄉(xiāng)里清查籍帳時,村民們也好有個推說之詞,反正除了朱家,陶朱村沒人清楚王戮五的真正來歷。
朱秀手一撐躍下板車,伸伸懶腰:“終于到了~”
仰頭朝縣城墻頭望去,心中嘀咕:“若能在縣城扎下根來,老朱家就算是完成了階級跨越的第一步?!?p> 竹山縣在春秋之際就已立縣,秦漢時屬漢中郡,現(xiàn)在的城郭還是西魏時期修繕后所留。
歲月在二丈多高的磚墻上留下刀劈箭射的斑駁痕跡,深綠的青苔和爬山虎從城門兩側(cè)延伸開,像為磚墻披上一層綠衣。
窄小的門洞內(nèi),行人車輛牛馬緩緩穿行而過,道旁,朱慧娘已在此等候了許久。
數(shù)日前,方翠蘭就拜托進城的村民帶話給她,約定好今日在城門口碰面。
“娘!小弟!你們可來啦!”
朱慧娘迎上前,歡喜地挽著方翠蘭的胳膊,下意識地就要伸手去捏朱秀的臉蛋,朱秀早有防備,一貓腰躲到方翠蘭身后,賤兮兮地嘿笑著。
“二姐姐!”王竹乖巧地喚了聲。
“二丫也來了?!敝旎勰镄χ鴳?yīng)道,以詢問的眼神朝母親和小弟看去,有些奇怪為何王家兄妹會跟來。
方翠蘭一陣咬耳朵,朱慧娘才知道事情大概,攬著王竹的肩頭低聲寬慰了幾句。
朱慧娘瞟了眼王昂,笑嘻嘻地道:“大狗熊,見到姐姐怎么也不叫人?”
王昂一張黑臉頓時憋成了暗紅色,搭配上怒目金剛似的面相,看上去頗為滑稽。
王昂撓撓頭,吭哧道:“二娘子莫要逗弄我,你的年紀(jì)還比我小一歲......”
朱慧娘咯咯笑了起來,似乎捉弄王昂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朱秀眼睛在兩人之間轉(zhuǎn)了轉(zhuǎn),賊賊地嘿笑兩聲,似乎嗅到了其間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娘~咱們這就去找牙儈,我都打聽好了,準(zhǔn)能找到一處物美價廉的房宅......”
“咱家現(xiàn)在人多,是得找處寬敞的宅子。對了,你今日不在書鋪,可有跟章東主告假?”
“當(dāng)然說過了,他媳婦還說要請我們一家吃飯,為我們接風(fēng)呢!”
“唉~章東主一家也是念舊情的,等咱們安頓好,也該把人一家請來好好招待,謝謝人家這些年對咱們的照顧......”
母女倆手挽手走在前,嘀嘀咕咕說個不停,一家子穿過低窄門洞進了縣城。
大周沿襲李唐,除了朝廷中央官制名稱有些許變動外,其余制度大體不變,坊市制度也保留下來。
天下州縣仿照兩京劃分里坊,只是在遠離兩京的地方,坊住人市貿(mào)易的規(guī)矩執(zhí)行的不是很嚴格。
竹山縣城也是如此,一個周長不過十余里的小城劃分南北兩坊,各設(shè)有一座市集。
不過走在街道上,朱秀依然能看見挑著貨擔(dān)沿街叫賣的商販,街道寬敞交匯處,路邊擺攤的也不在少數(shù),大多數(shù)地方州縣對這種街市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朱秀暗道遺憾,看不到宋時城鎮(zhèn)熙攘的熱鬧場面,這年頭商品經(jīng)濟的規(guī)模還是不夠大,只有到了中晚唐以后,街市制度才會漸漸取代坊市,直至兩宋年間繁榮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社會形成規(guī)模。
朱慧娘帶著一行人來到橫貫東西的正中主街,在臨近北坊的街邊,找到一間狹窄、逼仄的鋪面,門口斜立一塊招牌,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專營各式租賃。
黑乎乎的小店里空無一人,旁邊是一間茶館,臨街的一張方桌上,圍攏了不少人,有老有少,圍在桌旁指指點點。
朱秀湊過去瞄一眼,原來是一位蹲在凳子上的矮瘦青年正和一位白發(fā)長者玩象戲,也就是頗具后世雛形的中古象棋。
“賴牙儈在不在?”朱慧娘站在小黑店門前四處瞅瞅,提高聲音喊了一聲。
“誰在喚我?”正在下棋的矮瘦青年轉(zhuǎn)頭望來,見自家小店門口站了不少人,知道生意上門了,咧嘴露出一口黃牙,瘦骨嶙峋的樣子活脫脫像只掉了毛的瘦猴。
在一眾圍觀閑漢的催促聲中,賴牙儈一番討價還價,要來了三日免費茶水供應(yīng),才將下棋的位子讓給了茶館伙計,緊了緊腰間褲帶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朱秀打量一眼,此人瘦面頰高顴骨,滿臉透出一股精明氣。
賴牙儈兩只眼珠在眾人間滴溜溜轉(zhuǎn)悠一圈,又瞟了一眼街邊停著的滿載行李的騾車,咧嘴笑道:“各位要賃房?可是即將縣考的小官人?”
賴牙儈朝王昂身后的朱秀微微彎腰作揖,朱秀拱手笑了笑,這份眼力倒還不錯。
朱慧娘也是第一次同牙儈打交道,說道:“我一家要在縣城找處落腳地,勞煩你幫忙推薦推薦?!?p> 賴牙儈嘿嘿笑道:“這竹山縣城,沒有我賴牙儈介紹不了的生意。只不過,縣考在即,十里八鄉(xiāng)的讀書人都往縣城擠,拖家?guī)Э诘牟簧?,租房賃宅可是緊俏的很......”
朱慧娘忙道:“我們家要長住,而且人多,要找座大宅子,只要房宅滿意,中介錢少不了你的?!?p> 騾車上的箱子里有三十二貫錢,朱慧娘說話底氣足了不少。
賴牙儈笑容里多了幾分熱絡(luò),他一眼就瞧出這家人是從鄉(xiāng)下來,這兩日類似來賃房的人不少,實誠生意卻沒做成幾樁,故而先用言語試探一番,待確定對方誠心后再繼續(xù)往下談。
不過朱慧娘的語氣讓他一時間有些拿不準(zhǔn),從這家人樸素的衣著來看,也不像是什么鄉(xiāng)下的富戶地主。
稍一思索,賴牙儈笑瞇瞇地道:“不知諸位想住在北坊還是南坊?宅院需要多大?房屋需要幾間?”
“南北兩坊有何差異?”朱秀不動聲色地插嘴問一句。
朱慧娘道:“這我倒是知道,縣城地勢北高南低,有條件的人家多住在北坊,縣衙和商鋪貨行也多集中在北。南邊地勢稍低,一到雨季容易積水,道路泥濘,市集也是以牛羊牲口和一些農(nóng)家貨為主的草市?!?p> 賴牙儈笑道:“這位姑娘說的不錯,同等條件的房宅,北坊要貴三四成。”
朱秀當(dāng)即果斷道:“那就先在北坊尋尋看,地段偏一些也可以,環(huán)境要干凈清靜,夠住咱一家七八口人就行?!?p> 方翠蘭和朱慧娘猶豫了下,點點頭表示同意。
賴牙儈笑得愈發(fā)親切了,沒看出竟是來了大主顧,當(dāng)即一陣急思,沒一會,一拍大腿笑道:“有了!有一處地兒還真能滿足小郎君的要求,房屋不少,地方夠?qū)挸ǎ褪悄觐^久了些?!?p> 朱秀微笑道:“先去看看再說!”
“得嘞!小郎君和諸位稍待,我去找來賃契和鑰匙,便領(lǐng)諸位前去瞧瞧!”
賴牙儈一頭鉆進黑乎乎的小店里,翻箱倒柜鼓搗一會,又跟茶館打聲招呼,便帶著朱秀一家往北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