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張獻忠傳奇

第六十九章 墳前祭奠

張獻忠傳奇 山澗的彩虹 2893 2020-07-29 07:36:08

  張獻忠和劉威等將領(lǐng),冒著刺骨的寒風(fēng),迎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跟在一位老者身后,向山寨對面王嘉胤墓地走去。

  王嘉胤的墓地,在山寨對面的山坡上。

  平緩的山坡上,雜草叢生,林木寥寥,遠遠望去,一片朦朧。

  “大王,末將聽寨子的鄉(xiāng)民說,闖王的墳頭,就在坡上呢!”

  袁明清看了看身旁的張獻忠,指著西北方向的山梁。

  “袁將軍在前面帶路,快快去坡上看看吧!”

  張獻忠看著隱隱的山梁,連忙默默地點了點頭。

  張獻忠看了看腳下,彎彎曲曲的小路,抬腳急匆匆,向山梁走去。

  登上高高的山梁,迎面是一塊斜面大坡地。

  坡地上,齊腰深的蒿草。

  低矮的灌木叢,將一條的小道,遮得嚴嚴實實。

  離幾棵松柏不遠,是一棵光禿禿的槐樹,樹下有一棵歪脖子柏樹。

  柏樹旁,有幾座白雪覆蓋的低矮墳頭。

  “大王快看,闖王的墳頭,就在那邊呢!”

  張獻忠剛剛走上山坡,李繼偉指著遠處的一座新墳。

  步履沉重的張獻忠,跟在李繼偉身后,走到幾座墳頭旁,見一座靠東的墳頭,插著一塊黑黢黢的小木牌。

  木牌的下方,有個若隱若現(xiàn)的“王”字。

  那“王”字用小刀,輕輕劃了三橫一豎。

  如果不仔細看,看不出個所以然。

  黃色陳舊的木牌,用一塊窗欞,草草做成。可以看見木片黑漆處,依然有油漆漆過的痕跡。

  低矮的墳頭前,放著五塊棱角鮮明的大石頭。

  石頭旁,依稀可見少許紙錢的灰燼。

  墳頭旁,尺許高的蒿草中,已經(jīng)枯萎的幾朵野花,在寒風(fēng)里輕輕搖曳。

  野花的枝蔓和根部,被厚厚的積雪所掩蓋。

  “大王,去墳頭處,看看闖王吧!”

  李定國折了一束枯萎的野花,遞到身旁張獻忠手里。

  “李將軍在前面帶路,陪獻忠去墳頭看看!”

  張獻忠接過李定國手里的野花,連忙輕輕點了點頭。

  張獻忠捧著野花,慢慢走到王嘉胤墳頭,將野花恭恭敬敬,敬獻在王嘉胤的墳前。

  那束小小的野花,是黃色的野菊花,生長在山坡林地,與灌木蒿草相伴,春芽夏菁秋天開花。

  連續(xù)的大雪天,雜亂的山坡上,積雪遍地,一片潔白。

  野菊花置于王嘉胤墳頭,顯得既扎眼,又肅穆,莊嚴簡樸的氣氛,彰顯著張獻忠等義軍將士,對王嘉胤的懷念和崇敬。

  飄飄灑灑的雪花,已經(jīng)沒有一絲蹤影。

  料峭的寒風(fēng),依然不停地刮著。

  雨雪過后的天氣,顯得更加寒冷。

  一片金黃色的楓葉,從不遠處刮了過來,沿著墳頭不斷飛舞著。

  轉(zhuǎn)瞬之間,向遠處的山谷飄去。

  墳頭旁邊的柏樹上,一只烏鴉撲打著翅膀,看著樹下祭奠英烈的將士們,不停地“呱呱”叫著。

  凄涼的叫聲,令在場的將士,毛骨悚然。

  一只白色的野兔,忽閃著紅色的雙眼,躲在不遠處的草叢里,悄悄看著眼前的一切。

  張獻忠將木牌扶了扶,拂去木牌上的塵土,站起身來,退后兩步。

  張獻忠看了看樹上的烏鴉,緩緩摘下頭上的舊氈帽,帶領(lǐng)將領(lǐng)們站在墳頭,含淚三鞠躬之后,將一疊厚厚的紙錢,焚燒在王嘉胤墳頭。

  紙錢燃起的幽幽火光,映在將領(lǐng)們悲切的臉上。

  不一會兒,化成灰燼的紙錢,隨著凌厲的寒風(fēng),慢慢飄向灰蒙蒙的天空,又落在遠處幽深的山谷里。

  “李將軍,快將祭奠老酒,奉上吧!”

  張獻忠知道王嘉胤,一生愛喝一壺杜康老酒,想起馬鞍上,備有一壺杜康酒,吩咐李定國取來,祭奠王嘉胤。

  “大王,這是杜康老酒!”

  須臾之間,李定國將杜康老酒,恭敬遞到張獻忠手里。

  李定國說完話,連忙將手里的酒壺,雙手向張獻忠遞去。

  “大哥,獻忠千里迢迢,前來祭奠大哥英靈,也沒有備下多少禮物,只為大哥備了一壺杜康酒。大哥在九泉之下,慢慢享用吧!”

  張獻忠從李定國手里接過酒壺,緩緩旋開酒壺蓋子,將醇香可口的美酒,慢慢灑在王嘉胤墳頭。

  作為王嘉胤麾下的猛將,張獻忠與王嘉胤情誼深厚。

  此時見當(dāng)年一道出生入死的大哥,已經(jīng)長眠于厚厚的黃土之下,張獻忠早已經(jīng)期期艾艾,清淚縱橫。

  將領(lǐng)們見張獻忠悲痛欲絕,也站在身旁落淚不止。原本寂靜的山坡上,頓時一片痛苦的哭泣之聲。

  “大王節(jié)哀吧!俗話說,人死不得復(fù)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大王可知道萬物生死,自有定數(shù),也許這是上蒼的安排吧!眼下環(huán)境險惡,末將以為,大王還是早早離開此地為好!”

  袁明清見張獻忠傷心之極,連忙站在身后,泣聲提醒張獻忠。

  “大哥,安息吧!大哥的血海深仇,獻忠已經(jīng)牢記在心。有朝一日,獻忠一定要為大哥,報仇雪恨的。”

  張獻忠連忙點了點頭,看著王嘉胤的墳頭。

  張獻忠對曹文昭恨之入骨,在于曹文昭,對義軍將士肆意殺戮。

  后來,張獻忠雖然未能履行諾言,親手斬了十惡不赦的曹文昭,卻也助高迎祥李自成一臂之力,讓曹文昭成了高迎祥的刀下之鬼。

  太原府。

  懸甕山下。

  夜深人靜。

  洪承疇大營,依然燈火通明。

  一份剛剛送來的塘報,放在一張長長的茶幾上。

  一杯剛剛沏茶好的熱茶,騰起的熱氣,慢慢升騰著。

  “曹將軍看了塘報,可是知道張獻忠,何以突然出現(xiàn)在陽城一帶?曹將軍統(tǒng)領(lǐng)諸路大軍,何以不知道張獻忠行蹤。究竟是何種原因?還望將軍細細道來?!?p>  洪承疇背著雙手,眼睛瞪著對面的曹文昭。

  曹文昭風(fēng)塵仆仆,趕來洪承疇大營,方才知道張獻忠,已經(jīng)進抵陽城,頓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曹文昭從遼東,調(diào)到陜西之后,洪承疇是曹文昭頂頭上司。

  見洪承疇問起此事,曹文昭竟然無以對答。

  “洪大人,張獻忠不是等閑之輩,素來不按常理出牌。至于何以訊速到了陽城,待末將回營細細查罷,就會略知一二。”

  曹文昭看了看洪承疇,連忙悻悻然應(yīng)答一句。

  曹文昭的耳目,遍及山西各地,居然沒有探得張獻忠行蹤。

  已經(jīng)身為官軍主帥的曹文昭,居然被張獻忠蒙在鼓里。

  洪承疇猛然問起此事,曹文昭倒有些暈頭轉(zhuǎn)向。

  早在半個月之前,洪承疇得到塘報,張獻忠的義軍,不是向西而去了嗎?

  怎么會在遠隔數(shù)百里的陽城一帶,突然冒了出來呢?

  流寇數(shù)萬人馬,沿途的大軍和探子無數(shù),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張獻忠的蛛絲馬跡?

  洪承疇冥思苦想,依然百思不得其解。

  “張獻忠詭計多端,竟然使出聲西擊東之術(shù),神不知鬼不覺,突然出現(xiàn)在陽城。塘報里說,張獻忠特意尋找王嘉胤葬身之地!不知道是真,還是假?”

  洪承疇將塘報拿在手里,輕輕揚了揚,又將塘報,遞給對面的曹文昭。

  陽城之役,曹文詔施詭計,圍殲王嘉胤部,得到朝廷的嘉許,以及崇禎的賞賜,在朝中一時引起轟動。

  曹文昭因圍剿王嘉胤有功,前不久剛剛升任山西副總兵,昨天又升為山西總兵。

  崇禎諭旨,令山西諸路將領(lǐng),受制于曹文詔指揮。

  崇禎為表彰曹文昭,特招曹文昭進京,除賜宴于乾清宮之外,特贈曹文昭龍紋佩劍一柄,令朝中大臣羨慕不已。

  曹文昭從京城回到山西,未曾想,突然被洪承疇,連夜喚到懸翁山大營,如此這般地問個不停,一時竟然感覺顏面盡失。

  接過洪承疇手中塘報,曹文昭對張獻忠,突然出現(xiàn)在陽城,也感覺一頭的霧水。

  見洪承疇怒不可遏的曹文昭,心里頓時打起了小鼓。

  曹文詔知道洪承疇,是不講情面的人,怕洪承疇將罪責(zé),推得一干二凈,以致不敢有所懈怠。

  “曹將軍可是知道,皇上眼前的心頭之患,是流竄于山西的流寇。做臣子和將軍的,要為皇上分憂。不知道將軍意下如何?”

  洪承疇見曹文昭畢恭畢敬,倒也不再追究此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曹文詔剛剛升任山西總兵,節(jié)制山西諸將,以圍剿各路流寇,本想新官上任三把火,讓朝中大臣和崇禎看看能耐。

  哪曾想,竟然冒出此等大事,心里未免憋屈三分。

  兩個月之前,在討論張獻忠去向時,洪承疇不也是以為張獻忠,會向西逃竄嗎?

  張獻忠突然從陽城冒了出來,作為主帥的洪承疇,竟然如此驚慌失措。

  “皇上眼里的股肱之臣,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

  想到這里,曹文昭在心里,默默冷哼一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