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張獻忠,迎著凌厲的寒風(fēng),抱著襁褓中的兒子健生,與劉燕站在山坡上,欣賞著眼前無垠的雪景。
張獻忠因忙于公務(wù),少有時間和機會,與劉燕享受天倫之樂。
劉燕生下兒子健生之后,在林依蓮的幫助下,整天帶著健生忙里忙外,原本如花似玉的劉燕,忙得焦頭爛額。
過往令人心旌蕩漾的容顏,仿佛已經(jīng)褪色了不少。
張獻忠打心里心痛劉燕,卻依然無能為力。趁今天忙完公務(wù),連忙與劉燕一道,抱著兒子健生,四處走走,以彌補對妻兒的虧欠。
劉燕,也是性情中人。
雖然張獻忠忙于公務(wù),無暇顧及劉燕健生,身為女人和愛妻的劉燕,卻很理解張獻忠的苦衷。
劉燕將心里期盼和思念,深深埋藏在心里,等待與張獻忠的相逢時刻。
前天張獻忠跨進家門,劉燕抱著健生迎上去,將心里的依戀之情,傾注在含情脈脈的眼神之中。
“燕兒為了獻忠,為了健生,為了眼前這個家,真是含辛茹苦啊!”
張獻忠一手接過健生,一手將劉燕擁進懷里,發(fā)自內(nèi)心的知心話,在不知不覺脫口而出。
劉燕含淚看著張獻忠,連忙輕輕點了點頭,欣慰和幸福的淚水,頓時奪眶而出,滴在張獻忠的手臂上。
初春的夜晚,靜悄悄的。
涼涼的春風(fēng),已經(jīng)停了。
陰霾的天空,慢慢由陰轉(zhuǎn)晴。
少云的天空,繁星點點,閃閃爍爍。
抬眼望去,浩瀚的銀河系,無際的星云,望不到盡頭。
醒目的牛郎織女星,隔著銀河,遙遙相望,讓人觀之,必有一番異樣的情愫。
咋暖還寒的夜色之下,張獻忠與劉燕,借著從窗戶透進的夜色,在一番久違的云雨之后,倚在床榻之上,相依相擁,侃侃而談。
蓋著暖被的兒子健生,躺在床上翻來滾去,夢囈般的嬰兒之聲,“咿咿呀呀”,說個不停,仿佛在與何人暢談似的。
“大王,健生的那雙濃眉大眼,多像大王的眼睛??!”
劉燕看著熟睡的健生,將頭埋進張獻忠的懷里,想著健生那雙大眼睛,柔聲問身旁的張獻忠。
劉燕畢竟是女人,看著日益長大的健生,心里不免樂滋滋的,連忙將心里所想,嬌羞嫵媚地道了出來。
“獻忠的兒子,當(dāng)然像獻忠啊!何來兒子,不像大大的道理的?俗話不是說,栽何種樹苗,結(jié)何種果,撒何種種子,開何種花嗎?燕兒難道不知其中的奧秘?”
張獻忠右手摸著劉燕的臉頰,看著被褥中朦朧的健生,狡黠地輕聲笑了笑。
“大王的話不無道理,燕兒心知肚明呢!但是兒子白皙柔嫩的肌膚,倒不像大王,卻很像燕兒呢!”
劉燕看了看張獻忠,昂起頭來嫣然一笑。
“嗯!燕兒說得對!健生的肌膚,像燕兒的肌膚,一樣的白皙光滑柔嫩。燕兒快看,那臭小子在夢里,笑得真甜呢!”
張獻忠看著熟睡的健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健生仿佛知道大大和娘親,在議論自己似的,又“咿咿呀呀”,夢囈了一句,慢慢翻了一個身,竟然呼呼睡去。
“健生也知道大大忙于公務(wù),今天有機會回家抱抱,怎能不高興呢?”
劉燕看著咧著小嘴的健生,心里頓時喜悅不已。
當(dāng)初得知劉燕生男孩之后,張獻忠對兒子健生寄予厚望,以致在外忙于公務(wù),也是不時掛念著健生。
“燕兒為獻忠和兒子健生,付出得太多太多。獻忠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彌補此份虧欠呢!”
張獻忠聽罷劉燕,發(fā)自肺腑的話語,將劉燕緊緊摟在懷里。
“哎!大王不能如此言語。如果真是如此,燕兒心里,就會不安的?!?p> 劉燕連忙將頭,又往張獻忠的懷里,輕輕挪了挪,怪嗔地鸚聲細語。
“大王已經(jīng)累了,讓燕兒抱抱健生吧!”
劉燕將目光,從遠處收了回來,轉(zhuǎn)頭看著張獻忠,伸出雙手意欲接過健生。
劉燕見張獻忠依然楞神抱著健生,默不作聲看著眼前的景色,以為張獻忠想起遠在柳樹澗的親人。
劉燕雖然沒有見過張獻忠的親人,卻從張獻忠的口里,得知在千里之外的柳樹澗,還有張獻忠的父母親,以及一位姐姐兩位哥哥。
只是在米脂十八寨起義之后,朝廷多次派官軍前往柳樹澗,將破舊的窯洞和小院夷為平地。
而張獻忠的幾位親人,卻依然了無音訊。
張獻忠聽罷劉燕的話,突然從回憶中回過神來,連忙看著劉燕點了點頭,將健生輕輕遞給劉燕。
“大王帶領(lǐng)千軍萬馬,風(fēng)餐露宿,連年征戰(zhàn),為的是數(shù)萬義軍將士的安危,更是辛苦萬分。燕兒操持家事,帶好兒子健生,是燕兒應(yīng)做之事,大王不必擔(dān)憂?!?p> 劉燕將健生抱在懷里,羞紅著粉嫩的臉頰,看著眼前的張獻忠。
在張獻忠眼里,劉燕全身心愛著張獻忠,愛著兒子健生,愛著眼前這個家。
劉燕作為女人,能愛著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難能可貴,身為男人的張獻忠,打心里欣喜不已。
“燕兒等一等,李將軍興許有要事,與獻忠相商呢!”
張獻忠與劉燕邊走邊談,卻見李繼偉策馬而來,連忙慢慢停下腳步。
今天難得有空閑的張獻忠,見李繼偉匆忙策馬而來,看了看身旁的劉燕。劉燕會意地點了點頭,看著越來越近的李繼偉。
“大王,高迎祥派人送來密函,請大王即刻過目?!?p> 李繼偉還沒有下馬,氣喘吁吁看著張獻忠。
“高迎祥送來密函?究竟有何要事?”
張獻忠看著李繼偉,心里頓時頗感詫異。
“此乃高迎祥密函,請大王快快過目吧!”
李繼偉見張獻忠詫異,連忙翻身下馬,從衣袖里取出密函,雙手遞到張獻忠手里。
大汗淋漓的李繼偉,見劉燕抱著健生,笑盈盈站在一旁,禮貌地向劉燕點了點頭,目光移到張獻忠身上。
劉燕看了一眼李繼偉,臉上頓時泛起一朵紅霞,慢慢轉(zhuǎn)過身去,哄著懷里的健生。
李繼偉見劉燕,羞澀地轉(zhuǎn)過身去,悄悄回頭看了看劉燕的背影,心里不覺樂滋滋的。
“李將軍,快快先回大營,再一一商議吧!”
張獻忠看著李繼偉魂不守舍,連忙向李繼偉點了點頭。
李繼偉會意地點了點頭,接過劉燕懷里的健生,與張獻忠劉燕一道,向大營急匆匆走去。
“八大王弟臺鑒。近來官軍圍攻甚烈,擬于一月底,在河南滎陽大海寺,商討破敵大計。望賢弟,屆時蒞臨為盼。兄,高迎祥,謹上?!?p> 回到大營的張獻忠,連忙脫下身上戰(zhàn)袍,小心翼翼拆開密函封蠟,見一張黃色宣紙上,寫著一行娟秀的楷書。
張獻忠戰(zhàn)戰(zhàn)兢兢看完密函,輕輕“噓”了一口氣。原以為高迎祥又遇不測,需要張獻忠前去救援。
沒有想到,居然是邀請張獻忠,前往滎陽大海寺,商討破敵大計。
自從離開漢中之后,張獻忠移師商洛,后又揮師陜南隴東,會同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橫掃八百里秦川。
待洪承疇回師陜西,又進入河南西部,以逸待勞。
此時的高迎祥所部,已經(jīng)被迫從陜西進入河南,潛入滎陽一帶的豫西丘陵山區(qū)。
洪承疇的官軍已經(jīng)尾隨而至,讓高迎祥頗感壓力,期望與張獻忠等首領(lǐng),在滎陽的大海寺,會商聯(lián)合抗敵大計。
知道高迎祥秉性的張獻忠,仿佛見高迎祥焦急的神情,心里謀劃著如何前往滎陽赴會之事。
“值此多事之秋,還是小心點兒好??!”
張獻忠慢慢走到窗戶,看著遠處灰蒙蒙的天空,不禁輕聲嘆息一句。
張獻忠說完話,又拿起密函看了又看,心思已經(jīng)向滎陽大海寺飛去。
窗外的樹林里,傳來“嗷嗷”的狼叫聲。
凄厲恐怖的聲音,在空曠的山溝里久久回蕩。
一只褐色的禿鷹,伸展著翅膀,在山間久久盤旋,敏銳的眼睛,細細搜索著地面的獵物。
遠處無際的山坳里,義軍將士造飯騰起的炊煙,似薄霧般飄飄渺渺,慢慢隨風(fēng)而去,消失在天際盡頭。
“高迎祥邀請大王,速速前去滎陽,商討對付官軍之策。大王究竟有何打算,何時參加滎陽聚會?”
李繼偉接過張獻忠手里的密函,坐在茶幾旁仔細看了看,站起身來走到張獻忠身旁。
當(dāng)年王自用邀請張獻忠,前往山西高平開化寺盟會,以致后來各路義軍協(xié)同作戰(zhàn),讓洪承疇及其官軍應(yīng)接不暇。
山西義軍一度將官軍打得落花流水,讓崇禎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如今,高迎祥仿效王自用,意欲在滎陽盟會,張獻忠豈有不去之理?
“獻忠以為,官軍已經(jīng)進了河南,看來來者不善??!高迎祥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一定知道眼前的局面,已經(jīng)十分的嚴峻。如果不是如此,高迎祥也不會千里休書,邀請獻忠前往滎陽的。如果真是如此,獻忠就必須前往滎陽,與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以及其他首領(lǐng)們,商議破敵的萬全之策?!?p> 張獻忠回頭看著李繼偉,將心里所想,和盤托出。
“大王言之有理!高迎祥邀請大王去滎陽,一定是相商破敵大計,大王是應(yīng)該去的。只是此乃是一件大事,還得細細斟酌。待將諸多細節(jié)打聽清楚,大王方才可以起身前往滎陽?!?p> 李繼偉看著張獻忠,連忙輕聲接過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