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緩緩走到陳圓圓身旁,撫摸著陳圓圓如花般臉龐,聞著陳圓圓身上散發(fā)的體香,頓時有些魂不守舍。及至撫摸陳圓圓臉龐的右手,開始慢慢地顫抖起來,崇禎方才輕輕點了點頭。
陳圓圓畢竟還是未出閣的女孩兒,如此這般被崇禎所撫摸,倒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不免有些激動和難以掩飾的羞澀,紅撲撲的臉龐,猶如盛開的牡丹花,粉嘟嘟紅艷艷的,讓崇禎游獵的雙眼,竟然有些隱隱的迷離。
“圓圓隨皇后去后宮,住上一些日子吧!待朕忙完朝中事務,就去聽圓圓唱那些個昆曲兒。如果圓圓愿意,朕還可以帶圓圓,去太液池看波濤,去煤山看山上的美景!圓圓以為,朕的主意如何?”崇禎不舍地看看陳圓圓,已經(jīng)有些心不在焉,說著身不由己的話。
“圓圓承蒙皇上皇后的寵愛,悉聽皇上皇后吩咐!”陳圓圓秋波連連,看著崇禎和周氏。
說完話的陳圓圓,眉目含情,嫣然一笑,輕挑柳眉的嫵媚回眸,頓時讓崇禎心旌蕩漾,久久難以忘懷。
是夜,崇禎第一次徹夜難眠。
久久不能入睡的崇禎,滿腦子都是與陳圓圓,在御書房相見時的倩影。
身為大明皇帝,崇禎閱女無數(shù),卻對陳圓圓,有著不一般的感覺。
陳圓圓美若天仙的容貌,別具特色的昆曲唱腔,以及一顰一笑的優(yōu)雅舉動,無不讓佳麗如云的崇禎,心動不已。
在崇禎的心目中,陳圓圓比周氏田妃袁妃,既年輕嫵媚,更是色藝雙磬。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心理,讓崇禎巴望著,即刻將陳圓圓擁入懷里。
上朝的時辰,已經(jīng)過去,慵懶的崇禎,方才慢慢醒來。
崇禎看著窗外的晨光,依然饒有興趣,回味在夢里,再次與陳圓圓,相聚時的情形,不覺微微一笑,又輕輕搖了搖頭。
窗外暖暖的艷陽,撒在寬敞的龍床上,留下一串珍珠般的亮光。一縷明晃晃的光點,不偏不倚,照在龍床上。
崇禎翻身從龍床上坐了起來,看著床邊愁眉的王承恩:“愛卿,大清早的,怎么垂頭喪氣的?難道朕剛剛睜開雙眼,就有不好的消息,要告訴朕嗎?”
王承恩聽罷崇禎的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稟報皇上,湖廣剛剛傳來塘報,前不久的一天夜里,襄陽府被張獻忠攻陷啦!”
哆哆嗦嗦的王承恩,從懷里掏出皺巴巴的塘報,連忙遞到崇禎手里,依然怯怯地跪在地上,期期艾艾,流淚不止。
王承恩雖然是太監(jiān),卻宛如小腳女人似的,只要見著什么傷心事,都會哭哭啼啼,鬧得崇禎心煩意亂。
然而,襄陽府被張獻忠所陷,卻是震驚朝野的大事,王承恩心計朝中大事,故而如喪考妣似的。
崇禎聽罷襄陽噩耗,連忙接過塘報,一目十行看了看,頓時淚流滿面,仰天慟哭不已:“怎么能這樣???楊愛卿不是稟報,張獻忠被朝廷十萬大軍,困在四川夔州的不毛之地嗎?怎么就突然陷了襄陽呢?楊愛卿究竟在哪里?快快讓愛卿火速回京,朕要親口問問愛卿,這、這、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俊?p>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皇上不要氣壞了身子骨,要保重龍體才是啊!”王承恩見崇禎悲痛欲絕,連忙顫顫巍巍,爬到龍床旁,哭泣著勸慰悲痛不已的崇禎。崇禎沒有理會王承恩,依然倚在龍床旁,哀哀泣泣。
“皇上怎么這樣???皇上怎么這樣?。俊钡弥绲澅从^,周氏驚慌失措呼喊著,從廂房里奔了過來。
王承恩見周氏來到龍床邊,連忙站起身來,看著心慌意亂的周氏:“皇后娘娘,皇上正在為襄陽陷落的事,悲痛不已呢!”
崇禎眼角掛著淚花,看了看不知如何是好的周氏:“前不久,洛陽陷于李自成之手。今天,襄陽又被張獻忠所陷。如此這般地下去,朕的江山社稷,不就危在旦夕了嗎?”
周氏拭去淚水定了定神,掏出一張黃色絹帕,輕輕遞給身旁的崇禎:“臣妾還以為,發(fā)生什么重要事!原來是襄陽,被張獻忠所陷?;噬弦彩且粐街沂?zhàn),不在于一城一地得失。今天怎么陷了襄陽,就讓皇上沒有主意?臣妾以為,張獻忠雖然得逞于一城一地,也是不能長久的?;噬虾伪貫檫@事,悲悲戚戚呢?”
朝廷素有后宮不得干政的祖訓,故而周氏對崇禎處理朝政,是從來不過問一句的。今天周氏見崇禎方寸盡亂,不得已斗膽吐露真言,勸慰崇禎振作精神,面對眼前的艱難局面。
崇禎歷來剛愎自用,聽不進朝中大臣諍言,如果哪位大臣固執(zhí)己見,輕者下獄,重者砍頭。
崇禎今見周氏曉以大理,頓時不覺一愣,仿佛站在眼前的,不是皇后周氏,而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明統(tǒng)帥!
“皇后說得在理!諒張獻忠,只是猖獗一時。待皇上調集朝廷大軍,前往襄陽圍剿,張獻忠一定望風而逃的?!蓖醭卸鹘舆^周氏話頭,柔聲勸慰神魂未定的崇禎。
周氏見崇禎情緒穩(wěn)定下來,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承恩:“王公公說得對!皇上就不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噬希热唤裉鞜o事可做,何不讓圓圓前來獻上一曲。如果皇上喜歡圓圓,今夜就讓圓圓,為皇上侍寢吧!”
崇禎聽罷周氏,要讓陳圓圓侍寢,遲疑地看了一眼王承恩:“改天,朕有了閑暇,再讓圓圓,陪陪朕吧!”崇禎說完話,慵懶地伸了伸腰,轉頭上了龍床,倒頭呼呼睡去。
周氏提議陳圓圓侍寢崇禎,而崇禎則以心緒不佳,推辭不就,讓深諧崇禎秉性的周氏,心里有了幾多的失望。深諧崇禎秉性的周氏,只得看著已經(jīng)睡去的崇禎,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
俗話說,時過境遷。
今天陳圓圓與崇禎失之交臂,陳圓圓究竟什么時候,才能投入崇禎懷抱,身為皇后的周氏,也是沒有十分的把握。
過了幾天,陳圓圓從王承恩處,得知那天崇禎與周氏的對話,看了一眼王承恩,落寞無奈的神情,已經(jīng)頹然寫在臉上。
原本喜氣洋洋進宮,與崇禎高歌一曲《牡丹亭》的《步步嬌》,深得崇禎贊許時的滿心歡喜,竟然以崇禎那句無關痛癢的話,讓陳圓圓的一腔熱情,夢寐以求的奢望,頓時灰飛煙滅,有朝一日飛黃騰達的美夢,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幾天之后的清晨,飽含淚水的陳圓圓,默默將心里的落寞,無奈地留在記憶里,一步三回頭,看著近在咫尺的周氏,依依不舍,跟在田畹身后,慢慢離開紫禁城,憂憂地掃興而去。
以致在多年以后,百無聊賴的陳圓圓,每當想起這件事時,心里依然波瀾起伏,進而五味雜陳,感嘆在冥冥之中,仿佛命運在捉弄人似的。
后來,在遇見吳三桂之后,懊惱不已的陳圓圓,不得不將這段荒唐經(jīng)歷,默默地藏在心底里,不曾對吳三桂吐露半分,以贏得吳三桂的傾慕和愛戀。
襄陽失陷之后,遠在四川的楊嗣昌,喪魂落魄回到湖廣。
剛剛走到沙市以西時,聽得李自成趁河南兵力空虛,揮師攻破古都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的消息。
這時的楊嗣昌,已經(jīng)沒有往日的得意,既吃驚又害怕。
接連兩座重鎮(zhèn),被張獻忠李自成所破,在楊嗣昌的生涯中,是從來沒有過先例的。尤以朱翊銘朱常洵兩位藩王,已經(jīng)被張獻忠李自成所誅殺,更是違反了朝廷的天條。
思來想去的楊嗣昌,頓時感覺回京,一定兇多吉少,已經(jīng)沒有一條活路,在接了圣旨稱病在家后不久,就在恐慌中病餓而亡。
臨死之前,楊嗣昌方才想起麓門寺虛云大師,那句“凡是都有定數(shù)”佛語的涵義,不覺仰天長嘆,卻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