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求評論。
田穗夫婦倆趕了個大早,占據(jù)最好的黃金地段,剛拉開架勢,就被一個同樣賣涼粉的回族漢子上門挑事了。
原來,這攤位以前是這個回族漢子擺攤的地方,但是巴扎擺攤位置不是固定的,誰來的早誰占好位置,這是巴扎的規(guī)矩。
車桂花不想惹事,準備挪地方騰位置,田穗一把按住妻子,跟這個漢子理論。
這個漢子常年在二道橋巴扎擺攤,是個地頭蛇,他將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打了個響亮的口哨。
不一會兒,來了三個年輕小伙氣勢洶洶圍著田穗,看著三個壯實漢子摩拳擦掌的架勢,田穗將妻子護在自己身后,拿起長條板凳準備自衛(wèi)。
就在這時,在巴扎擺地攤賣靺鞨煙的賈希走上前,他站在田穗身前,雙手抱拳,隨即把右胳膊的衣袖擼上去,露出糾結的疙瘩肉,上面的紋身是兩把交叉的斧頭。
賈希笑瞇瞇地說道:“哥幾個,給小弟一個薄面?!?p> 幾個要動粗的漢子看到賈希的紋身,面露怯意,扭頭就走。
逢兇化吉的田穗激動得拉著賈希吃涼粉、面肺子,大早上就沒吃飯的賈希也不客氣,邊吃邊問面生的田穗是哪個縣的人。
聽到田穗說他是廣仁鄉(xiāng)的人,賈希張口就問:“廣仁鄉(xiāng),田柳你認識嗎?”
“賈大哥,你認識我堂哥?”田穗欣喜若狂。
一聽田穗和田柳是一家人,賈希就將來二道橋巴扎做生意的注意事項全部告訴了田穗。
“知足常樂”的賈希,在監(jiān)獄多年有著自己的人生信條,“就那么回事兒”是他的口頭禪,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出獄后的他基本上是不求上進,過一天算一天,得過且過,沒啥大志向,但是內(nèi)心充滿愛,還容易滿足,也算是個沒心沒肺的人。
聽賈希介紹在巴扎賣布匹、零食啥的最掙錢,只是賈希有門路苦于沒資金,也只能賣些靺鞨煙掙點生活費,田穗動心了。
田穗是有錢沒門路,在他的鼓動下,賈希采納了田穗的提議,倆人一拍即合,合伙做起了生意。
田穗夫妻倆和賈希三人一起趕巴扎,車桂花還是賣她的涼粉、面肺子,賈希和田穗倒賣些布匹、黃球鞋、零食。
賈希在伊寧市商務局有認識的人,每次伊寧市各門市部盤點時都會低價處理一批次品,在熟人的幫助下,賈希和田穗照單全收,拉到巴扎出售。
到了寒冷的冬季,趕巴扎可做的買賣范圍較小,倒賣雞、做個牲畜交易,走南創(chuàng)北的著實不易。
肯吃苦的田穗和賈希聽說采冰是個無成本的買賣,靠出苦力來換取錢,也挺不錯。
由于新疆的氣候特征,伊犁河水經(jīng)過寒冬零下二三十度反復持久長凍,伊犁河的天然冰要比冷庫的機制冰制冷性強許多。
伊犁河水源潔凈、冰層厚實、冰塊晶瑩剔透、硬度高、易運輸,成為市場上最暢銷的天然冰塊。
炎熱的夏季,這些天然冰塊可以用于農(nóng)貿(mào)市場蔬菜、牛羊肉、魚等食品保鮮劑和伊寧市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民族冰激凌、刨冰酸奶等冷飲的制冷輔助劑,許多伊寧市的維吾爾族百姓在自家院中建儲藏冰塊的冰窖。
隨著冰窖的增加,冬季采冰成了一種職業(yè),采冰儲藏也成為伊寧市的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市場上平均每塊冰勞務費五角錢,只要肯吃苦,每天辛苦勞動7個小時,收入30元,一個月收入大概一千元。
田穗和賈希拿著特制的弧形鐵叉、鋒利的斧頭來到伊犁河鑿冰,他們先將冰面的雪清除干凈,用鋒利的鋸子切割、斧頭劈開,用特制的鐵叉將冰塊從河中撈起,再把一塊塊長約50厘米、寬約35厘米、厚度近30厘米的像巨型方塊糖的冰塊放在未開鑿的河床上。
上午忙碌完后,倆人啃點干馕,吃點現(xiàn)成的冰塊,繼續(xù)干活,到了下午四點左右,兩個壯小伙再把塊塊重達50公斤的冰塊擺放在爬犁子上。
生意好時,就會有維吾爾族商人前來伊犁河購買挖好的冰塊。
生意不好時,田穗和賈希倆人,一人在前面拉著,一人在后面用鐵叉推著爬犁子的木板,吭吭哧哧朝伊犁河附近的儲藏冰塊的維吾爾商人家走去。
干這種活靠體力,還要冒著嚴寒,一般都不賒賬,當場結賬,不存在拖欠勞務費的現(xiàn)象。
這五角錢一塊的冰塊到了夏季,儲存戶除去各項成本后,每塊50公斤左右的冰塊大約能掙3元左右,最差的也掙到兩塊五,許多維吾爾族做儲藏冰塊的商人,家里的冰窖至少儲藏4000塊冰塊,一年下來,能掙上1萬元。
八十年代的萬元戶那是極有錢的主兒了,許多維吾爾族商人就是靠儲藏冰塊發(fā)家的。
對于這些生活在伊犁河畔的采冰人和儲藏冰塊的人們,有人曾形容他們是收藏冬天的人,儲藏冰塊掙來的錢是他們生意場上挖掘的第一桶金。
一年的時間,春夏秋趕巴扎,冬季賣苦力鑿冰,田穗和賈希掙了個盆滿缽滿。
車桂花的涼粉、面肺子口味極佳,回頭客特多,倆口子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賈希在田穗的影響下,勁頭兒十足。
就在哥哥賈希跟田穗趕巴扎忙著做生意時,在父親賈明老家浙江的賈欣帶著一歲多的兒子賈向陽,在浙江義烏市也擺攤做生意。
兒子賈向陽的五官沒一點像賈欣,活脫脫一個小田柳,深愛田柳的賈欣每逢夜深人靜時,摟著酷似愛人的兒子偷偷哭泣。
年輕漂亮的賈欣獨自一人帶著一歲大的男孩,生活起來不易。
相鄰的攤位老板祁海是一位喪偶男子,三十三四歲,中等個頭,長相一般,他一直都在默默幫助著賈欣。
見賈欣性格溫婉,是個過日子的女人,祁海開始追求她,當賈欣如實告訴祁海,她已喪失了生育能力,不能害他。
可是,祁海并不在乎沒有生育能力的賈欣,依舊幫助著她,長此以往,賈欣被這個實誠的男子感動了,帶著2歲多的兒子賈向陽嫁給了祁海。
祁海知道賈欣從小在新疆長大生活,他告訴賈欣,聽說伊犁霍爾果斯口岸1983年恢復開放后,在這個對蘇聯(lián)開放的貨物交易口岸做小商品生意能掙上大錢。
賈欣知道霍爾果斯口岸,離她的出生地很近,從小出生在新疆的賈欣自小生活在多民族聚集縣城,她知道霍爾果斯的蒙古語是牛羊糞多的地方,意為水草豐美,適合放牧,而它的哈薩克語是勇敢、自由遷徙馳騁在草原的人。
霍爾果斯口岸曾是我國最早的“絲綢之路”雛形,隨著中原進入繁榮的唐代,唐朝統(tǒng)治者借擊破突厥的時機,重新打通西北這條“絲綢之路”的商道,一舉再次統(tǒng)一西域各國,并設立北庭都護府和安西四鎮(zhèn),新修玉門關,再度開放沿途各關隘,打通了天山北麓的絲路分線,將西線打通至中亞,使這條絲路再度迎來繁榮。
霍爾果斯以其便捷的交通和豐富的水草資源成為絲路中段北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見賈欣猶豫不定,大她十歲的祁海沒有再提到霍爾果斯口岸發(fā)展的話題。
祁海知道,妻子賈欣是個有故事的人,繼子賈向陽是賈欣未婚生下的孩子。
賈欣在跟祁海接觸的這段時間,她發(fā)現(xiàn)丈夫祁海天生是個做生意的人,對生意有超乎常人的嗅覺。
賈欣考慮再三,答應跟丈夫祁海帶了一些小商品來到新疆,打算在霍爾果斯口岸先探探路。
他倆一路上沒有停留,輾轉(zhuǎn)到了無數(shù)次車徑直來到霍爾果斯口岸做生意。
此時的口岸做外貿(mào)生意的人不多,大多數(shù)是新疆本地人在做,還沒幾個內(nèi)地商人。
起初,本地商人見祁海一口的內(nèi)地口音,過來找茬。
賈欣用伊寧獨有的調(diào)調(diào)跟這些挑釁的本地商人交談,同時又用一口流利的哈薩克語跟蘇聯(lián)的商人洽談生意,本地商人見狀都接納了新疆女婿祁海。
祁海估摸到來霍爾果斯口岸能掙大錢,沒想到竟然能掙到暴利,倆口子一商量,在口岸買了一大批俄羅斯套娃、打火機、剃須刀等商品,又馬不停蹄地返回浙江,脫手后將所有資金低價購買一車皮的小商品來到口岸。
賈欣留在口岸守著攤位跟蘇方商人做生意,祁海來回在浙江和霍爾果斯口岸來回倒賣商品。
在口岸做生意的賈欣忙碌著做生意,一直沒跟哥哥賈希、弟弟賈強聯(lián)系。
賈欣知道,亦正亦邪的田柳是個講情義的漢子。
她相信,講誠信的田柳會幫著她照顧好弟弟賈強的,
穆浣雖性子清冷,但心底善良,全身心接納田柳后,愛屋及烏,對待在校住宿的賈強格外照顧,學校食堂飯菜清湯寡水,她經(jīng)常帶著水餃、手抓肉給賈強送過來。
賈強從最初對穆浣的抵觸,慢慢打消了戒備心,整天對穆浣“嫂子長、嫂子短”的稱呼著。
在賈強心里,田柳更像是他的親哥,即使賈希常來學校給他塞點生活費,或是請他出去吃食堂,他依舊對哥哥不冷不熱的。
賈希知道,這是弟弟在內(nèi)心埋怨他,當初意氣用事把人打殘入獄后,給妹妹賈欣帶來致命的傷害,致使田柳無法成為他心底想著念著的姐夫。
15歲的賈強在田柳、穆浣夫婦的照拂下和哥哥賈希的撫養(yǎng)下,順利地渡過了初中的三年生活。
這年夏天,賈強面臨著參加中??荚?、技??荚囘€是上高中的選擇。
懷有身孕的穆浣按照賈強的學習成績建議他參加中專預考,但是賈強瞞著田柳偷偷參加技??荚?,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伊犁技工學校電工班。
在烏魯木齊市上班的田苗和李梓夫妻倆,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他倆的小家成了田苗弟弟們的港灣。
二弟田莊在讀新疆財經(jīng)學院時,每逢周末吃住他家,就連田莊的生活費也是田苗夫婦倆承擔。
緊接著三弟田薪也考上了新疆師范大學,依舊在哥哥田苗家生活。
田苗在下鄉(xiāng)擔任副鄉(xiāng)長期間,仍未扔掉農(nóng)業(yè)大學的專業(yè),一直在跟導師研究種子。
廣仁鄉(xiāng)老百姓種植的玉米種子,多年來一直是南斯拉夫70--4號種子,這個品種棒子長、個頭大,但是中間的苞米芯也很粗。
農(nóng)科所研制了一種新品種新育玉1號品種,結出的玉米棒子比南斯拉夫70--4號稍稍短點,可是中間的苞米芯要細些。
田苗讓寒假放假的弟弟田莊和田薪帶了新育玉1號品種回廣仁鄉(xiāng),計劃在自家口糧地試種新疆品種。
這次田坤禾又是全力支持兒子的工作,將50多畝地全部種上了新育玉1號品種玉米。
深秋收獲季節(jié),看著沉甸甸的玉米棒子,田坤禾笑得合不攏嘴了。
往年田坤禾種植的南斯拉夫的玉米種子,每畝地也就是500來公斤,今年高達600公斤,每畝地多收入幾十公斤。
新育玉1號品種玉米在廣仁鄉(xiāng)試種成功,讓廣仁各族百姓徹底顛覆了陳舊的觀念。
新疆農(nóng)科所的種子研究水平不亞于南斯拉夫了,隨之南斯拉夫的麥種、玉米種慢慢被新疆人自己研制的種子代替。
生活工作在伊寧市的田柳,婚姻和事業(yè)猶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他已經(jīng)是單位的主任科員了,即將接任韓處長的職務。
作為單位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田柳要在工廠企業(yè)鍛煉一年。
這次上級部門將他安排到市水泥廠工作,是分管財務、紀律的常務副廠長。
意氣風發(fā)的田柳坐著上級部門的吉普車,在領導的帶領下,來到第一水泥廠開始為期一年的基層鍛煉。
諾大的會議室里,主席臺上擺放著兩張類似學生課桌的臺面。
廠長達爾瓦提和上級領導就坐在前面,按照會議程序?qū)⑻锪榻B給大家。
坐在領導左手的田柳望著黑壓壓一片人群,心想,這么多工人,也夠自己忙乎一段時間的了,他沒注意到下面人群的模樣。
就在田柳坐在會議室內(nèi)心思忖時,靠窗戶的第一排坐的全是水泥廠的副職領導。
在這幾個為數(shù)不多的副職里,一位五十多歲的胖墩墩的光頭男子看著臺面上的田柳心潮起伏、眸底露出濃濃的恨意。
田柳和達爾瓦提送走上級領導后,大家走進了小會議室,達爾瓦提要將副職領導一一介紹給田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