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康熙的行動,鰲拜的準備?。ㄇ笫詹兀?/h1>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安排。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最終還是遇到了一起,當朱晨浩看到康熙小皇帝一臉輕松的從武英殿中走出,他就知道,韋小寶不僅和康熙小皇帝撞面了,更是獲得了康熙小皇帝的認可,彼此之間成了朋友。
朱晨浩一邊讓假太后龍兒將岳不群安排到皇宮中,一邊繼續(xù)跟著韋小寶,通過韋小寶的情況來推測康熙小皇帝對鰲拜動手的時間。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結(jié)識第十三天,這個直殿監(jiān)最底層的小太監(jiān),一步登天,直接跨越了無數(shù)太監(jiān)一生都難以跨越的門檻,成為康熙小皇帝身邊的寵臣,被封為御前侍衛(wèi)副總管。
而韋小寶上任御前侍衛(wèi)副總管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借康熙小皇帝喜歡看打架的名義,在皇宮中搜尋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的“武功高手”,并讓他們兩兩比斗,勝了賞,敗了也賞,借此獲得他們的忠心。
至此,朱晨浩便知道,康熙針對鰲拜的行動已經(jīng)徐徐鋪開。
原著中,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為了除去鰲拜,不僅使用了下毒,鐵籠等下三濫手段,更是讓神智已經(jīng)不清了的海大富扮演關(guān)公,趁鰲拜在關(guān)公像前發(fā)誓的時候,刀劈劍砍,想要借海大富之手除去鰲拜。
可惜鰲拜的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已經(jīng)大成,無論是刀劈劍砍,還是下毒機關(guān)算計都殺不死鰲拜,若非借假太后龍兒之手,恐怕想要制服鰲拜還真不簡單。
然而,此時海大富尚未正式出場,便給朱晨浩宰了,不僅斷送了韋小寶的假太監(jiān)之路,更是讓韋小寶手中沒有了真正高手。
所以他只能通過這樣的手段尋找武功高強的大內(nèi)高手,打算來一個鴻門宴,將鰲拜誆入宮中直接亂刀砍死。
韋小寶恐怕也不知道,無論是在大清正史上,還是正版鹿鼎記中,康熙小皇帝都是使用這種方法將鰲拜鏟除的。
只可惜,韋小寶到底是不通武道,所以他挑選“武功高手”的第一選擇便是外貌,選的基本都是那些身材高大,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壯漢,全都是些樣子貨,并沒有真正的高手。
當然,想要鏟除鰲拜勢力,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也不是殺了鰲拜就完事。
鰲拜黨羽遍布朝廷內(nèi)外,行動稍有不慎,必將打草驚蛇,釀成大變。
康熙小皇帝雖然手段有些幼嫩,卻也從小就受到孝莊教導(dǎo),朝堂斗爭經(jīng)驗也是耳熟目睹,清楚得很。
所以他一邊暗中指使韋小寶挑選高手準備擒拿鰲拜,一邊卻是不動聲色的將鰲拜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wèi)戍權(quán)。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的動作當然瞞不過朱晨浩,同樣也瞞不過黨羽眾多的鰲拜。
事實上,在康熙小皇帝遇刺,滿清七大旗主護駕而死的時候,鰲拜就知道康熙小皇帝已經(jīng)容不下他了。
畢竟,整個天下,除了他鰲拜,又有什么人值得康熙小皇帝和滿清七大旗主私下密謀的?
只是孝莊的存在,讓他始終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孝莊不僅掌控著大半個朝堂,連八旗大軍中很多將領(lǐng)都聽命與她。
若僅僅如此,鰲拜倒也不是沒想過拼一把,但是想到孝莊身邊的高手,他的心就哇涼哇涼,他能打不錯,但孝莊身邊能打的更多,單挑他不怕,就怕群毆啊。
皇宮中的變故和康熙小皇帝的動作,當然瞞不過鰲拜的耳目,至于康熙小皇帝所說的沉迷嬉樂不可自拔,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相信。
若沒有康熙小皇帝私會滿清七大旗主一事,說不準他就信了,現(xiàn)在嘛,只能呵呵了。
你丫的沉迷嬉樂還用得著將老夫親信全都外放?
這不是擺明了沖老夫來的?
鰲拜雖然狂妄,卻又不傻,哪還不知道康熙小皇帝打算向自己動手了。
螻蟻尚且偷生呢,更不用說他了,他就不算為自己考慮,也得為自家老小考慮啊。真要束手就擒了,信不信第二天全家老小都會命喪黃泉。
是以,鰲拜不想反,卻又不得不反。
入夜,鰲府!
幾道身影借助夜色遮掩,從側(cè)門一一有序的進入鰲拜府內(nèi)。
鰲拜府內(nèi),燈火通明,鰲拜獨自一人,大馬金刀的坐在正堂首座,似乎在等待著什么人。
突然,他睜開雙眼,看向大殿正門,只見幾個紅衣喇嘛裝扮的精壯僧人走了進來。
這些紅衣喇嘛,不僅身材健壯恍若精鐵澆灌,眉心眼角間,更是充滿兇煞之氣,手里的金鑼更是隱約可以看到殷紅的血跡殘留。
總之,任誰看到這群紅衣喇嘛,都不會覺得他們是好喇嘛。
“師兄,你匆忙召集我們回來,可是出了什么事?”
為首的那中年紅衣喇嘛看到鰲拜后,也沒有行禮,直接大聲開口問道。
鰲拜也不生氣,他聽到那紅衣喇嘛詢問,幽幽嘆息一聲,道:“師弟,清廷皇室準備對我下手了?!?p> “什么?”
那紅衣喇嘛聽到鰲拜話后,勃然大怒道:“他們怎么敢,且不說我們金剛寺為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江山死了多少人,單說師兄自己,當年為了皇太極和順治立下多少汗馬功勞,難道那小皇帝就看不到師兄身上的累累傷痕,哪一條不是為了他們愛新覺羅家所留?”
不怪紅衣喇嘛憤怒,而是滿清皇室對鰲拜的行為,當真讓他心寒啊。
更不要說,鰲拜可是他們金剛寺的擎天白玉柱,若沒有鰲拜的支持,他們金剛寺豈能成為西域第一勢力?
如果鰲拜倒了,且不說清廷會不會對他們金剛寺動手,單說這些年來被他們金剛寺壓制的其他勢力也會反撲,跟他們爭奪地盤和資源。
所以,聽到皇室要對鰲拜動手,紅衣喇嘛們表現(xiàn)的比鰲拜自己都要著急憤怒。
實在是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p> 他們金剛寺早就跟鰲拜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屬于鰲拜的鐵桿,根本就沒有了其他退路。
鰲拜對中年喇嘛的反應(yīng)很滿意,只是他也不會主動將心里的想法說出來,而是自嘲一句,道:“漢人有句話說得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師兄我為先帝任命的輔政大臣,小皇帝想要親政,就必須換上自己的人,所以說,除非你師兄我主動辭官,否則那個小皇帝定然不會放過我。”
鰲拜說道這里,嘴角諷刺更甚,繼續(xù)道:“更何況,你師兄我即便主動放權(quán),上表請辭,你覺得皇宮里的那位就會放過我嗎?”
鰲拜很清楚,他手下的黨羽太多了,所以即便主動請辭,皇宮里的那位,為了安定朝堂,也不會放過他,因為他只要活著,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除非是甘愿被囚禁。
只是,那怎么可能?
他鰲拜戎馬一生,爵位官職都是從戰(zhàn)場中殺出來,若為了活命,束手就擒像哈巴狗一樣被人圈禁至死,那還真不如死。
中年喇嘛哪知道這么多的彎彎道道,他也不多想,直接大聲道:“師兄,師弟我是個粗人,也沒讀過什么書,你直接跟師弟說要怎么干吧,是殺人,還是放火,又或者直接反了他丫的,師弟我就等你一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