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W市,經(jīng)過了四輪激烈的拼殺,新區(qū)的招標項目還在激烈的進行著。這已經(jīng)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外教試講。
40分鐘的課程,兩個備選單位的外教老師信封中都有一個主題:友誼。也就是說外教可以圍繞友誼這個主題設(shè)置課程。可以是兒歌,可以教單詞,也可以是故事繪本。
與往常不同的是,每組都安插了一個多動癥的孩子。跑前跑后,脾氣乖張,干擾課堂。兩組外教分別在休息室準備,并不知道課堂的情況。
第一組外教上場后,采取了分而治之,讓助教負責引導多動的孩子并保證課堂秩序,其他孩子正常上課,最后孩子們學會了一首英文兒歌,多動的孩子在助教的鉗制下雖然掙扎著,但大體上課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
輪到漢娜上場,她有點緊張。劉乾君看她一直在調(diào)整呼吸。并且在觀眾席尋找著他的座位。
劉乾君給了她一個勝利的手勢,她才鼓足了勇氣上場。但是很快,漢娜就被現(xiàn)場的情境搞蒙了,這是她第一次遇到多動癥的孩子。剛開始她按照預(yù)演的大綱進行著,不到五分鐘,場面就失控了。
那個多動癥的孩子突然踢掉了鞋子,滿場跑,還去揪小女生的辮子,女孩嚇得哇哇大哭,整個課堂混亂不堪。
漢娜已經(jīng)慌了,她不得不停下來處理。讓男孩去跟女孩道歉,安撫好女生的情緒,已經(jīng)過去了大半節(jié)課。最后,她和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表演哭,表演笑,表演發(fā)脾氣,并且學習了這三個英語單詞。才算草草收場。
雖然這個多動癥的孩子在表演中夸張的表現(xiàn)惹得小伙伴們哈哈大笑,雖然最后和其他孩子們玩成了一片。但是漢娜的課卻毀了。因為大綱和課程完全不匹配,多媒體素材與課程內(nèi)容完全不匹配。
結(jié)束后,漢娜就躲在一邊默默的哭了。劉乾君輕輕給他遞過了一張紙巾。
“I am sorry,Liu. I am sorry”.劉乾君也沒有想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會如此設(shè)置,他們不是特殊學校,他們機構(gòu)入學都有測試,一般這樣的孩子是不會進入校區(qū)的,所以漢娜完全搞不清楚狀況是很正常的。他不好批判她什么,她還年輕,之前的試講也磨課了很多遍。歸根到底還是他預(yù)判不足,沒有經(jīng)驗。
劉乾君拍拍漢娜的肩膀,以示安慰。里場正在宣布結(jié)果,他準備進場把包拿出來,差不多勝負已定了。
這時候,會場有人跑出來。“劉總,你跑哪里了,中標啦!中標啦”
“what?”“什么?”
“We?”“我們?”
兩人幾乎是不約而同,脫口而出。
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漢娜立馬站起身來,抱住劉乾君的臉猛親。外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還真是一點也不含蓄。
要不是有人好心幫他擦了擦,劉乾君就要帶著一臉的口水還有口紅印子上臺簽約了。
結(jié)束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搞不清楚狀況。偷偷的問了對方的助理才知道,原來對方負責人家里就有個多動癥的孩子,她覺得漢娜的課更有溫度,立意也很新穎。讓孩子在課堂的互動中建立友誼。讓每一個孩子找到課堂價值。經(jīng)這么一說,劉乾君忽然覺得也是,簽漢娜還真是挖到寶了。
而此刻的漢娜,正在大廳的一個小角落里通知機構(gòu)的所有人,她開心的跳著擻肩舞,旁若無人,就像個孩子。
“漢娜,You are the best?。闶亲詈玫模。?p> “party!party!party!”漢娜雙手合一,充滿祈求的望著劉乾君。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立馬就打電話訂包間,通知所有人來參加狂歡派對。然后,一溜煙,人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