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英語競賽第一天
第二天一早,校方統(tǒng)計了所有學生姓名后,便組織到多媒體教學廳,開展了競賽的第一項,即興演講競賽,上午看題目,下午正式演講。
每十個人一組,每一組的題目都不相同,各個組都有兩名老師負責,上午就是讓競賽學生自己去寫演講稿,下午的工作就是自己發(fā)揮去演講出來。
這對于剛剛上初中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難的點,因為這個年代對于英語的教學都是從初中開始的,本來就沒學習幾年,短短半天的準備時間,要準備好一篇不錯的演講稿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
三分鐘演講,程錦運氣不錯,她們這組分到的題目是《生命的意義》,看到題目的那一刻,程錦便已經(jīng)有了想法。
因為只是一場普通的初中英語競賽,不想太過于引人注目,所以她不能寫的太過于前衛(wèi),只要通過用初中英語所學的知識去完成一篇英語演講稿,并不是很難。
首先看到題目,她就知道這是一篇議論文,和作文不同的是,演講稿的目的最終是要通過嘴巴去傳遞內(nèi)容給大家,所以想要拿高分,首先就要從兩者不同的地方入手。
演講稿要注意的是主題要鮮明突出,演講時面對面的交流,聽眾缺少進一步思考的時間,所以演講稿一般不追求含蓄深奧,而是要求直抒胸意,你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讓聽眾一目了然。程錦從這一點入手,從開頭直接明確的提出自己的觀點,直觀地讓人知道她的觀點。
然后舉出一個大家都聽過并且能夠感同身受的例子,并且在舉例當中反復強調(diào)主題,程錦直接舉出最近報道大火的張海迪的例子,以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讓聽眾能夠感同身受。
最后總結出生命的價值體現(xiàn)點明主題呼應開頭,這樣,她的一篇演講稿就正式寫好了。
一上午的時間說快也快,說慢也慢,對于程錦這樣早早就寫完演講稿的選手,時間自然是過的很慢,好在并沒有人打擾她,她還有時間靜心閉目養(yǎng)神。
最近這段時間,她總是隱隱覺得自己要突破那一層了,但總是卡在最后一關,不知道什么原因,來京城前,她問過師父,許先生那邊也沒有一個詳細的解釋,只是告訴她要靠自己的感悟去突破這一層。
但是感悟這東西,說到底是需要機緣的,沒有機緣哪來的感悟,真要是那么簡單,那豈不是人人都能修仙了,那這個世界不就玄幻了嘛。
中午結束前,程錦交上去了自己的演講稿,這一步是為了防止她們中午出去時找人交談,因為下午的演講要跟早上寫的內(nèi)容一致,有老師會專門盯著她們的演講稿,內(nèi)容不同,也會影響最終的成績。
程錦她們照例去了食堂四樓,也是因為程錦無意間的一句四樓飯好吃的緣故,一路上唐兆和程錦兩人也沒有就這早上的演講題目交流什么。
一直以來都很少打交道的兩人,也就是最近的競賽多相處了一段時間,但是本質(zhì)上兩人還是那副我干我的你干你的互不打擾的狀態(tài)。
也就劉長喜關心的問著兩個人的題目,因為不是在同一組,所以兩人的題目都不相同,畢竟不是專門教英語的老師,所以劉長喜能給兩人的幫助不大,只是關心一下罷了。
反正以兩人的水平,估計英語方面的水平都能超過劉長喜。本來學校里安排的是由一位英語教師陪同兩人來京城,但是后來因為家中突發(fā)變故,沒辦法,劉長喜臨危受命。
來到四樓打好了飯坐下來,程錦不自覺的邊扒拉著飯,邊用眼神掃蕩周圍人群,不知為何,總是想在這一片陌生人當中尋找到昨天那個男生的身影。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看遍各路美男的新時代人,程錦絕對不會承認她對著一個男生發(fā)花癡了,有些想法也只是對于在這個時代看見一個突出于大眾顏值和穿著的男人的顏值欣賞罷了。
果然沒一會,便看到男人端著餐盤走到他們隔壁桌上坐下來。
“又見面了!”男人或許看出旁邊兩人是程錦相熟的人,所以坐下后對著程錦的目光用口型比劃道。
程錦笑了,笑的很甜。這個人挺有趣的,看樣子就知道不光智商挺高,情商也挺在線的。
突然被程錦的笑容震到,半晌,男生并沒再多說什么,而是安靜的低下頭吃著自己碗里的飯,不時的抬起頭掃向程錦。
一頓午餐就在兩人互相的偷窺和打量中結束了,嘈雜的食堂里全程沒有多余的交流。用過飯后,程錦對著對方點點頭,便跟著劉長喜和唐兆兩人回到了考試的多媒體教室。
也不知道是中午看見那個人的緣故,還是吃飽了飯,中午曬了會暖洋洋的太陽緣故,程錦下午的狀態(tài)特別好,就連前面別人枯燥的演講,她都聽的津津有味。
因為演講是分年級和小組的,五個評委老師負責初中組的,這次初中組來自全國的競賽選手人并不是很多,也就三十來個,程錦抽簽排名第十位,所以很快就輪到她了。
接過早上寫的演講稿,走上前面講臺,從出場就帶給人一副沉穩(wěn)堅定的形象,讓五位評委老師印象深刻。
因為前世很長一大段時間都在從事外貿(mào)行業(yè)的工作,跟外國人打過的交道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又以對英貿(mào)易最為頻繁,所以她的口語早就隨著那些英國人的交流重發(fā)生了變化,這小小的初中階段英語演講還難不倒她。
不像別的學生,拿到演講稿要照著讀,早上寫過的內(nèi)容此刻已完完整整呈現(xiàn)在腦海當中,不帶一絲卡頓,也沒有復雜的手勢比劃,她只是自信的站在講臺中間,仿佛這個舞臺都是她的。
自信的身影,抑揚頓挫的聲音和那一口標準的英式英語,讓底下的評委和那些正在一遍遍讀誦自己演講稿的同學都抬起頭看向她。
久時晏
媽媽告訴我,好孩子沒滿十八歲不能談戀愛,所以不談了不談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