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故宮文化,市電視臺派了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故宮博物院拍攝紀錄片。
宮墻外,是百像橫生,宮墻內(nèi),是匠心傳承。
有些宮殿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但是為本次紀錄片的拍攝提供了方便,雖然不能親臨其地,但是通過鏡頭能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到故宮文化,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養(yǎng)心殿位于內(nèi)廷后三宮的西側(cè),西六宮的南面,自建成起一直做為皇帝的便殿,從清雍正朝開始,這里做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處,遂成清代皇帝實際上的正寢。
三希堂,位于養(yǎng)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后改為三希堂,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是指乾隆在此收藏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
一部分工作人員在故宮人的協(xié)助下拍攝這各宮殿的外景。
另一部分的工作人員來到了故宮文物醫(yī)院通過拍攝記錄一些文物的修復過程。
曾遠尋在面對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我們是匠人,如果要加個前綴的話,那就是故宮匠人,從年少起跟隨前輩學習技藝到如今能夠獨當一面,我們所憑借的是決心,雖然文物修復師這項職業(yè)并不被人們熟知,但我們?nèi)砸源隧椔殬I(yè)為榮,我們在故宮里,見證歷史的流傳?!?p> 故宮,永遠是個神秘的地方,吸引著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前來。
因為這次拍攝,江南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還在攝像機前連續(xù)工作了近十個小時,江南一邊修復一篇古籍殘頁,一邊向鏡頭講解著修復過程。
修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和原作接筆,力爭還愿出愿作的本來面目,最忌諱的是在修復原作的時候顯露出自己的風格來,這一點,江南一直做的很謹慎。
雖然日復一日重復著每一步驟,但是每一幅作品里都有著不同的靈魂,看似同樣的工作,其實大不相同。
經(jīng)過這一段時間的磨練,江南越發(fā)的熟練于心。
還剩一點點尾續(xù),江南全都處理好后才離開。
結(jié)果就是,曾諳在外面等了江南差不多一個小時。
第一次約會,江南就遲到了,江南覺得自己應該給曾諳道個歉。
“對不起?!?p> 曾諳不明所以的問江南,“好好的,道歉干什么?”
“我遲到了一個多小時。”
曾諳笑著,像對待他那只加菲貓一樣的揉了揉江南的腦袋,“多大點事兒,我女朋友修復文物有忘乎時間的本事兒,我高興?!?p> 江南還是有些悶悶不樂的。
曾諳安慰道:“老爺子年輕時也是這樣的,說好聽些是廢寢忘食,其實他就是癡迷,工具一上手,就停不下來了,照這樣看,你以后肯定也是個大師。”
江南因為曾諳的一句大師,心情好了起來。
兩人就在路上散著步,曾諳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江南的指尖。
江南的耳朵紅了起來。
不知道什么時候,曾諳牽住了江南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