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見過里正之后,把該說的話該做的事都處理完了,里正也把小豆兒家的地契交給了唐七,對外就說,唐七是方家的遠房親戚,因為自己無依無靠才來靈山村投奔方伯,這才和小豆兒一起做個依靠。并且一家子里是不能沒有個男人的,所以小小的豆兒就成了方家的一家之主。
經過這件事,里正每次看到唐七總是帶著欣賞的目光。
從里正家出來已經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王獵戶帶著唐七去認了認村尾最末的那塊貧瘠土地。里面的農作物看樣子應該是馬鈴薯,看著地里病怏怏的馬鈴薯葉子毫無生氣,唐七覺得,收獲的時候應該也不會有多大的產量吧。
靈山村一年種植兩次馬鈴薯,村民們一般1-2月份播種春薯,5-6月收獲;9月份播種,12月收獲?,F在十月下旬,離收獲的時間也不遠了。
王獵戶還特意交待,因為馬鈴薯好養(yǎng)活,只要有足夠的水就可以存活。因為小豆兒的爺爺已經把該做的事兒都做完了,唐七也撿了個便宜,現在就等12月份收獲就行,也不用天天服侍著,這倒是給唐七省了不少事兒。
自那以后,唐七就成了村里飯后閑談的風云人物。每當農婦們在一起拉家長的時候,故事的主角一定是她。傳得最離譜的時候還有人說唐七是宮里的公主呢。
次日一早,唐七睜開朦朧的睡眼,瞇著眼睛看了看身旁的小豆兒。
小家伙還在呼呼大睡,一點兒都沒有想要醒來的征兆。
唐七抹黑穿好了衣服,這是一件淺灰色的棉麻衣,上面沒有一點花色,還是半成新的樣子。這是唐七搬到小豆兒家時,里正夫人給她送的衣服。
唐七躡手躡腳的下了床。出了房門,唐七忍不住打了個寒戰(zhàn)。
馬上就要入冬了,天氣冷及了,凜冽的寒風呼嘯南北,不時還發(fā)出嗚嗚的聲音。
唐七一溜煙鉆進了廚房抱柴生火。火光照亮了這個小小的廚房,里面除了兩個坐墩,一張裂著大縫的桌子還有一口大鍋和水缸就再也找不出多余的東西了。唐七翻了翻米袋,她發(fā)現雜糧已經吃沒了,就只剩下一碗玉米粉。
唐七燒了點水,隨便洗了把臉。又抓了點石灰和碳灰洗了洗油得發(fā)亮的頭發(fā)。雖然洗得不是很干凈,但是唐七覺得舒服多了,她把頭發(fā)挽起來用樹枝固定,拿出僅剩的一碗玉米面熬了兩碗玉米糊糊,又進了內房。
小豆兒家面積不大,就只有一個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小院里面就是堂屋,堂屋一左一右各一個內房,房間里并沒有像青嬸家那樣的熱炕,只是一張用木板搭起來的床鋪,躺上去硬邦邦的,特別不舒服。被子也是又重又厚一點也不暖和。
堂屋里就只放了兩個長板凳,唐七第一次看見的時候才能真正見識了“小燕子”說的:走進一間房,四面都是墻;抬頭見老鼠,低頭見蟑螂。這詩的含義,真真是寫實啊。
“小豆兒快醒醒,姐姐給你熬了玉米糊糊,快些起來,喝完咱們還要去鎮(zhèn)上呢?!碧破咻p輕拍了拍小豆兒。小豆兒揉了揉眼睛,乖乖的坐起來。
唐七幫小豆兒穿起那件小虎子的薄棉襖,打了熱水幫小豆兒洗了臉,之后一起到廚房喝玉米糊糊。
沒有摻雜任何調料的糊糊顯得格外香甜。兩人喝完玉米糊糊之后,感覺身體都暖和了不少。
此時的天際已微露出蛋白,大地也漸漸的光亮了起來。唐七收拾好了靈芝和那套洗凈了的冰絲睡衣,領著小豆兒往村口走去。
村口已經有在等人的牛車了。旁邊還有兩個聊得熱火朝天的大媽,她們提著用紗布蓋著的雞蛋籃子,看樣子應該是攢了好久的雞蛋今天剛好也要拿去鎮(zhèn)上賣。
唐七咽了咽口水,她也好久沒有沾過油腥了。自從來到小豆兒家,每天不是野菜湯就是雜糧粥,她都瘦了好多。
唐七看了看瘦骨嶙峋的小豆兒,心疼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
“今天趕集,姐姐給你買肉吃好不好?”
小豆兒的眼睛亮了亮,蹦蹦跳跳的拍著手。
“真的嗎?豆兒今天可以吃肉咯?!?p> “唐七要帶著小豆兒去鎮(zhèn)上買肉?。俊币粋€頭頂碎花布的大嬸問道。
唐七微笑著點了點頭:“是啊,快要入冬了,家里也沒有存糧,今天剛好去鎮(zhèn)上把我的衣服賣了換點銀錢,買點吃食”。
“是怎樣的衣服?居然可以賣那么多錢?”頭戴碎花布的大嬸,瞪著眼睛一臉驚訝。
唐七微微拉開了褡褳的一角,漏出了粉色的睡衣:“這是一種夏天穿的衣服,夏天穿上會有一種冰冰涼涼的感覺,絲滑的觸感做成巾帕,拿著擦汗也會感到特別舒服。”唐七解釋道。
像這種只有現代才有的東西,肯定要使勁吹噓才能賣個好價錢。
雖然唐七還有靈芝這個殺手锏,但是家里實在太窮了,如果不多換點銀兩,她和小豆兒恐怕連這個冬天也熬不過去。
大嬸的手使勁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才輕輕的摸了摸唐七褡褳里的睡衣,果然觸感絲滑,還透著絲絲涼意。她詫異:果真是個好東西,真不知道這個小娘子到底是什么來路,居然用這等普通老百姓見都沒見過的布料做衣裳。
經過一路的顛簸,唐七終于到了鎮(zhèn)上。鎮(zhèn)口的匾額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九源鎮(zhèn)。
唐七付了車夫四枚銅錢,拉著豆兒往里走去。
街道上人頭攢動,有著不少擺攤兒的商販。街道兩邊有茶坊,酒樓,當鋪,作坊。往里延伸是趕集的集市,挑擔的農戶在叫賣著這個季節(jié)時興的蔬菜瓜果,肉鋪的老板正幫小二裝著各大酒樓預訂的生肉,魚鋪老板正收著漁民剛打來的活魚。各色各樣的果脯攤子擺了一路,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