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這活兒,不是誰都能干的。
‘一刀斃命’是基本要求。
如果沒能干凈利落的搞定這一刀,摁在案板上的大肥豬會因為疼痛而極力掙扎……兩三百斤的體重,百分之十五以下的體脂率,垂死掙扎的大肥豬真不是普通一兩個人能控制的。(PS:經(jīng)過科學檢測,豬的體脂率不僅不高,甚至可以說非常低,單看數(shù)據(jù),幾乎等同于常年堅持訓練的專業(yè)運動員。所以說,平時人們常說的‘某人肥的像頭豬’,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若是讓豬掙開了束縛,跳下案板逃了出去,場面會很亂很危險,也很不好看。
而且,一刀沒能殺死豬,多少有點兒不吉利,主家可能會很不高興。
總而言之,殺豬是個技術(shù)活兒,不是光有一膀子力氣就能干的。為什么跟木匠鐵匠一樣,專門殺豬的漢子會被稱為‘殺豬匠’,原因就在這里。
“小蘇,呃,開始拍攝了啊?!睔⒇i匠到了,所以想著過來知會一聲。發(fā)現(xiàn)院中已經(jīng)擺開了陣仗,正處在拍攝狀態(tài),李大叔停下腳步,站在院門口有些抱歉的笑了笑。
“大叔~~!”不用蘇謹言開口,張晨晨已經(jīng)先搭茬向李大叔打了個招呼:“早上好呀~。”
“早,早。”抬起手回應,李大叔笑著說道:“殺豬匠已經(jīng)到了,沒其他要緊事的話,我們現(xiàn)在就過去吧?”
要不要親眼觀看最為血腥的那一幕,是等一會兒的事情。既然李大叔都找上門來了,當然還是先去屋場上跟其他人匯合再說。大不了,等會兒躲到屋子里去,豬徹底死透了再出來繼續(xù)跟著摻和。
穿上下地干活時的膠靴,姑娘們聚集起來,跟在李大叔身后出了院子,有說有笑的走向了村子里邊。
目的地是沈大媽家。
去年回家過年的時候,張守成向母親報備,許下了‘今年一定把事辦了’的承諾。所以,為了兒子結(jié)婚的事兒,沈大媽開年那會兒特意買了幾頭小豬仔回來。
精心照料了七八個月,小豬仔都長大了。前不久,就是張守成迎親那天,為了整治酒宴,沈大媽請來了殺豬匠,一共宰了兩頭豬。而現(xiàn)在,沈大媽又拿出了最后一頭大肥豬,打算趁著年前宰掉。
新媳婦進了門,接下來就等著抱小孫子了。沈大媽這是打算給兒媳婦好好補一補,另外,也是想要做點兒臘味,讓剛進門不久的新媳婦嘗嘗自己的手藝。
“大媽~?!币矝]多遠,五六分鐘后,一行人便來到了沈大媽家的小院里。
“來啦?!痹鹤永飰玖藗€臨時的灶臺,大鍋里盛著滿滿一鍋水。沈大媽坐在小板凳上正往灶口里添柴,聽到身后脆生生的招呼聲,她轉(zhuǎn)過頭來,回了姑娘們一個大大的笑臉。
因為天上正在飄著小雪,蘇謹言已經(jīng)差人先一步來這邊架起了擋雨的棚子。坐在院子里燒火的沈大媽,身上并沒有一絲一毫的濕意,看起來并不像是很冷的樣子。
“大媽,你在干嘛?”湊到沈大媽身邊,蹲下來一邊幫忙往灶口里加柴,梁詩涵一邊好奇的詢問道。
“燒水啊。等會兒褪豬毛要用?!?p> “豬呢?豬在哪兒啊。”王姍姍左右看了看,沒看見院子里有豬。
“在豬圈那邊呢?!碧种噶藗€方向,沈大媽笑著回答到:“殺豬匠帶了幾個人過去抓,一會兒就該回來了?!?p> 村里住著七八十戶人,家里養(yǎng)了豬的,大概有將近半數(shù),也就是三十多戶。
一般來說,應該是誰家要養(yǎng)豬,誰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壘個小豬圈,把豬養(yǎng)在自家院子里才對。
但在二道河村,情況卻不太一樣。
前些年,有個外地來的老板在村里租了塊地皮辦了個小型養(yǎng)豬場,瞄準了二道河村位于上京郊區(qū)的地理優(yōu)勢,打算在這里飼養(yǎng)土豬,就近銷往城里。
生意做得挺好,但無奈老板家里出了點兒事,急需用錢,不得已,他只好賣掉了豬場里的所有生豬,帶著一筆錢回了老家。
走的太急,一時間沒能找到下家接手養(yǎng)豬場。等到事情過去,養(yǎng)豬場的租地合同又已經(jīng)到期了。就這樣,原本屬于那位外地老板的養(yǎng)豬場,被收歸到了村子名下。
再然后,在村委會琢磨另外找個人來,把養(yǎng)豬場承包出去的時候,上頭下達了一道‘改善五保戶、孤寡老人等貧困戶生活條件’的扶持政策。于是,村委會便順勢想了個點子——把外地老板留下的養(yǎng)豬場,借給村里那些較為貧困的家庭,讓他們在這兒養(yǎng)豬填補家用。
把豬養(yǎng)在豬場里,自己生了病干不動,又或者有什么事需要外出時,可以請其他人幫忙喂幾天。而且,養(yǎng)豬場里配備了一些機械設(shè)備,無論是給水,還是控溫,又或者清理糞便等工作,都比養(yǎng)在自家院子里省事得多。
對于村民們來說,這是一項肉眼可見好處的福利政策。所以,大家伙兒都做出了積極的響應。
為什么二道河村里有半數(shù)人家養(yǎng)了豬?就是因為除了五保戶、貧困戶以及沈大媽這樣寡居在家的老人之外,還有一些原本沒打算養(yǎng)豬的村民們也一同參與了進來。
要知道,二道河村就在上京邊上,這份地利之便,使得村里的勞動力更愿意進城打工賺錢。實話實說,跟那些位置偏遠的農(nóng)村比較起來,二道河村這邊愿意費心費力飼養(yǎng)土豬的家庭,其實真的不多。
總而言之,沈大媽家今天要殺的那頭豬,并沒有養(yǎng)在她家的院子里。
“來了來了~。”這邊水燒的差不多了,外邊的小路上也傳來了一陣熱鬧的呼喊聲。
好奇心旺盛的幾個姑娘跑出了院子,站在門口張望起來。在她們的視線里,幾個人拖著一輛板車正往這邊走來,在板車上,捆著一頭正在不停叫喚的大肥豬。
七八十米的距離,放在平時里,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今天下了雪,路上稍微有些泥濘,加上板車上還有頭兩三百斤的大豬,走起來稍微費勁些。大概過了五六分鐘,板車才來到了沈大媽家的院子里。
“辛苦了辛苦了,來,先歇會兒?!鄙虼髬尶觳缴锨?,熱情的招呼著:“你們先坐,我這就給你們泡茶去?!?p> “大媽,我來吧。”不等沈大媽動作,很有眼力勁兒的馮雪珠已經(jīng)先一步轉(zhuǎn)身跑向了屋里。
不僅拍攝時來過幾次,私下里也會來串個門,姑娘們不僅很清楚沈大媽家的房屋布局,對一些東西的位置也很了解。
“謝謝哈,小姑娘長得真俊?!眮碇耙呀?jīng)聽說了有節(jié)目組在拍攝的事兒,所以見到精靈女孩們之后,殺豬匠并沒有特別驚訝。
倒是他帶來的那兩個年輕幫工,或多或少的有點兒不好意思——天天跟著師傅在村里鄉(xiāng)下轉(zhuǎn)悠,干的又是不怎么受女性青睞的工作,平時沒機會見到精靈女孩們這樣天生麗質(zhì)又會打扮的女孩子……年輕人嘛,會有這樣的反應,可以理解。
不過,或許是師傅之前提點過了,這兩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并沒有在鏡頭前向姑娘們要求簽名或者合照。
只知道用更加努力認真的表現(xiàn),下意識的想要吸引姑娘們的注意力。
這不,都不用師傅發(fā)話,也不用其他人幫忙,兩個小伙子自己就把這頭大肥豬從板車上挪下來,搬到了早已準備好的案板上。
“嘰嗷~~~~!”或許是對‘死到臨頭’有所察覺,又或許是聞到了案板上浸染的血腥氣味,捆住了四條腿的大肥豬一躺到案板上,便立刻扯著嗓子驚叫開了。
聲音比之間躺在板車上時尖厲的多,聽在耳中,疼在腦子里。
受不了這個動靜,也是這頭豬叫的太慘,觸動了姑娘們心里的柔軟。又陪著坐了會兒,等到殺豬匠起身磨刀,她們便紛紛躲到了后院。
在蘇謹言的指示下,VJ們也暫時關(guān)掉了攝像機,僅僅只留下了一臺——說不定會用得上,留一臺把這個過程拍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殺豬匠一邊招呼徒弟把干凈的大盆拿來,對準豬頸的位置放在了案板下方。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備用,他還招呼沈大媽拿來了兩桶提前備好的純凈水,以及裝著細鹽的小碗。
掐掉煙,抄起磨到亮閃閃的殺豬刀。殺豬匠一邊招呼兩位徒弟使勁按住這頭豬,一邊繞過案板來到了豬的腹部所對的一面。
伸手在豬脖子下邊比劃了幾下,找準了位置,殺豬匠握緊刀子,噗的往里一捅。
從俗稱‘刀窩’的小坑把刀子捅進去,要求避開骨頭,一刀捅到豬心。這份準勁兒,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被李大叔請來的這位殺豬匠,顯然是這一行里的好手,他這一刀下去,也就短短幾個呼吸的時間,案板上的大肥豬便失去了動靜,從活豬變成了一頭死豬。
“好~~!”親眼見識了什么叫做快準狠,院子里圍觀的鄉(xiāng)親們發(fā)出了整齊的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