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不敢直呼其名的愛情

第十二章 他忍不住要去想她

不敢直呼其名的愛情 卜九九 4535 2020-08-10 11:35:10

  王微安離開后,李白甫一動不動地坐在那把扶手椅里沉思了很長時間。此時此刻,李白甫就像羅丹創(chuàng)作的那座雕塑《思想者》。他坐在辦公桌旁,一手托著下顎,沉浸在一種極度的痛苦狀態(tài)中。辦公桌上的那張留有王微安娟秀字體的紙,那張紙旁邊的那幾本厚厚的學術(shù)專著,流動的空氣,靜默的空間,一切的一切,人的感官機能所能感覺到的一切都襯托得李白甫越發(fā)孤寂了。無論一個多么輝煌的人,都曾有過李白甫此刻的這種落寞、哀傷、孤單、寂寥、無助的時候。蓋世英雄項羽有過這種時候,諸葛亮蟄居隆中有過這種時候,孔子周游列國有過這種時候。越是出類拔萃的人,這種時候越刻骨銘心。

  李白甫想的不是那些剛剛被喚起的對往事的記憶,而是此刻舊傷被撕裂后新的深痛。那些往事像一道曾經(jīng)讓他流了好多血的傷口一樣,他原本以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養(yǎng),換了新的環(huán)境,呼吸著新的空氣,它有足夠的理由可以痊愈了。然而沒想到的是一個年輕姑娘輕輕一揭,它就汩汩地鮮血四溢。舊傷加新創(chuàng),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劇了李白甫的痛楚。但這種痛楚帶著一點后悔的成分。李白甫非常后悔他剛剛在王微安面前失控了,后悔他在王微安的誘導(dǎo)下說出了自己的秘密,而這個秘密他原本是打算爛在心里,再也不對任何人提及的??涩F(xiàn)在……人在交談的時候有多么暢快淋漓,談話結(jié)束后就有多么孤寂落寞。尤其是當一個人不顧一切地向另一個人傾吐內(nèi)心的憂傷時,談話結(jié)束后那種孤寂的沖擊力越發(fā)大。因為當你把憂傷毫不保留地吐露給了另一個人,姑且不說另一個人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就傾吐者本人而言,當留下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那種傾訴時的一吐為快最后會轉(zhuǎn)換成安靜獨處時的自我消化,你需要一個人再回顧一次那段過往,感受一次那段過往給你帶來的所有情感上的體驗。此時此刻李白甫就在自我消化:除了體驗到后悔這種情感外,他體驗更深的是一個人在懦弱無能時消極情緒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李白甫意識到舊日的疼痛又復(fù)蘇了,原本他對此已麻木不仁。而此刻,他渾身的每一個細胞都感到隱隱作痛。除了大腦可以正常運轉(zhuǎn)外,其他的一切感官機能都被這種疼痛攫取了生命力。因此,他只能木偶一般呆坐在那里,既不能動,也不想動。

  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在地球上占據(jù)著主宰地位,只是因為人有思想意識,而造成人的可悲之處的也正是這種優(yōu)越性??梢院敛豢鋸埖卣f,此時此刻,連一條流浪狗都比李白甫幸福。因為流浪狗永遠感覺不到作為一個人的李白甫此刻所感受到的那種被掏空一切的無助和寂寥之感。剎那間,李白甫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滑稽劇,而自己就是舞臺上的那個穿著奇裝異服,為博取觀眾開懷一笑而擠眉弄眼、搖頭擺尾、出盡洋相的小丑。李白甫開始反思自己已經(jīng)走過的人生之路,他想知道究竟在哪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差錯,結(jié)果導(dǎo)致這樣一種局面:他懦弱地懷著屈辱和含恨的心情,和一個初次見面的姑娘講述他人生的這一階段的這個可悲的故事。想到這一切,李白甫與其說是痛苦不堪,毋寧說是無地自容。

  李白甫一直是一個既有內(nèi)在尊嚴,也有外在尊嚴的人,也始終過著那種有尊嚴且被公眾崇敬的生活。這種尊嚴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他后天爭取到的。李白甫的出生雖然很平凡,但他通過后天的刻苦努力先是獲得了學識上的優(yōu)越性,然后通過與瑪格麗特締結(jié)了婚姻關(guān)系而在社會地位上有了優(yōu)越性,這雙重的優(yōu)越性使李白甫年紀輕輕就可謂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剛結(jié)婚的那一時期,認識李白甫的人都難以想象這位年輕人為何如此幸運。就連父親李勇和母親吳星星都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命運的寵兒。因為瑪格麗特的家境優(yōu)渥,而她的外型又那么璀璨奪目,李白甫不僅自己年輕有為,而且深得岳父約翰的賞識。這位維也納的石油大亨從來不在外人面前掩飾自己對這位中國女婿的喜愛,只要一有機會,約翰就會帶著李白甫出席各種富豪們出席的隆重場合,為他引薦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流要人。可以毫不夸張地這樣說,李白甫在所有年輕人正在奮斗的初期階段就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但是任誰也沒有預(yù)料到五年后瑪格麗特會自殺。也就是說,在人生的中路,由于妻子的自殺,李白甫被從人生的巔峰拋到了精神的深淵。瑪格麗特的自殺使她的丈夫的輝煌一落千丈。李白甫極力塑造的那種尊嚴感在他個人的內(nèi)部世界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瑪格麗特的自殺在她個人生命的意義上是悲劇,但在她個人精神的意義上卻得到了解脫。如果她的精神一直很痛苦的話,那么無疑自殺就是一種解脫。但她的死卻給李白甫的精神蒙上了陰影。妻子自殺后,為了保全那種外在的尊嚴,李白甫向外界聲明妻子死于癌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并沒有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知道內(nèi)情的少數(shù)人由于了解李白甫的苦衷和無奈,因而對這個善意的謊言也一直守口如瓶。這些人用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忠誠和善解人意。李白甫雖然傷心難過,心里又不踏實——他覺得對不住故去的妻子,當她因羞愧而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卻不能用真誠去擺渡她的靈魂——但生活終歸又恢復(fù)了該有的平靜。為了擺脫往事的糾纏,為了忘卻痼疾般嵌入靈魂深處的痛苦,李白甫孑然一身回到中國,決定在清華大學任教,開始他新的生活。

  回國前李白甫已經(jīng)初步規(guī)劃了未來的生活:一心一意追求真理,絕不沾染兒女情長。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在李白甫的內(nèi)心深處,他不僅認為他的婚姻是失敗的,而且他的那段感情也不值一提,他甚至對情愛這件事產(chǎn)生了質(zhì)疑。李白甫不知道人類追索的那種真情、文學歌頌的那種愛情是否有益于個體生命的良性發(fā)展。就李白甫自身而言,他覺得愛就是一場謊言,愛情在本質(zhì)上是來自于動物性本能——性愛需求——粉飾后的一種脫離開精神而服務(wù)于肉體的一種單純的神經(jīng)官能享受。僅此而已。所以,在李白甫看來,人迷失于愛情是一個人最低級的趣味。然而,李白甫萬萬沒有想到任教的第一天就發(fā)生了這樣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而這件事不僅使他的固有思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完全破壞了他內(nèi)心好不容易獲得的安寧。那種他渴望的安寧和平靜再一次被掠奪了,而掠奪者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引起這一事件的那個姑娘。

  此時此刻,李白甫滿腦子想的都是那個姑娘。那個姑娘冷酷無情地撕裂了他的傷口,但他卻忍不住要去想她。人生往往就是如此,你越想躲避什么,什么就越是窮追不舍地纏著你?,F(xiàn)在的李白甫對生活毫無所求,他早已淡泊名利,只求能心無旁騖地投身學術(shù)研究。但他渴求的那種心境似乎永遠都無法滿足。因為總有一些人要闖入他的生活,總有一些事情要改變他的初衷。人生的無可奈何便正在于此。

  由于職業(yè)習慣,李白甫習慣于不自覺地研究人的心理。每當不得不與一個陌生人正面接觸時,他就不由自主地通過對方的行為舉止開始研究他的心理特點。這種習慣曾一度讓李白甫的生活得不到半點兒安寧。但由于對心理學的過分癡迷,他也不得不忍受這一點。作為一個深諳心理學奧妙之處的人,李白甫一眼便能看穿人性的幽微之處。李白甫明白之所以那些過激、扭曲、畸形,甚至變態(tài)的行為時時刻刻充斥在生活中,是因為大部分看似非常正常的人,其內(nèi)心深處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假如不盡如人意的生活或者不公平的社會秩序把這些人壓迫到某一個極限,就像潛藏在人體中的癌細胞在某一個臨界點會被激活一樣,隱藏在人性中的這種陰暗面在某種非比尋常的情況下也會被激活,那么對個體和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的不良事件就會發(fā)生。李白甫對此早已見慣不驚。自從潛心研究心理學后,李白甫逐漸明白所有的惡性事件都是人心不滿的一種自我變相疏導(dǎo)。這種疏導(dǎo)有時顯得非常極端,非常令人難以理解,卻是疏導(dǎo)者尋找迷惘的心靈出路的唯一途徑。

  在紐約居住的那幾年,李白甫接觸過兩例非常典型的精神失常案例。一例是他在西雅圖戒毒所見到的一位癮君子。這位癮君子是一位德裔美國人,三十七歲,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全名叫羅伯特·托德·叔本華。叔本華從十五歲開始吸毒,一生進過十二次戒毒所,但都以失敗告終。李白甫見到叔本華的這一年,是叔本華人生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說他命不久矣,毒品終于在叔本華三十七歲的這一年耗盡了他生命的最后一點兒氣息。

  見面被安排在了戒毒所的一間接待室,這間接待室很簡潔,只有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李白甫和叔本華各自坐在一把椅子上,中間隔著一張桌子,他們面面相覷,有很長時間誰也沒有說話。李白甫西裝革履、面色紅潤、呼吸勻稱。叔本華穿著一身戒毒所特意為戒毒人員配備的那種囚服一般的衣服,枯瘦如柴,眼窩深陷,呼吸非常粗重。叔本華雖然只有三十七歲,但看起來就像五十七歲。在決定來見叔本華以前,李白甫已經(jīng)大體地了解了叔本華的出生。叔本華的父親是德國移民,母親是芬蘭人,在他上面有一個哥哥,在他下面有一個妹妹。也就是說叔本華在家中排行老二。叔本華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家財萬貫。叔本華的哥哥繼承了父親的經(jīng)商頭腦,在當時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企業(yè)家。而叔本華的妹妹熱愛藝術(shù),是一位小提琴手,經(jīng)常跟著一個非常出名的樂團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只有叔本華一生碌碌無為,把吸毒當成了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叔本華在臨終前點名想見一見李白甫,接到這一請求后,一開始李白甫很是不理解,其一,李白甫不理解在美國有那么多的心理學家或者教授心理學的教授,為什么叔本華非要見他這樣一個中國人;其二,李白甫不理解叔本華是怎么知道有他這一號人的存在的。這是李白甫深感好奇的一點。在粗略地了解了叔本華的身世背景后,李白甫對叔本華這個人也產(chǎn)生了好奇,他當即決定滿足叔本華的這一請求,于是這次見面就落實了。

  這一刻,這兩個從未謀面的男人坐在一間冷冷清清的房間里,一動不動地望著彼此。

  “你一定很好奇,”叔本華首先打破了沉默,“我為什么要見你。”

  李白甫沒有作聲,只是點點頭。

  “我讀了你的書?!笔灞救A解釋道,“《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闡述、分析和批判》。讀完后我深受啟發(fā)。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李白甫若有所思地看著叔本華的那雙渾濁的藍眼睛。叔本華的身軀非常高大,五官棱角分明,但現(xiàn)在他坐在李白甫的對面就像個小老頭。

  “你的人生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李白甫用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氣說道,“生命即將枯萎,你問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呢?”

  叔本華苦笑了一下。

  “你說你讀了我的書深受啟發(fā),那么我現(xiàn)在問你,”李白甫反問道,“你認為你和你的哥哥以及你的妹妹有什么區(qū)別?”

  叔本華沒有立馬回答這個問題,他沉默著。李白甫等待著。

  “我是個癮君子,我哥哥是一位企業(yè)家,我妹妹是一位藝術(shù)家。”過了很長時間,叔本華慢悠悠地回答,“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區(qū)別。”

  李白甫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叔本華的眼睛,又問道:“當初你為什么要吸毒?”

  “不知道?!?p>  “后來你為什么又要戒毒?”

  “因為毒品戕害了我的身體。”

  “既然知道,你為什么一再地戒毒失敗?”

  “不知道。”

  李白甫冷笑了一聲,站起身來。叔本華抬起頭望著他。

  “我不想和一個即將要死、卻不愿坦誠面對自己的人浪費我的時間?!闭f完這句話李白甫轉(zhuǎn)身就要走。

  “請留步?!笔灞救A無比真誠地說道。

  李白甫又坐了下來。

  “我是一個沒有追求的人,性格軟弱,意志薄弱,遇到一丁點兒挫折就想著逃避?!笔灞救A低垂著眼睛,自顧自地說開了,“從小父親就不看好我。他總是拿我和哥哥比較。在父親眼里哥哥完美無缺,而我卻瑕疵百出。哥哥做什么都對,而我做什么都錯。父親對妹妹寵愛有加,對我卻總是熟視無睹。我從小不自信,精神上相當苦惱?!?p>  “你認為導(dǎo)致你走到今天這一步,是你父親的過錯?”李白甫平心靜氣地問道。

  叔本華沒有回答。

  “你認為父親對你的否定和冷漠造成了你精神上的苦惱,你開始吸毒緩解這種痛苦?”

  叔本華依然沒有作聲。

  “那么,我問你,第一次購買毒品的錢,你從哪里來?你十二次走進戒毒所,十二次失敗,你認為這也是你父親的錯?”

  叔本華啞口無言。

  “你輕賤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吧。”最后李白甫總結(jié)性地說道,“你問我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我告訴你,當你認為你的父親從小就不看好你,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已經(jīng)為你后來接觸毒品埋下了伏筆;當你第一次拿父親給你的錢購買毒品的時候,已經(jīng)為你今天的這一局面埋下了伏筆。你要明白,有些事打從一開始你就不能讓它開始,一旦開始了,你發(fā)現(xiàn)它是錯的,你就不能讓它繼續(xù)。沒有人沒被否定過,沒有人不需要承受精神的痛苦,但每個人處理的方式不同,這就是你與你哥哥以及妹妹之間的區(qū)別,這也是你想知道的那種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p>  李白甫的話音一落,叔本華嚎啕大哭起來。這種地動山搖的哭聲幾乎震動了整座戒毒所,以至于好幾個工作人員急匆匆地聞聲而來。這聲嚎哭表明:這個男人在彌留之際終于意識到他是用怎樣的一種輕賤的方式虛度了自己的人生。這唯一的人生,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他就要這樣失去了!人最可悲的往往就是如此,只有在失去時才明白擁有時的珍貴。

  李白甫和幾位工作人員默不作聲地望著叔本華,這個在他三十七歲這一年就要行將就木的男人如果沒有經(jīng)歷這一幕,如果此時此刻的這一場景沒有發(fā)生,任何人都沒有親眼看到過,那么叔本華死也就死了。就像紐約街頭隨處可見的那些暴尸街頭的癮君子一樣,看到的人頂多打個報警電話,警察來了以后把尸體拉走就可以了。就好比秋風掃落葉一樣簡單。有時細想一下,生命的凋零真的就像秋風掃落葉一般自然,有時還不如秋風掃落葉呢,因為秋風掃落葉至少還有幾分美感,而生命的凋零絕沒有此番意境。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叔本華用他懺悔般的嚎哭為他的死亡譜寫了教育式的“華章”。無須懷疑,此刻在場的所有人看到這一幕無不以叔本華為鏡,每個人的心境都不一樣了,自此以后每個人對待自己人生的態(tài)度也會有所改觀,因為這一刻太震撼人心了。這世上最震撼人心的也就是人心的悔悟。

  李白甫離開戒毒所,驅(qū)車回去的一路上,腦海里想著兩個人物,一個是自刎烏江的項羽,一個是在臨終之際拒絕向神父懺悔的默爾索。項羽是秦朝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一位現(xiàn)實當中的歷史人物;而默爾索是加繆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虛構(gòu)的人物。后人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始終認為項羽是一位悲劇英雄,項羽的悲劇在于他兵敗后自刎烏江,而項羽之所以即便兵敗而自殺卻始終被后世之人認為是一位英雄也正在于他自刎烏江。項羽原本有機會渡江求生,只要他活著就有可能東山再起。但項羽拒絕這樣做,因為他覺得自己兵敗后愧對江東父老,沒有顏面渡江,因而選擇自殺。無疑這也是一種震撼人心的人心的悔悟。所以,霸王別姬這一奇美的訣別故事被歷來傳為佳話,而“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項羽始終被認為是一位悲劇英雄。

  在加繆《局外人》這部中篇小說中,主人公默爾索雖然開槍殺了人,但在臨終之際,他始終拒絕向神父懺悔,這是因為默爾索從來不認為他有什么需要懺悔的地方。母親死了,默爾索不悲傷,他不認為自己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妥之處;女友想和他結(jié)婚,默爾索覺得結(jié)不結(jié)婚都無所謂;在海灘上,默爾索莫名其妙地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他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等待處罰,他也淡然視之。生,默爾索淡然視之;死,默爾索淡然處之。默爾索就像一個木偶,有人的行為意識,卻沒有人的精神負累,活著如同死去,死去也不惋惜。這是加繆站在存在主義的立場對世界虛無主義的荒謬性的挑戰(zhàn)。

  李白甫一邊開車一邊思索充盈在腦際的各種錯綜復(fù)雜的問題,他不想思考,現(xiàn)在他也不想把自己當成一個人看,但他卻不得不這樣做,他揮不去這些想法,這些意識流。李白甫索性把車停在路邊,走進一間咖啡館,點了一杯咖啡。在等待制作咖啡的過程中,李白甫環(huán)顧了一圈這個精致典雅的空間,突然,他的意識回流了一圈,從剛才出來的戒毒所回流到秦朝末年項羽的時代,又回流到加繆《局外人》的虛構(gòu)世界。李白甫突然在內(nèi)心深處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人要不要悔悟?事實很明顯:人若不悔悟,就沒有痛苦可言,例如默爾索:人若悔悟,痛苦就在所難免,例如項羽和叔本華。默爾索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造成了他者的惶恐不安,人們既不理解他這樣一個人,也不理解他的行為,而默爾索自己卻悠然自得。我管你理不理解,反正我就這樣活著,隨心所欲;項羽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是時勢造英雄,英雄同時又被時勢和個人的性格特征所塑造和毀滅;叔本華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人在物欲橫流的物質(zhì)世界無法維穩(wěn)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精神達不到一種理想的平衡,于是借助于感官功能的享受來消減精神的壓抑、苦悶與無所適從,精神的不能安放最終導(dǎo)致了肉體的墮落……

  咖啡做好了,咖啡師把咖啡放在李白甫的面前,與此同時他的思路也被打亂了。李白甫拿起咖啡走出咖啡館。出門的時候,他與正要進門的一位女士撞了一下,咖啡灑了出來,濺到他的手上,他被燙了一下。女士連忙道歉,但李白甫只是向她點點頭,便飛快地錯開她,徑直朝自己的車子走去。走到車子跟前,他大口地喝了兩口咖啡,然后把咖啡杯扔進路旁的垃圾桶,隨即拉開車門坐進了駕駛室。他要去一個地方,即賴克斯島監(jiān)獄。

  李白甫在賴克斯島監(jiān)獄見到了當時臭名昭著的連環(huán)殺人案的兇手大衛(wèi)·卡梅隆??仿r年四十三歲,已在獄中服刑二年。李白甫為什么要去賴克斯島監(jiān)獄見卡梅隆,是因為他由默爾索這個虛構(gòu)人物想到了卡梅隆這個現(xiàn)實當中的真實人物。在李白甫看來,卡梅隆和默爾索在社會學的某種意義上有一種共性:即他們的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反映在客體世界,既體現(xiàn)了客體世界的荒謬性,也體現(xiàn)了主體個體的荒謬性。

  卡梅隆被抓的那一年,李白甫剛結(jié)婚不久,他和妻子瑪格麗特搬來紐約定居。他們之所以要離開維也納,是因為瑪格麗特不想在離母親很近的地方生活,正好那時李白甫又接到哈佛大學的盛情邀請,校方希望李白甫能來哈佛大學任教——美國有這樣一個特點: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人才網(wǎng)羅到自己的國家,為己所用——夫妻二人商量后,決定接受邀請,于是他們舉家遷到美國。對李白甫來說,他們最好定居在劍橋市或者波士頓,因為離哈佛大學近,但瑪格麗特對紐約有一種獨特的喜愛之情,基于愛屋及烏的心理,最后李白甫按著妻子的意愿定居在了紐約市。這就不可避免地導(dǎo)致李白甫和妻子聚少離多,瑪格麗特一直在紐約生活,偶爾會隨同丈夫去哈佛學院住幾天,而李白甫自從搬來美國后就一直兩頭跑。有課的時候,他就住在哈佛學院,沒課的時候,他就回到紐約陪在妻子身邊。

  這一時期,李白甫在心理學界非常出名,因為他的《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闡述、分析和批判》這本書出版后引起了世界范圍內(nèi)心理學界的極大反響。李白甫一來紐約,亨利·雷蒙德就登門拜訪了他。亨利·雷蒙德是紐約警察局的一位刑事警官,他剛剛把大衛(wèi)·卡梅隆抓捕歸案,對這個罪犯的心理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想讓李白甫這位出名的心理學家介入研究一下卡梅隆這個變態(tài)的心理特征。這是亨利的原話,他稱卡梅隆為變態(tài)。

  “想必你已經(jīng)聽說這個震驚中外的案件了吧?”亨利翹著二郎腿坐在李白甫書房的靠背沙發(fā)上,用故友似的語氣問他。事實上,這是亨利和李白甫第一次見面。

  李白甫搖搖頭。他非常討厭這位警官,因為他擾了他的清寧。站在李白甫個人的立場,即便大衛(wèi)·卡梅隆把全紐約市的人都殺了,和他又有什么相干。但亨利不這樣想?,F(xiàn)在于亨利而言,已不是職責所需,因為大衛(wèi)·卡梅隆被判終生監(jiān)禁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他無需再為這個人渣浪費一丁點兒時間和精力了,卡梅隆應(yīng)該像一條臭蟲一樣被遺忘,讓他在賴克斯島監(jiān)獄的一個冰冷的角落里自生自滅。但是亨利是個以抓捕罪犯為快感的警察,而且在亨利的性格特點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征,他喜歡研究那些被他稱為變態(tài)的罪犯的心理,盡管他并不是一位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學者。他單純地只是喜歡。

  因此,李白甫一來紐約,亨利就找上門來。無需諱言,對李白甫而言,這絕對是一種肯定,也就是說亨利相當肯定李白甫在心理學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他相信李白甫一定能研究透卡梅隆的心理。所以他不請自來。但是對李白甫來說他根本不在乎別人的肯定,我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可以了,即便全世界否定我也無所謂。所以,亨利的不請自來讓李白甫異常反感,但他還是禮貌地接待了他。

  見李白甫搖頭,亨利微微一笑。

  “有煙嗎?”亨利放下腿,坐直身體,問道。

  “我從不沾染那玩意兒?!崩畎赘?yīng)道。

  亨利又笑了。這是亨利對學者的那種自視清高的譏諷之笑。李白甫明白這一點,當然亨利也沒有掩飾。

  “你對大衛(wèi)·卡梅隆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嗎?”亨利又一本正經(jīng)地問。

  “不感興趣?!?p>  “你知道這個案件嗎?”

  “知道一點兒。”

  “你是怎么想的?”

  “我沒有任何想法。”李白甫輕描淡寫地回答。

  “我會讓你有想法的?!焙嗬⑽⒁恍?,說道。在亨利的身上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從不否定別人的想法,但是為了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他也從不放棄說服別人依著自己的想法辦事兒。此刻,這種特點就完美地體現(xiàn)出來了。亨利滔滔不絕地講開了:“卡梅隆在一年時間殺了十二個人,也就是說他平均一個月殺一個人。我們都知道,有些連環(huán)殺人案的兇手只殺女孩,他們先奸后殺;有些連環(huán)殺人案的兇手只殺有罪的人,像電影《七宗罪》里的約翰。但是卡梅隆正好相反,他是男人女人都殺,而且只殺那些自己認為自己有美德,而別人也認為他們有美德的人,他只殺這種人。被卡梅隆所殺的這十二個人當中六個是男人、六個是女人。這十二個人來自各行各業(yè),都有自身應(yīng)該具備的美德,幾乎沒有任何不良行為,而且他們也不認識卡梅隆,據(jù)調(diào)查顯示,他們也從未和這個人結(jié)怨,而卡梅隆就那樣幾乎是不眨眼地把這些人殺害了?!?p>  李白甫只是若有所思地聽著,沒有發(fā)表任何意見。

  “這是我拿來的有關(guān)于卡梅隆和那十二個受害人的資料,你可以翻閱一下?!焙嗬贿呎f,一邊把這些資料從公文包里拿出來放在他面前的茶幾上。

  李白甫瞥了一眼那踏厚厚的資料,但依舊沒有吱聲。亨利明白他應(yīng)該離開了,剩下的事情只能依靠這位心理學家的取向去推動了。亨利雖然很年輕,他剛?cè)鲱^,但他的心智卻一點兒也不“年輕”,他早就知道一個人的心理就像宇宙的黑洞一樣神秘莫測。亨利對卡梅隆的心理產(chǎn)生了無法抑制的探索欲,但此刻,在李白甫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心理學家的書房,亨利突然覺得李白甫的心理和卡梅隆的心理其實如出一轍,該怎么形容呢,就是那個黑洞,黑黢黢的,啥也看不見,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里面肯定有東西,而且這些東西像浩瀚的宇宙和無垠的大海一樣,包羅萬象、應(yīng)有盡有。

  亨利為什么會這樣想,是因為李白甫此刻的表現(xiàn)。李白甫的表現(xiàn)讓亨利看到作為一位心理學家的那種心理學性?!靶睦韺W性”是亨利在這一刻提出的一個新名詞。這個新名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病態(tài)特征。也就是說亨利認為李白甫就是被認為有病態(tài)心理的那些人的代言者和總結(jié)者。想到這一層,亨利在心里暗暗地得意了一番,然后他站起身,準備離開。

  “希望你看完資料后能主動聯(lián)系我,我非常期待你的見解?!边@是亨利留下的最后一句話,說完這句話他就離開了。

  亨利離開后,李白甫并沒有翻閱那些資料,而且他幾乎立馬就把這次會面和有關(guān)于卡梅隆這個殺人犯忘得一干二凈了。幾周后,一天傍晚,吃過晚飯后,李白甫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翻閱報紙,這是一份紐約時報,突然他的目光被一篇報道吸引了,這篇報道通篇報道的就是大衛(wèi)·卡梅隆這個人。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介紹了一位殺人犯,但撰寫文章的人卻給這個殺人犯冠以“傳奇”的色彩。讀完報道后,李白甫不自覺地站起身朝書房走去,這一整晚他把亨利拿給他的那些被他束之高閣的資料全部看完了,看完后,李白甫陷入沉思中。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書房坐了多長時間,因為瑪格麗特在夜里醒來發(fā)現(xiàn)丈夫不在身邊,她起身來到書房,見他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桌旁,也不知道他是在思考還是在發(fā)呆。

  “親愛的,你應(yīng)該睡覺了,已經(jīng)很晚了。”妻子提醒道。

  “我這就去?!崩畎赘卮?。于是他站起身跟著妻子來到臥室。

  為什么李白甫對亨利·雷蒙德的來訪那么反感,為什么他對大衛(wèi)·卡梅隆這個案件或者說這個人不感興趣,是有原因的。原因有二:其一,使李白甫在心理學界聲名鵲起的那本書是李白甫花了五年時間完成的,完成后他又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地校對了三次,才最終定稿。這時李白甫才剛?cè)鲱^??梢赃@樣說,李白甫幾乎把他整個的青春獻給了這本書。李白甫最終結(jié)了婚,不得不說這也是個奇跡,因為像他這種幾乎把全部時間投入學術(shù)研究的人是根本沒有時間談情說愛的。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闡述、分析和批判》這本書從構(gòu)思到書寫以及最終完稿的整個歷程,姑且不說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李白甫究竟耗費了多少精力、花費了多少心血,單就“闡述”,“分析”和“批判”這三個詞組,想要做到精準定位,李白甫就不得不閱讀大量的相關(guān)書籍,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各種典型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就是對個體行為的研究。眾所周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的一位精神病醫(yī)師,既然是精神病醫(yī)師,他研究的對象當然就是那些精神病人。在此基礎(chǔ)上,弗洛伊德創(chuàng)立了精神分析學派。因此,于李白甫而言,在寫那本書的過程中,他已經(jīng)對那些被認為有精神疾病、做出過激行為的人研究得夠夠的了。因此,那本書一脫稿,他一看到這種人、一聽到有關(guān)于這種人的各種非議,出于條件反射,他在內(nèi)心深處就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了一種厭惡之感;其二,李白甫早就明白僅僅依靠一門學科——心理學——是拯救不了精神趨近毀滅的人類的。當然憑著他懂一點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也不可能拯救那些甘愿自我放棄、自我墮落的人。在李白甫看來,假如所有人的精神出現(xiàn)了問題,應(yīng)運而生的心理學是解決不了本質(zhì)問題的,而是需要徹底凈化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永遠都無法戰(zhàn)勝強大的生存環(huán)境。這就是李白甫為什么后來決定只教授心理學,而不愿做心理咨詢的主要原因?;谝陨蟽牲c原因,所以李白甫對登門造訪的警員亨利·雷蒙德表現(xiàn)得那么冷淡。

  無須懷疑,李白甫打算置身事外。這并不是因為作為一位中國人他對威脅紐約市市民的人身安危熟視無睹,而是因為李白甫明白對于有些事情,即便你熱心地置身其中,想改變什么,但最終你會心灰意冷地發(fā)現(xiàn)你什么都改變不了。一見到亨利·雷蒙德,李白甫立刻就看出亨利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激情澎湃。亨利和李白甫年紀相仿,正值人生中最斗志昂揚的時期,他把全部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并且非常享受這個過程。這一點從亨利主動找到李白甫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來。換作其他應(yīng)付差事的人,當大衛(wèi)·卡梅隆這個案件已經(jīng)塵埃落定后,絕對不會再滋生事端、多管閑事,但亨利卻沒有這樣做,他依然充滿著充沛的激情,想以個人之力挖掘精神暗道的秘密。亨利的目的非常明確:他想知道是什么樣的精神動因促使卡梅隆做出這種駭人聽聞、違反人情常道的殺戮事件。

  雖然李白甫對亨利的動機一清二楚,也欣賞他的這種探索精神,但他還是不打算參與其中。李白甫剛剛結(jié)婚,他想過一段時間清寧的生活。這是其一。其二,李白甫剛剛體會過名聲給他帶來的紛擾。《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闡述、分析和批判》這本書沒有出版以前,李白甫的生活平靜、忙碌且簡單;這本書一出版,李白甫名聲大振,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他經(jīng)常被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打擾,媒體和輿論一方面把他推到了名望的高山之巔,一方面又把他的私人生活粉碎成了豆腐渣,簡直沒辦法拾起來,他再也不屬于他自己了,他究竟屬于誰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直到這時李白甫才深刻地感知到:自由和名利是不能共存的。你有了名利,就得犧牲自由;你若想要自由,就不要奢望名利。

  因此,來到美國后,李白甫決定淡泊一切,他想隱于世,過一種返璞歸真、清凈素雅的學院生活。但是他已經(jīng)擺脫不掉名利對他的左右和影響了。這不李白甫的屁股還沒挨到新家的沙發(fā)上,亨利·雷蒙德就來打擾他了。但李白甫鎮(zhèn)靜自若、初心不改。他只是像聽故事一樣聽了聽亨利的概述。然而,幾周后,當李白甫無意間看到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后,他明顯有點兒坐不住了。作為一位出色的心理學家的那種探索精神躍躍欲試。但是,跟隨妻子回到臥室的后半夜,李白甫又思索了很長時間,他最終決定壓抑那種探索欲,因為他想過平靜生活的那種欲望占了上風。

  可是,兩年后,也就是見完叔本華從戒毒所出來的今天,在咖啡館任憑意識流主導(dǎo)他的思想的那一刻,李白甫突然決定去賴克斯島監(jiān)獄見一面大衛(wèi)·卡梅隆。李白甫在咖啡館門口與一位女士相撞,灑出來的咖啡把他燙了一下,他都感知不到那種痛感;女士和他道歉,他都來不及認真回應(yīng),可見李白甫見卡梅隆的心情有多迫切。也就是說,兩年前李白甫壓得有多穩(wěn),兩年后他就有多迫切。

  足足過了兩年時間,李白甫還是打通了亨利·雷蒙德的電話。

  “我知道你一定會聯(lián)系我的,”亨利接起電話直言不諱地說,“只是沒想到等了兩年時間。”

  “你能安排我和大衛(wèi)·卡梅隆見面嗎?”李白甫開門見山地說。

  “求之不得?!?p>  就這樣,李白甫在賴克斯島監(jiān)獄見到了傳說中的“傳奇人物”大衛(wèi)·卡梅隆。

  賴克斯島監(jiān)獄戒備森嚴,就像一座矗立在人間的地獄,置身其中,你會感覺就連哈得斯的地府與之比較起來也要黯然失色了。鑒于李白甫這位心理學家的名望,鑒于亨利·雷蒙德這位警官的暗中協(xié)調(diào),見面被獄方安排在了一間非常特殊的房間。之所以說特殊,因為這個房間里放著一個巨大的鐵籠,而卡梅隆像一只被制服的野獸一樣被關(guān)在鐵籠里,且腳上有腳鐐,手上有手銬,連脖子上都帶著一個鐵環(huán),鐵環(huán)緊接一條鎖鏈,鎖鏈被牢固地鏈接在鐵籠頂端的一條鐵柵上。

  在李白甫來之前,卡梅隆已經(jīng)被押解到這里,關(guān)進鐵籠了。李白甫正要走進房間,早早等在這里的亨利·雷蒙德急忙把他拉到一邊,嚴肅地叮囑道:

  “一定要與鐵籠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切不可過分靠近,因為我們拿不準卡梅隆有什么本事,能做出什么喪心病狂的事情來。在他入獄的這兩年,監(jiān)獄里不斷有人平白無故地死亡,這是史無前例的事情。獄方非常肯定這是卡梅隆搗的鬼,但他們始終找不到他犯罪的證據(jù)。因此拿他束手無策。”

  李白甫什么也沒有說,只是輕輕地拍了拍亨利的肩膀,然后轉(zhuǎn)身朝房間走去。兩位獄警護送李白甫走進房間,隨即在他身后把門關(guān)上,并威嚴肅穆地站在門口把守。

  李白甫進來時,卡梅隆就像端坐在奧林匹斯圣山上的萬神之父宙斯一樣端坐在鐵籠的正中央,席地而坐。卡梅隆見李白甫走了進來,他只是略微抬起眼皮看了李白甫一眼,隨即不屑地閉上了眼睛??仿〉臉用擦罾畎赘Υ蟪砸惑@,因為這個殺人犯真的像萬神之父宙斯一樣器宇軒昂,威風凜凜,神態(tài)安詳。李白甫謹記亨利的話,他在離鐵籠一米遠的地方站住了。站住以后,李白甫并沒有說話,而是目不轉(zhuǎn)睛地打量著卡梅隆。這個正在忍受囹圄之苦的牢犯顯得非常年輕??仿∫呀?jīng)四十三歲,但他看起來比李白甫還要年輕。李白甫被公認為一表人才,但卡梅隆可謂是冠玉美男。也就是說,這一刻,這位年長的不自由的牢犯在外型上碾壓了這位年輕的自由的心理學家。這樣一個人竟然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似乎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但事實就是如此。有多少無辜的人慘死在卡梅隆的那雙血腥的手里。想到這一層,李白甫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頭。

  “年輕人,你打量夠了嗎?”卡梅隆突然打破了寂靜,與此同時他站了起來,鎖鏈聲嘩啦作響。

  李白甫沒有作聲。

  “你有膽識,敢來這里見我?!笨仿∮贸爸S的語氣又說。同時他從鐵籠的中央走到邊上,一雙有力的大手各握住一條鐵柵,睜大那雙深邃的褐色眼睛,望著李白甫的瞳孔深處。

  李白甫不寒而栗。

  “心理學家都是狗娘養(yǎng)的,懂個屁?!笨仿×R罵咧咧地說,“告訴我你來這里的意圖?!?p>  李白甫沒有說話,鬼使神差地,他忘了亨利的叮囑之言,突然向前跨了兩步,來到了鐵籠跟前。說時遲,那時快,卡梅隆一把掐住了李白甫的脖子,剎那間李白甫就感覺呼吸困難,眼白也翻了出來,但他沒有出聲,也沒有掙扎,只是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卡梅隆的那雙殺氣騰騰的眼睛。這一刻李白甫非常清楚,他只要一喊,站在門口的那兩名警察就會挺槍沖進來。但李白甫沒喊。他不喊,他的生命就有危險,卡梅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掐斷他的脖子,讓他一命嗚呼。但李白甫不在乎。這一刻,李白甫忘記了作為一個人他該有的所有責任。他是一位國家的好公民,是一位孝順的兒子,也是一位忠貞的丈夫,但一切在此刻都毫無意義,李白甫置生死于度外。

  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卡梅隆突然放開了李白甫。在正常情況下,剛被放開咽喉的人一般會咳嗽幾聲,但李白甫用驚人的毅力克制住了。他幾乎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仿】粗锏妹婕t耳赤的李白甫內(nèi)心震動了一下,但僅此而已,他又轉(zhuǎn)身回到鐵籠正中央坐了下來。

  “我可以讓他們把你放出來,解開你的腳鐐和手銬。”李白甫終于說話了,“和我在一起的這段時間,你可以充分享受一下自由。”

  卡梅隆的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不屑一顧的笑容,說道:

  “只有不自由的人才會渴望自由,我從來不缺那玩意兒?!?p>  一開始這句話讓李白甫一頭霧水,但緊接著他恍然大悟。也就是這一刻,李白甫突然明白身陷囹圄的卡梅隆為什么如此年輕了。因為卡梅隆的身體雖然被關(guān)了起來,他的腳和手被束縛住了,但他的心卻是自由的。因為卡梅隆的心是自由的,他的精神和靈魂當然也是自由的。自由不在于你在哪里,而在于你是否真的感受到自由,真的與自由為伴。在這之前,李白甫的心里有一個大謎團,他有一堆問題想問卡梅隆;在這之后,李白甫突然什么也不想問了。因為卡梅隆的精神面貌就是他想問的那些問題的全部答案。而且這是唯一的答案。

  但有時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你不想問了,反而對方想和你說了。

  “我沒想到會是一個中國人來研究我的心理,”卡梅隆又說,“而且是如此年輕的一個中國人?!?p>  李白甫沒有搭腔。

  “我也從沒打算和任何一個自認為有所成就的心理學家和盤托出我的心理現(xiàn)狀,哪怕弗洛伊德再世,我也絕對不會和他多說一個字,”卡梅隆緊接著說,“但我沒想到你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愿意和你聊一聊。但是我自認為我的行為不具備典型特征,因為我的心理其實就是蕓蕓眾生的心理。我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我個人的殺戮行為和競技體育誕生之前古希臘征戰(zhàn)的殺戮行為毫無二致?!?p>  李白甫只是默默地聽著。

  “美德?”說到“美德”這個詞,卡梅隆突然笑了,“你知道嗎?我們之所以強調(diào)美德,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美德,如果人人具有那種值得稱道的美德,美德就不復(fù)存在了。你明白嗎?這個世界真的有什么,也就意味著它真的不需要什么了。我是殺了人,而且殺了別人認為具有美德的人,那些人的確和我無冤無仇。我認為這是他們的命運。在希臘神話中,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征戰(zhàn),在決定生死之際的緊要關(guān)頭,宙斯從奧林匹斯圣山上站起來,取出黃金天平,兩邊放進生死砝碼,一個代表阿喀琉斯,一個代表赫克托耳,開始稱量。赫克托耳的一邊朝冥王哈得斯傾斜。赫克托耳像神祇一樣威風凜凜、英勇善戰(zhàn),但他該死的時候還不得死。難道這是因為是否有美德的問題嗎?不,這是命運!阿喀琉斯與門農(nóng)角逐,依然是在緊要關(guān)頭,宙斯召來兩位命運女神,命令黑暗女神降臨于門農(nóng),光輝女神降臨于阿喀琉斯。這是美德的問題嗎?依然不是,這是命運。而最后阿喀琉斯死在了神祇阿波羅的箭鏃下,阿喀琉斯不是偉大的英雄嗎?當然是,但他在該死的時候依舊得死。這就是命運。對那些慘死在我手里的人而言,我就猶如奧林匹斯圣山上的宙斯,他們的死活由我決定,那就是他們的命運。而我的命運就是你看到的此刻,我接受。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運;人,也應(yīng)該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實話告訴你,我的精神沒有問題,是我的思想與認知超越了現(xiàn)有條件下所有知識的總和,所以在別人看來有點兒離經(jīng)叛道。那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別人的認知問題。這個世界大部人都活在虛假的謊言里,但沒有人知道這一點。因為沒有人深刻地理解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也沒有人依著這一原理指導(dǎo)自己的生活?!?p>  李白甫依然沒有接話。

  “你可以走了,”卡梅隆厭惡地擺了擺手,說道,“如果你足夠聰明,這些話足以使你想明白一切問題了?!?p>  李白甫真的轉(zhuǎn)身走了。他一走出房間,亨利就迎了上來。

  “明天下午五點半,你到哈佛學院我的辦公室來找我?!崩畎赘嗬f。說完這句話,他馬不停蹄地離開了賴克斯島監(jiān)獄。

  李白甫沒有回家,而是直接朝哈佛的方向開去。如果說見完叔本華李白甫的心緒極度不安寧,那么見完卡梅隆他的心緒已經(jīng)不能用“極度不安寧”來形容了,而是惶恐?;炭诌_到一種怎樣的程度呢?他的心怦怦亂跳,他的雙手顫抖不已,幾乎不能很好地握住方向盤。此刻李白甫之所以依然在開車,一方面來自于慣性,一方面來自于多年來習得的良好的駕車技術(shù),不然車子早就失控了。

  叔本華在臨終前要求見一面李白甫,站在叔本華個人的立場,他的這一要求其目的非常明確:在行將就木之際,他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想不通或者不明白為什么他的人生會是這個樣子,為什么他走了這樣一條路。這世界的人有千千萬萬種,他成為這樣一種人,這世界的路有千千萬萬條,他選擇了這樣一條路。所以,見到李白甫,叔本華問了李白甫這樣一個問題:你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這句話的每一個字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叔本華的沉痛之情。

  李白甫答應(yīng)去見叔本華是因為在了解了叔本華的身世后,李白甫對叔本華這個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李白甫之所以對羅伯特·托德·叔本華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是因為這個叔本華與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不僅姓氏相同,而且家世背景也很相似。這兩個叔本華都出生在顯赫的富商家庭,可謂家財萬貫。也就是說這兩個人一出生就不用為生計發(fā)愁,他們完全可以心無旁騖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而無需有任何后顧之憂。阿圖爾·叔本華的確是這樣做的。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而且給狗取了一個響當當?shù)拿?,叫“世界靈魂”。阿圖爾·叔本華一直過著隱居生活,把他的一生獻給了哲學,流傳至今的是他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至于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在青年時代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不知道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的時候,他拿起了叔本華的哲學書籍,希望從中能找到答案。這就是阿圖爾·叔本華為人類做出的貢獻,這就是家財萬貫所彰顯的最有價值的地方。無須懷疑,后世的無數(shù)有識之士也會從埃隆·馬斯克的人生經(jīng)驗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奮斗的動力,致力于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這是生命價值的代代相傳,也是生命價值的生生不息。

  但是,依然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羅伯特·托德·叔本華卻為家財萬貫詮釋了新的含義,這種新的含義不僅為財富蒙羞,而且為占有財富的人蒙羞。以至于叔本華去世后,他的父親拒絕去認領(lǐng)他的尸體。他的哥哥和妹妹也沒有去參加他的葬禮,叔本華就那樣被草草地下葬了。來的時候也許給家人帶來了驚喜,但去的時候卻沒有賺到哀傷的眼淚。生而為人,最大的悲哀之處莫過于如此了。在一次采訪中,沃倫·巴菲特被問到:“您說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巴菲特回答:“死的時候自己愛的人也真心實意地愛著自己?!?p>  兩年前,在那個不同尋常的夜晚,李白甫看完卡梅隆的資料后在書房一動不動地坐了很長時間,這是因為卡梅隆這個人不是一個一般的人。卡梅隆曾是耶魯大學人文學院的一位碩士研究生,但他中途肄業(yè)了,沒有人知道這位學子為什么中途肄業(yè)了。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不凡之才求學中途肄業(yè),后來在自己的專業(yè)領(lǐng)域開辟了新的天地,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比爾蓋茨、愛因斯坦等。但卡梅隆肄業(yè)后沒有做出任何貢獻,反而后來竟然成為了一位臭名昭著的殺人犯。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所以那一晚李白甫徹夜未眠,這個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折磨著他。

  但此刻,也就是李白甫驅(qū)車回哈佛學院的一路上,他突然想明白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令李白甫不寒而栗,因此他感到難以遏制的惶恐。對耶魯大學有所了解且在耶魯大學接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耶魯大學人文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一種探索人生真諦的理性態(tài)度,即關(guān)懷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人的自由與平等以及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因而在耶魯?shù)男;丈蠒鴮懼肮饷髋c真知”幾個字。但是,作為耶魯?shù)囊环葑?,卡梅隆卻背棄了這一面,從而走上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另一面。見卡梅隆之前,李白甫不知道卡梅隆為什么要這樣做,見卡梅隆之后,李白甫對這一切背后的深層原因洞若觀火。

  亨利在第二天下午五點半準時出現(xiàn)在了李白甫的辦公室,因為他等這一刻不是等了一天,而是等了兩年。實際上,亨利還不到五點鐘就來到哈佛學院了,但他一直坐在車里,直等到快到約定的時間了,他才走下車朝李白甫的辦公室走去。亨利有一個行事準則:與人相約必須準時。這便是他早到的原因。在去李白甫的辦公室的一路上,亨利看著沿途的一幢幢建筑物感慨良多,因為哈佛也是亨利的母校。但亨利中途肄業(yè)了。因為當他每天抱著書本坐在教室里聽課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一點兒也不喜歡他選的那個專業(yè),自從入學后,他一直過著一種枯燥、乏味、毫無樂趣的生活。每天被迫灌輸一些他不感興趣的東西,他機械地聽著課,做著筆記,內(nèi)心里非常排斥,但表面上或者說行動上卻不得不假裝很努力的樣子,他很想記住那些導(dǎo)師說很有用的知識,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煩透了這些東西。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后來亨利實在是一下也不想堅持了,他肄業(yè)了。肄業(yè)后,亨利突然發(fā)現(xiàn)世界太美妙了,生活太美好了。而這時亨利突然對學識有了極大的興趣,他渴望掠奪一切他想了解的學識,于是亨利開始爭分奪秒地學習,學習一切他感興趣的東西,就這樣五年后,亨利憑借著非凡的才華與學識進了紐約市警察局,得到了他想得到的那個職位,并在那個職位上奉獻著他的熱血與青春。這就是為什么當大衛(wèi)·卡梅隆的這個案件塵埃落定后,亨利依然懷著滿腔的熱情對卡梅隆這個人的心理產(chǎn)生了極大的探索欲,因為他早就超越了個人主義,亨利是站在整個人類命運的全局上在研究卡梅隆的心理。亨利非常清楚,卡梅隆的行為代表了某種精神訴求,而這種精神訴求是整個人類的精神訴求的一股支流,不容小覷。

  假如亨利像其他一些行尸走肉般的人一樣,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工作而工作,既沒有對學習產(chǎn)生過熱情,也沒有對工作產(chǎn)生過熱情,那么,亨利就像在紐約市警察局工作的其他人一樣,把大衛(wèi)·卡梅隆只看成是一位罪惡滔天的殺人犯,他們不會問卡梅隆為什么會成為殺人犯,就像他們從來不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學習,為什么要工作一樣。出現(xiàn)了一個殺人犯,領(lǐng)導(dǎo)要我抓,我就抓,抓住了,這個案件就結(jié)束了。這就是他們每天的工作內(nèi)容。別人都要學習,學習可以獲得文憑,有文憑就能找到好工作。正是這種動機使他們獲得了紐約市警察局的一份工作,他們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反正就是機械地工作,用工作換來的報酬維持生計,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就這樣一直過著一種有工作,卻不知道工作的意義是什么,在生活,卻不知道生活的樂趣是什么的生活。

  這些人永遠不懂亨利的那種激情,對工作的激情,對研究卡梅隆心理的那種激情。他們甚至認為亨利就是個大傻子。很明顯,案情已經(jīng)結(jié)束,你還東奔西跑地研究卡梅隆這個人渣,這不是吃飽撐的是什么?你有這點兒閑工夫去娛樂娛樂多好。去喝喝酒,去泡泡妞,愉悅愉悅身心,不是更好嗎?這些人的追求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那種“豬欄”的生活。

  亨利也明白這些人永遠不知道所有有用的學識都不一定非要在學校里獲得。恰恰相反,真正有用的學識都是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在校園外獲得的。而正是這些知識使亨利過著一種充滿激情的生活,干著一份充滿熱情的工作,享受其中,永不知疲倦,更不知什么叫厭倦。想到這一層,亨利笑了。

  當亨利來到李白甫的辦公室時,李白甫正在翻閱一本《恐龍百科》。

  “沒想到你對恐龍也感興趣!”亨利一邊說,一邊在辦公桌另一邊的那把扶手椅上坐了下來。

  李白甫微微一笑,合上書本,并把它推到一邊。亨利瞥了一眼書的封面,然后把目光移到李白甫的臉上。李白甫的臉色灰暗,眼神無光,精神疲倦,顯然他昨天沒有睡好。

  “你說恐龍這個物種為什么會滅亡?”李白甫劈頭蓋臉地問了亨利這樣一個問題。

  亨利聳聳肩,伸出雙手,與此同時嘴角一撇,表示他也不知道。

  “既然恐龍如此龐大的一個物種最終都毀滅了,”李白甫又問,“你說我們?nèi)祟悤粫骋惶煲矔缤???p>  “這是必然的。”亨利非??隙ǖ卣f。

  “何以見得?”

  “人工智能一出現(xiàn),人類已經(jīng)毀滅一半了?!?p>  李白甫搖搖頭,表示他不贊同這一觀點。

  “人類最終都會走向熱寂,這是宇宙的終極命運?!焙嗬终f。

  “這只是一種假說?!?p>  '“假著假著就變成真的了,”亨利應(yīng)道,“再說了,我來見你不是為了和你探討生命的起源與人類的終結(jié)這一問題的。我來是想知道你昨天見過卡梅隆后有什么感觸?”

  一聽到“卡梅隆”這三個字,李白甫不自覺地把身體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嘆了口氣。

  “怎么?這個人給你造成這么大的困擾嗎?”亨利不由自主地這樣問道。

  “你知道競技體育是怎么誕生的嗎?”

  “你指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嗎?”亨利反問。

  “是的。”

  “奧林匹克運動會發(fā)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亨利胸有成竹地回答,“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停辦1500年后,法國人顧拜旦于十九世紀末提出舉辦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倡議。1894年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了首屆奧運會……”

  “你讀過《荷馬史詩》嗎?”李白甫打斷了亨利的話。

  “當然,”亨利得意地說,“作為一位正經(jīng)八百的美國人,怎么可以不讀《荷馬史詩》呢!《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我都通讀過,而且讀了不止一次。太美妙了!”

  “你知道嗎?”李白甫接過話說,“卡梅隆把自己看成是萬神之父宙斯?!?p>  “我不懂,”亨利茫然地問,“你這是什么意思?”

  “既然你讀過《荷馬史詩》,就知道特洛伊戰(zhàn)爭?!?p>  亨利點點頭。

  “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李白甫繼續(xù)說道,“是誰決定希臘人和特洛伊人輸贏的?”

  “當然是居住在奧林匹斯圣山上的萬神之父宙斯了?!焙嗬卮?。

  “沒錯,宙斯讓誰贏,誰就贏;宙斯讓誰死,誰就不得不死。這是神對人的控制,這也是神給予人的不得不接受的命運?!崩畎赘φf,“我們知道,這不關(guān)乎人的好壞,只關(guān)乎宙斯的喜惡?!?p>  “可是,這和卡梅隆殺人有什么關(guān)系呢?”亨利一臉困惑地問道。

  李白甫解釋道:

  “你在兩年前和我提到了電影《七宗罪》。在這部電影中,約翰以天主教的七個原罪,即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為出發(fā)點,懲戒那些他認為有罪的人。原罪是真實存在的,但電影是虛構(gòu),可是導(dǎo)演用虛構(gòu)的電影反映了人類世界所真實存在的問題,即人自身在生存環(huán)境下不自覺地就把這些原罪激發(fā)出來了。約翰殺人的動機是他在替天主教懲戒有罪的人。而卡梅隆認為死是人的宿命,人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活著本身?;畹揭欢ǔ潭龋阍撍赖臅r候就得死。”

  “我還是不懂?!焙嗬麩o奈地說。

  “這么和你說吧,”李白甫進一步解釋道,“也就是說,卡梅隆認為人類世界是荒謬的。我相信你也看過卡梅隆的資料,知道他曾是耶魯大學人文學院的一位碩士研究生。你知道人文學研究的是什么嗎?”

  亨利謙遜地搖搖頭。

  “人文學研究的內(nèi)容是探尋人的生存極其意義、人的價值極其現(xiàn)實問題,并由此表達某種價值觀念和價值理想,從而為人的行為確立某種價值導(dǎo)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對象‘應(yīng)如何’的問題?!崩畎赘δ托牡亟忉尩?,“你知道,科學是一種純粹的知識體系,一切科學都是一種‘物’學。但人文學則是建立在一定知識基礎(chǔ)上的價值體系,一切人文學科都是一種‘人學’,也就是說,人文學是把人當做人,即一種始終未完成的存在物來研究的。可是,卡梅隆沒有完成學業(yè),他中途肄業(yè)了。也就是說,在那一時期,卡梅隆對人文學失去了所有的興趣。在此,我們不禁要問,他為什么會突然失去興趣?”

  “覺得沒啥用?!焙嗬摽诙?,對于曾經(jīng)肄業(yè)的亨利來說,回答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李白甫突然笑了,隨后他說道:

  “你說對了,卡梅隆覺得學那些東西沒有任何用處,所以他拋棄了那些理論知識。但是,我們不禁又要問,卡梅隆為什么認為學那些理論知識沒有任何用處?”

  “社會現(xiàn)實問題?!焙嗬终f,這又是他的感同身受之言。

  李白甫點點頭,頓了頓,繼續(xù)講道:

  “一位教育家說:人文教育的本質(zhì)是通過閱讀偉大的文學和哲學作品而去‘探究生命的意義’,也許會再次成為‘人們無法承受的一種奢侈’。事實的確如此。當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但人類的精神世界卻一度荒蕪。我是研究人類行為的人,對此一清二楚??梢赃@樣說,人類的精神世界已經(jīng)徘徊在你說的那種‘熱寂’的邊緣了。放眼望去,都是一具具只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行尸走肉,沒有理想,趨于短視,從上到下過著一種畸形的現(xiàn)代生活??仿≌J為人類世界已無可救藥,人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人類在精神上已經(jīng)死亡,所以不必奢談美德與否的問題。他專挑那些自認為有美德的人去殺,是因為他們比那些沒有美德的人更虛偽,更可惡?!?p>  “你認為卡梅隆在用殺戮行為以儆效尤?”

  “不,”李白甫說,“沒這么樂觀,卡梅隆在與人類的精神覆滅同歸于盡。他都把自己看成一個神了,作為人他早就死了,所以他不會把拯救人類當成自己的己任;作為神,他活著,在神的世界,他長生不老,永垂不朽。所以,在卡梅隆看來,他雖然現(xiàn)在被關(guān)在賴克斯島監(jiān)獄,但在他超脫的精神世界里,他是身居在奧林匹斯圣山上。這就是卡梅隆現(xiàn)在的精神現(xiàn)狀?!?p>  “太可怕了!”亨利用這四個字結(jié)束了這場談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